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国立中正大学与《文史季刊》

2020-12-07 08:13傅晓岚王兆辉
云南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正战地服务团

■ 傅晓岚 王兆辉 张 丁

一、战火硝烟下诞生的文化堡垒——国立中正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筹建于抗战时期。早在1934年国民政府在江西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之际,蒋介石与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游庐山有感而发:“此处最宜讲学,大学设于此处乃佳。”①此为国立中正大学创建之缘起也。

1936年,国民政府拨付100万元,用以江西省建设大学基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江西省建设大学步伐一度遭到停滞。1939年,江西省再获蒋介石亲自拨款100万元,以期建设中正行政(政治)学院。同年8、9月间,熊式辉陆续邀请到许德珩、罗隆基、王造时、雷洁琼、晏阳初、邱椿、马博厂、萧纯锦、程时煃、胡光廷、王又庸、杨亮功、朱有骞、杨绰庵、何棣先、罗廷光等进行座谈论证,“与会人士,或为全国大学教育之前辈,或为中枢政治设施之负责人员,或为赣省学术权威之专家,皆能开诚相见,贡献宝贵之意见”。并准备组织筹建委员会,“负责办理一切进行事宜”,“径行创办一完全之大学”,②亦即江西省立中正大学。

时值全面抗战前期,在位于战争前沿的江西省建设以国家领袖之名的中正大学,“各方颇多物议”,并遭到了国民政府部分高层的反对。教育部长陈立夫,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孔祥熙,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新儒家代表张君劢等都曾持反对意见:

一则曰,总裁为全民族之领袖,应受全国之崇敬,江西不得而私,中正大学应为一全国性之大学,宜设于首都,以隆体制。再则曰,当此抗战紧要关头,江西为四战之地,首受敌军侵略之威胁,允宜集中一切精力以谋增加战斗之力量,并以争取最后之胜利,文化事业应于安静环境中培育之,故此时在江西创设一所新兴之大学,既非其时,亦非其地。三则曰,抗战以来,东南人才恐慌,江西尤感偏僻,教授不易延聘,学生质量难期整齐,即能创设大学,亦难有所成就,更不能作到特殊贡献。③

但是,在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中正大学筹委会主要负责人马博厂等人不懈努力、奔走呼号之下,1940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文将省立中正大学改为国立中正大学。至此,国立中正大学终于获得国民政府中央政府的官方认可,得以付诸执行。

在江西酝酿了七年,筹备了十月,而在五十几天内完成一切建筑的东南民族复兴之精神堡垒——国立中正大学,终于在烽火漫天,机声满耳的环境中,在荒烟蔓草荆棘丛生的地土上,以崭新的姿态,辉煌璀璨的色调耀现了。④1940年10月31日,适逢蒋介石生日之时,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省泰和县杏岭村举办了开学典礼,首任校长为胡先骕。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盦,江西新建人,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学家、“学衡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胡先骕强调:“斯校为纪念总裁而设,其宗旨在阐明总理遗教,及发扬总裁复兴中国之精神,而求树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之基础也。”⑤开学之日,江西省府主席熊式辉撰写的奠基石碑文曰:“本大学敬奉我民族领袖之名而名之,开创于战时,建立于战地;断垣破瓦中,留此轰炸不烂之石奠其基。巍巍乎,我民族复兴之精神堡垒,庄严伟大,百世光辉。”

蒋介石、陈立夫等发来“训词”。其中,蒋的“训词”云:

今日为本校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之期,环顾吾人所处之时代,外则世界风云,动荡未已;内则强敌入寇,抗战方酣,本校经始缔造,历时年余,乃适诞生于兹艰虞之际;诸生来此肄业,必当明瞭本校设置之意义与其特有之使命。

本校之所欲造成者,非仅博通学术之专才,实为革命建国之干部……本校所负之任务,一方面:应为研究中国国民革命之历史与进程,阐扬三民主义之真谛,以示吾人奋斗之指针;一方面:必当本登高自卑,行远自迩之指针,对国家社会之实际需要,授诸生以实务中必需之知识;俾诸生于力学之中,更能力行,而更即行以求知。

赣省在吾国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诸生丁此抗战,建国千载一时之机,修习于先哲前贤流风未沫之地,当知实行三民主义、复兴中华民族,即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深望自立自强,负荷非常之责任,以开拓吾国民族无限光明之前途,愿相与交勉而终身行之!⑥

随着国立中正大学的创建,由文史教授王易作词、声乐副教授程懋筠作曲,共同创作了《国立中正大学校歌》:

澄江一碧天四垂,郁葱佳气迎朝曦。巍巍吾校启宏规,弦歌既昌风俗移。扬六艺,张四维,励志节,戒荒嬉。求知力行期有为,修已安人奠国基。继往开来兮,责在期。⑦

可以说,国立中正大学能够在江西创建成功,实属不易;国立中正大学能够在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创建,亦属不易;国立中正大学能够在抗日战争的前沿地区得以创建,更是不易。以至于时人评述熊式辉声称,“毕生之事业,将以中正大学之成立,最值得称颂。”⑧

