论典型人物报道传播力的获得
——以《贵州支教校长陈立群》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的实践为例

2020-12-07 11:30杨川源
传媒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支教细节

文_杨川源

2017年教师节前夕,浙江卫视采访团队深入山水阻隔的贵州省台江县,挖细节、找角度、跟场景,用写实的叙事笔法,记录了我省原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跨越千里,支教台江县民族中学的点点滴滴。9月6日到9日《浙江新闻联播》连续推出系列报道《贵州支教校长陈立群》之《只为心愿》《只为更好的课堂》《只为更好的明天》。报道播出后,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省委书记车俊对该组报道高度肯定并做出批示。

陈立群不计个人得失,“拔穷根、育新人”的坚定决心,纯粹的扶贫育人情怀,不断感染着人们,传递着脱贫攻坚的信心与正能量。2019年,陈立群校长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作为全国第一个主动挖掘陈立群事迹,并持续推出典型人物报道的省级主流媒体,他获得的每一份荣誉,都是对浙江卫视挖掘典型人物能力、报道传播力的鼓励与肯定。

强化“场景化”表达 夯实人物真实性基础

真实是打动人心的基础。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来源于报道本身的真实性、鲜活性、贴近性与思想性。“场景化”表达为人物真实性提供了保证。

《贵州支教校长陈立群》第一篇《只为心愿》选取了台江中学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陈立群校长站在台上,在他面前是3000多名学生,这样1:3000开场中抛出的第一个矛盾点就是:这是学校因为宿舍楼修建没有及时完工,推迟开学的第9天。第一个人物同期声更是充满陈立群的焦虑与内心的矛盾:“第二次推迟,当时我和我爱人要收拾行李回浙江了,我当了30年校长,从来没遇到过,说好要开学的日子不开学。”这样充满冲突感和矛盾性的场景,精准、生动地刻画定义了人物的典型性:学校的情况很严峻,作为浙江到贵州支教的校长,陈立群正面对巨大的压力。东西部教育、社会资源的差异性一目了然。这样真实的场景和独白,为典型人物奠定了真实性基础。

报道不断用“场景化”梳理展现陈立群遇到的各种“难”:陈立群在阶梯教室回忆第一次新生家长会上被追问是否能留3年,却一时无法回答的纠结;面对学校教师流失严重,他想方设法试图去解决这个难题;学生辍学率高,他走进深山挨家挨户走访;学校食堂伙食差、宿舍简陋、教学楼水压不够没水冲厕所,他一追到底不遗余力——陈立群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难”,他的反应和态度正是场景中刻画人物的关键:承认自己无法回答家长的问题,因为当时只想呆一年,面对家长的追问内心充满责任与矛盾;面对教师流失的无奈与焦急;督促食堂改造,提到孩子们生活上的细节,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的父爱深沉等等。没有拔高,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景,但正是这样的平实与真实,真真切切地将一位花甲之年老教育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勾画得淋漓尽致。

报道聚焦典型场景里的典型矛盾,着力探索对典型矛盾的精准抓取,构建人物报道叙事的肌理感。《只为心愿》《只为更好的课堂》《只为更好的明天》3篇中,始终注意把握层层递进中的情感逻辑,将最终的“场景化”落笔在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他人、人物与自身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和解的过程,此时人物集群对挖掘典型人物个体精神内核起着重要的信息释放作用。

如在《只为心愿》这一篇中,我们关注了一封辞职信的故事。这封信来自台江民族中学的一位高一班主任,他家里即将要添二胎,为了生活,犹豫再三后决定去收入更高的民办学校。得知这位老师的妻子已经入院,陈立群只身前往。进入病房,气氛一直很尴尬。握手过后,这位老师不停地解释着自己生活面对的难题。陈校长看到此情此景,“劝回”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可是,当陈校长向这位老师描述前天他去班里,孩子们都在帮老师的请假说各种好话的时候,我发现这位老师的眼睛里一直闪着泪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不关机拍摄。随后,事情出现了大反转,当陈校长准备离去时,这位老师追出了病房,决定收回辞职信。

在这样的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场景化”中,支教校长、当地老师、老师家属以及在场外等待老师返校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人物群,在场景中,他们之间的矛盾、和解、相互改变,折射出的是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也是在物质与感情面前,一群平凡人展现出的最朴素的坚守。这是一群可爱、可敬的平凡人的群像。这样的“场景化”在我们的报道中被浓墨重彩地放大,成了整个报道中最吸引受众的亮点,从我们微信公众号的后台评论梳理来看,对于这个场景的留言多达上百条,很好地凸显了传播力。

另外,报道通过场景化悬念的设置,环环相扣构建三篇人物系列报道内在的逻辑,建立典型人物由“事件流”组成的时间线,引领人物发展脉络,增强内容的带入感,促进情感交流,引人入胜。

