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纪念馆,河北 石家庄 050400)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保存者,也是历史文明的传播者,在历史文明的这一传播过程中,博物馆讲解员居功甚伟,讲解工作是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不断的提稿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就一定要就该在确保参观环境、参观秩序、参观质量优良的同时,大力提高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努力扩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增加展览内容信息量,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吸引观众经常走进博物馆。为了做好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提高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具有广博的业务知识的讲解队伍。本文就博物馆讲解的艺术形式创新做出具体分析。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博物馆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传统的讲解模式是讲解员说、观众听,这样的讲解模式不利于调动观众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很容易造成讲解显得很枯燥、乏味,从而导致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效率很低下,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创新传统的讲解模式,对讲解方式进行创新,尽可能避免讲解方式太过单一。这就给博物馆的讲解员带来了巨大地挑战,在进行讲解时,讲解员应该关注观众的表情,尝试着把话语权交给观众,让观众参与其中,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最好采用以提问的方式要求游客进行回答,进一步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把观众进行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使观众将讲解内容铭记在心,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我国的大部分博物馆其修建的时间普遍在20世纪,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发达,其展览品的陈列都是采用传统的陈列方式,放在玻璃罩内,导致各位观众在进行参观时,只能通过肉眼对陈列品表面的一眼而过,不会留下过多的参观印象。而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博物馆的展示风格上可以适时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博物馆的展品展示中来,比如将3D技术应用到展品展示中,将展品进行虚拟3D展示,给参观者以视觉上的参观盛宴。同时还要在硬件设施上进行跟进,要做到先进的设备设置,讲解员要带观众进行参观博物馆时,也不能仅仅依靠一张嘴,在讲的同事也要不断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产品来进行相关的介绍,增加讲解的趣味性,这徉的讲解工作可以大大避免枯燥乏味,深深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展示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可以增加了很多物品,从而使得博物馆的展示风格更加的丰富多彩,使得讲解工作的直观性、趣味性得到很大提高,使博物馆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由于博物馆主客身份的差异,可能会出现部分观众对讲解员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讲解员的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那么极容易让讲解员的情绪受到波动,从而影响讲解员的讲解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定要对讲解员不定期的展开心理素质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在遇到类似观众问题是,一定要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及时与游客进行交流,心平气和地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的讲解方式,与观众找寻出最好的解决方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也对博物馆讲解员同样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博物馆讲解员要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要机智应对进行解决,使自己从而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在博物馆讲解员在开展讲解工作时,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所以在讲解工作中,语言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讲解员要格外注重要使语言焕发出魅力,或者诙谐,或者幽默,或者风趣,或者动情,对语言巧妙运用,从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博物馆的讲解员要根据游客的喜好来进行,要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时髦语言,把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让观众对讲解语言产生心灵共鸣,展现讲解员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博物馆的讲解员是博物馆的形象,是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桥梁,讲解员的形象对博物馆的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讲解员在开展讲解工作时,一定要努力进行尝试,要努力进行讲解工作的创新,争取以形象生动的讲解艺术,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博物馆,不断满足群众艺术欣赏的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