二、冲锋向前的文化宣战——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

国立中正大学是最接近于抗战前沿阵地的高等学校,学校面临着日军的战火侵扰,但是师生的抗战热情异常高涨。1942年5、6月间,日军攻陷浙江金衢盆地,为打通浙赣、连接粤汉之阴谋,长驱直入侵犯江西。国立中正大学姚显微发起组织战地服务团,效命疆场,为社会先倡,并得到校长胡先骕的嘉许,鼎力赞助,遂定名为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

6月13日,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举行成立大会。胡先骕为名誉团长,姚显微(姚名达)、王纶分别担任正、副团长。战地服务团以“动员民众,激励士气,实际参加战地工作,发扬三民主义之服务精神”为宗旨,“凡本校师生职工具有爱国真诚及牺牲决心者,皆得为本团团员。”6月25日,战地服务团冒着滂沱大雨出发,计划长期坚守于赣东南地区的二十二县,散播抗敌种子,树立最后胜利之精神基础,开展有救护、宣传、组训、赈济、慰劳等工作,通过街头演讲、个别谈话、家庭访问,绘制标语、出版壁报漫画及表演歌咏话剧等方式,以增强群众“军民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⑨

同时,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发布了“宣言”、“团歌”、“团章”、“团员公约”等。战地服务团的“宣言”:

自浙东战事发生以来,暴日竭其最后之狂噬,以图一逞,深入我腹地,屠毒我人民,妄冀打通浙赣路,以遂其解决中国事件之企图。幸我前方将士用命,浴血抗战,前仆后继,卒能[挫]其凶焰,戟其野心。惟暴日必秉其困兽犹斗之志,鏖战不已。而事变之来,尤难逆睹。故吾人应认识当前环境之严重,尤非过去所可比拟,凡我后方民众,亟应全体实行总动员,竭其人力和物力,以协助前方将士,予暴日严重之打击,庶使不敢轻视我民气,而有所畏忌,此实吾国民人人当前应有之责任也。

本校师生,虽分属书生,故平时概以气节相砥砺,以义相切磋,当此国家危难之秋,爱国岂敢后人,纵不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亦当竭尽绵薄,贡献愚忱,用特组织战地服务团,前往战地服务。⑩

并且由王纶作词、罗光斌作曲,共同创作了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团歌:“我将士,冒锋镝,我元戎,订筹策,书生报国今其时,战地服务尽天职,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精神堡垒坚复坚,是动员民众的试金石。”⑪

此外,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编印了《战地服务团特刊》与《战地通讯》。文史系教授王易在《战地服务团特刊》上发表了题为《战地服务》的发刊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匹夫皆识其分之应尽者尽之,则天下事无不可为……今壮士执干戈冒万死以杀敌卫国,吾侪则安处后方,从容弦诵,力固不逮,而心愧久矣!倘于大敌压境之日,犹无同仇敌忾之心,徒知苟免自全,不思分所当尽,则义之不存,生亦何乐?战地服务,稍纾其愧而已!”⑫

7月,抗日战地服务团团长姚显微,率团在抗战前线进行宣传报道、慰问抗战将士之际,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一同殉难者,还有团员吴昌达,并有男女团员5 人被掳。姚显微(1905—1942),原名明达,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人,史学家、目录学家。求学时期,曾师从梁启超,专攻史学,国立中正大学文史系教授,主讲“中国通史”,著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等。雷洁琼评价姚显微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1942年10月,姚、吴二烈士殉国三个月后,《国立中正大学》第三卷第一期编辑为“姚吴二烈士殉国纪念特刊”,专载烈士之事状及哀悼文字,以资纪念。“纪念特刊”刊载了:王易的《姚吴二烈士纪念特刊题辞》,方应尧的《发扬本大学之精神——为纪念姚吴二烈士而作》,巴怡南的《姚显微烈士事略》,晁梦奇的《吴昌达烈士事略》,王咨臣的《显微先生著述目略》,欧阳祖经的《哭姚显微》,以及《本大学战地服务团工作述要》,《姚团长显微暨团员吴君昌达殉国纪念碑文》,《陈部长唁电》《薛长官唁电》《孙军长致本校战地服务团书》等。

三、抗战最前沿的文史学术期刊——《文史季刊》

国立中正大学创办之后,十分重视学术科研活动。学校成立了丛书编审委员会和出版委员会,出版了丛书二十余种。对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有:《国立中正大学校刊》(旬刊)、《文史季刊》(季刊)、《地方建设》(月刊)、《正大农学季刊》(季刊)、《正大土木》(季刊)、《政治知识》(旬刊)、《三民主义文艺季刊》(季刊)、《时代思潮》(半月刊)、《三民主义研究通讯》(周刊)、《正言》(月刊)、《天地》(月刊)、《正大青年》(月刊)、《国立中正大学学生》(半月刊)、《南洋季刊》(季刊)等。出版物之多,居当时全国各大学之冠。⑬