强化人性 深化精神内核

情感深化了典型人物的人性。强化人性,正是摒弃“高、大、上”“假、大、空”脸谱型人物的突破口。通过报道,受众看到的是一个人如何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添加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让典型成为多维的、有温度的人。

在采访中,我们对于“人性化”的第一次领悟来自于陈立群校长的家访,这是他到台江县后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多年来,苗寨从来没有校长家访。沿着泥泞的山路,我们跟陈立群校长一路家访。张菊英的妈妈与我同岁,这位皮肤黝黑不太会讲普通话的妈妈拉住陈立群校长的第一句话就是:“陈校长,你不要走,我的孩子需要你教。我不想让女儿再过我这样的日子,看到他们努力读书,再苦我的心里也是甜的。”

在张国菊家,满墙的奖状让简陋的木房子蓬荜生辉,陈校长一直在表扬和鼓励这个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家庭,然而我注意到,张国菊和她的爸爸始终没有笑过。家访结束,陈立群校长往外走,我搂住这位瘦弱的小姑娘说:“你知道吗?你笑起来很好看。”张国菊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她说:“其实,我是一个自卑的人。这些奖状就是为了证明,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我不想他们再这么封建。”这时,她的爸爸也追出门,反复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让陈校长一定要多留几年,带他的孩子走出大山。教育的“含义”和“价值”正是这些泪水背后的“希望”。谁来点燃它?谁来守护它?这样的坚守不仅可以改变一两个孩子,更能让大山里的生活充满改变的动力,让贫困不再世袭。正如陈校长所说:每次家访过后,他和很多老师都要郁闷好久,因为看到很多孩子背后的家庭困境,更觉得自己不能轻易放弃和离开。正是这样平凡的感动在一点一滴中渗透,才让整个报道充满着希望与勇气。

也正是这样朴实自然的“人性化”,很多受众在朋友圈转发时,都附上了“泪目”“感人”这样的字眼,让我们的传播力在无形中持续扩大。

而在这组报道中,“人性化”还体现在支教团的扩大。在支教教师办公室,我们看到了90后党代表章成之。作为陈立群校长曾经在学军中学时的学生,他被陈立群校长的故事感动,来到这里和他成为了并肩战斗的战友。他的情怀也正与陈校长不谋而合:光靠一两个老师的支教是不够的,该如何持续?教育意识、理念的改变才是大山里教育提升的关键,个人的努力只有投身于更大的群体中,才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这也正是“校长支教”的意义所在。

强化细节 引发时代共鸣

“细节化”是这组报道传播力获得的重要元素之一,细节可以使人物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细节往往来自于人的“缺点”。这种缺点、这种努力、这种生活,构成了典型人物的“非典型性”,让人物更加真实可爱。面对推迟9天开学的尴尬,陈立群校长一气之下也想过就此回杭;第一次高一新生家长会,家长们清一色把问题指向他:你会不会走?这让他一时语塞;看到孩子们宿舍楼里厕所少,他自然而然地想到“如果他们是我的孩子”时,流露出的辛酸;看到3000名学生一半以上家长都在外打工,决定搞全校封闭式教学时的坚定;面对全校食堂只有一口锅,他马上推进改革,两个半月增加到三个食堂六口锅的实干;看到教师懒散,他铁腕制订并推行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让每个教师心中有了目标——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让一个大山中的超级学校渐渐走出迷茫。

从人物转变中的情绪抓取细节、从采访的进程中抓取细节,并根据电视语言的特性,探索了“无声”的同期声,所谓“隐性细节”的使用:辞职老师决定收回辞职报告那一刻,陈立群校长拿下眼镜抹眼泪;陈立群无论走到哪里都背着的那只书包,里面藏着不愿意让我们看的药盒;结尾处陈立群校长和学生打羽毛球时整个教学楼里同学们的喝彩声……这一个个画面中扣人心扉的细节,不仅让我们动容,也让受众动容。也正是这一系列隐性的细节,让整个报道的思想性得到强化。在细节中提炼和展示典型人物的精神核心,让传播力得到强化。

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引发更多人群的共鸣,更广泛意义上的价值认同。所以要让受众看到那些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细节,用人物的行为来发展故事,用故事的结局来分析人物的做法,最后在分析的过程中,把我们的观点嵌入进去。

好的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是通过深入内心与灵魂的对话与交流,让受众看到自己,看到一群人,看到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选择”。具体到这组报道中,带给我们的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思考,对教育兴邦、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建立“场景化”、“人性化”、“细节化”之间的内在逻辑,相互渗透,以动态的事件与叙述视角建立人物叙事的“事件流”与“时间线”,才能真正从走进典型人物的心里,过渡到走进受众的心里,才能在融媒体时代,不断突破传播局限,让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支教细节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典型人物宣传的创新策略研究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