1941年3月,《文史季刊》创刊于江西泰和杏岭村。编辑者为国立中正大学文史季刊编辑委员会,发行者为国立中正大学出版组,印刷者为南昌合群印刷公司,代售处为中国文化服务社。该刊拟定每三个月发行一期,于三、六、九、十二月出版,年出四期,合为一卷。每期编次不分栏目,仅分论著与文艺两类。⑭实际上,该刊栏目设置,首学术论义,次义录,次诗录,次词录,次英诗选译。⑮至于刊期,有说1942年3月停刊,共出版5期。⑯亦有说共出版6期,还有说出版发行了20余期。⑰

《文史季刊》主编者为王易,撰稿者有胡先骕、吴宗慈、刘咏溱、王易、王纶、萧宗训、胡光廷、欧阳祖经、严学窘等,主要发表文化、历史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海内外诗词作品赏析。王易(1889—1956),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江西文史界的重镇人物,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曾任国立中正大学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主持创办了《文史季刊》,著有《词曲史》《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等。

《文史季刊》既有国立中正大学校长、“学衡派”巨擘胡先骕的鼎力支持与亲自撰稿,主编又为“学衡派”系培养成材的文史教授王易,这使得刊物以“学衡派”的理念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主旨。在《文史季刊》第一卷创刊号上,王易撰写的《发刊辞》,长篇阔论,可见一斑:

国立中正大学既成立于民族抗战之第四年,校之同人仰维我政府敷教建国之大计,暨我领袖广大精微之要道,咸兢业奋勉,砥砺钻研,期以恢闳术德,见诸施用,牗启来学,靖献邦家,盖人同此心矣。

昔汉承秦敝,懔于东周道术分裂,教泽罄竭,乃除挟书之禁,开献书之路,置博士,隆经术,由是百家之言复出,而儒治蔚然成风。欧西中古末期,希腊抱残守缺之士,西适罗马,敷传古学,因以启近世文明之曙光,史家美之,号曰“再生时代”。彼其初,固未尝逆睹其效之若此也。然文治由是而昌,风气由是而振,则其煜耀无足怪焉。夫武足以威天下而用仅一时;权足以驭四海而功惟当代。欲求开物成务,崇德广业,以延续人类永久之生命,发扬民族不朽之精神者,则非学术文化不为功。史迁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魏文帝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故禹抑洪水,周公驱猛兽,皆有显功,而孔子成《春秋》,独垂空文以并美,此无他,效不囿一隅,而道足以济天下也。

古今之邮,则讬于史。文史者,人类生活之印迹,而文明之写照也。文史不存,文明随以澌灭,巴比伦,埃及是已;文史具则考镜有资,源流可索,上下千古,可接馨饮于一堂也。扬子云曰:“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惽惽,传千里之悠悠者,莫如书。”王符曰:“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则皆来观矣。”此同人所以有《文史》之辑也。

…… ……

崇经训第一

稽典文第二

明小学第三

畅情志第四

通象译第五

操此五义,念彼三难,惕厉潜修,锲而不舍,尺寸之获,自在意中。夫学之所贵,在真善美。惟真也,故能断天下之疑,而诞妄穿凿之习宜戒矣;惟善也,故能定天下之业,而诬罔偏宕之情宜戒矣;惟美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而鄙陋狂悖之词宜戒矣。是以古之学者,莫不于此三致意焉:“疑事毋质”,“慎言其余”,此求真之说也;“曲能有诚”,“中道而立”,此求善之说也;“君子安雅”,“出言有章”,此求美之说也。三者备而学无骫骳之患矣。此同人之愿,亦《文史》之鹄也。⑱

从王易的《发刊词》中可以看出,《文史季刊》高举着发扬国粹的精神意识,认为历史是国学的历史。《文史季刊》传承的不仅是历史与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从思想谱系的角度来看,战时创办于江西的《文史季刊》与现代文化学术名刊《学衡》在编辑人员、刊物风格、文化精神等方面高度重叠、一脉相承。《文史季刊》与《学衡》所秉持的以国粹、新知发扬民族精神的办刊理念,高度相通。⑲

国立中正大学,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处境中,创办学刊《文史季刊》,以弘扬国粹,兼重地方特色,蜚声学界。⑳其时,抗战事起,学校播迁,国学杂志什九停刊,中正大学发刊《文史季刊》,亦空谷之足音也。㉑该刊取材精辟,内容丰富,在当时国学论坛中,尤称独步。惜1944年学校以避战祸东迁而被迫停刊,仅发行五期。㉒

猜你喜欢
中正战地服务团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战地美食的妙用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舞阳县开展技术服务
无题(3)
战地妙笔著文章——忆我的父亲罗立斌
山西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剪影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安康活动掠影
基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