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亢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探析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方略具有如下价值:其一,扩宽歌唱发声共鸣教学途径,为更多教育资源及育人手段的引入铺平道路,使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得以优化;其二,满足学生歌唱发声共鸣学习需求,以教学模式为载体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声乐知识及技能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基于此,为提高高校声乐育人质量,探析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口腔共鸣在歌唱发声中主要是指通过笑肌微提,口腔自然打开,下颚自然垂下并稍向后拉,微提上颚而发出声音的方法。在发声过程中声带附近肌肉、气息、软骨传送基音,声波沿硬腭朝着齿背方向传递并离开咽喉向前输出,引起口腔前上部位的震动,在硬腭前部声音发声反射,此时有鼻腔畅通的感觉。口腔共鸣让歌唱发声更为明亮,声音相对靠前,容易发出“白声”,在歌唱发声的中声区通过咽腔、口腔共鸣发音。除明晰发声原理外,在口腔共鸣教学中舌头的应用较为关键,一旦舌根紧绷就会出现发声困难现象,教师可引领学生通过手指按压下巴舌根部的方法查看舌头是否绷紧,若舌头过于紧绷可将其伸出随摆头动作自然晃动,确保舌尖为方形,在舌头放松前提下进行中高音发声练习学生会发现事半功倍。
头腔共鸣是从19世纪沿袭至今的声乐发声术语,头腔共鸣歌唱发声建立在口腔共鸣前提下,经由硬腭后移声波集中反射区域,将下胛放下并上抬小舌头及软腭,舌根稍微放下,确保咽腔、鼻腔、口腔空间、通道更为宽广,声波顺沿上颚传导至诸窦、鼻咽腔及鼻腔,声波在此回荡。在头腔共鸣过程中鼻腔为共鸣主要器官,咽腔、口腔、胸腔次之。头腔共鸣对软腭、咽壁力量较为依赖,旨在控制鼻腔声音方向,将声音引入头腔并发声共鸣现象。除了解头腔共鸣原理外,呼吸在歌唱发声头腔共鸣教学中较为关键,需学生调用鼻腔、口腔帮助吸气,配合运用胸腔扩张、横膈膜、肺部、肌肉力量,呼吸需有弹性,每口气需浅而短,气息需较深,确保一口气能保持较长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胸腹结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呼吸方法,提升学生头腔共鸣能力。
胸腔共鸣需学生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或腹式呼吸方法针对呼吸加强控制,保障胸腔放松,微提软腭,确保气流冲击软腭,赋予发声器官与气管通畅性,继而实现胸腔共鸣发声目标。胸腔共鸣亦为基本共鸣,是学生演唱歌曲必须要用到的共鸣方式。基于胸腔共鸣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可在学生发声时将其手放在胸部感受震动。教师在引领学生运用胸腔共鸣时需将一般唱法与特殊唱法区分开来,其中特殊唱法囊括高腔唱法、约克调等,了解特殊歌曲对胸腔共鸣的要求,确保共鸣在发声中的运用自然流畅、和谐统一,为演绎歌曲服务。
通过对高校学生声乐学习实况进行分析可知,学生学习能力、基础、兴趣存在明显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群体,与学生多沟通、勤互动,了解学生声乐学习感受,结合学情开展发声共鸣教学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声乐学习基础较差,不理解歌唱发声共鸣原理,教师可为此部分学生创编微课,在课程中配图讲解人体发声结构,加入一些简单的共鸣发声训练小调,同时讲解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运用碎片时间根据微课自主练习,逐渐赶上声乐学习进度,在学生掌握发声共鸣知识及基本方法同时最终消除教学层级,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有效性。
首先,教学内容表现形式需丰富多元,旨在增强声乐共鸣知识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其次,教学途径需丰富多元,使“教”与“学”更具契合性,满足高校学生声乐共鸣知识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后,教学评价需丰富多元,引领教师关注学生音乐文化修养、学习态度、个性能力等各个方面,通过多元教学评价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等理论知识教学时可率先引领学生看一段《歌手·当打之年》的表演视频,其中“声入人心男团”因其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结合使共鸣方式的应用更为灵活多元,教师可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同时鼓励其围绕“共鸣方式”进行讨论,继而在思维交锋中掌握歌唱发声共鸣知识及方法,使高校声乐教学效果更优。
在教改过程中高校声乐教学创新成果的应用无法一劳永逸,需教师加强自省反思,立足阶段性声乐教学实况反观学生共鸣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筛选教研关键,明晰育人要点,将教研视为提高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进行“让学生声音落下来”训练时,发现有些学生音色不纯,共鸣音响效果欠佳,为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教师通过教研设计推出“看发声”教学训练方案,引领学生在起音时张大嘴,“看”着自己的嗓子眼儿并贴紧咽壁往下吸着唱,“看”到自己横膈膜的状态,使学生的声音能落下来,并停留在自己的胸腔上,同时胸口以下放松、疏通,为共鸣创造条件,提高学生音色纯度。所谓“看发声”就是让学生对自身发声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控制发声,在发声练习中强化自身共鸣能力。
部分高校教师认为按照大纲完成育人任务即可,虽然可增强教学活动规划性、秩序性,但却未能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对策,使之逐渐与学情、教改环境、新时代教学目标相背,不利于教师完成歌唱发声共鸣教学任务。
良好的教学形式是丰富育人途径,高效输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只有教学形式科学合理才能保障师生互动高效,联手打造高效讲堂。然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却存在歌唱发声共鸣教学形式单一问题,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成效。
发声共鸣教学是声乐教学一个分支,除融入声乐教学机制外,还需建立配套育人体系,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完成声乐共鸣教学任务。受教育理念、育人形式等因素影响,部分教师不仅未能赋予发声共鸣教学体系性,还存在轻视共鸣训练、针对性指导、方法教学等问题,阻滞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活动科学发展。
教师需用“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取代“大纲为主”的教学思想,保障教学活动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可以在声乐教学中有归属感、参与感,能在学习训练中掌握歌唱发声共鸣知识及技能。例如,教师可在践行以人为本原则下构建层级化讲堂,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测试,对学生声乐学习基础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发声共鸣能力较弱。测试分为笔试、口试两种,其中口试主要是指学生演绎教师指定曲谱,掌握学生共鸣发声情况,以免仅凭笔试成绩划分教学层级,轻视学生先天基础,确保教学层级的划分更加科学有效。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学情并调配育人资源,编设生本教材,作为固有教材的有力补充,满足学生个性化歌唱发声共鸣学习需求。待阶段性学习训练完毕后,教师需进行学习成果验收性检测,对比分析学生歌唱发声共鸣能力提升情况,以此为由调整学生所处层级,配套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亦需改进,保障“教”与“学”处于同步,使学生歌唱发声共鸣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循序渐进强化学生声乐素养。
教师需在总结声乐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前提下结合学情探寻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新对策,例如教师在进行与共鸣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时可创编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使声乐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如“共鸣位置在咽壁,共鸣音响灌咽腔”等,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经验自主总结顺口溜,并在课上与同学分享,创建民主、自由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氛围。再如,教师在进行“共鸣与位置”教学时可应用任务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学习及练习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如“用高位置发声”、“找到共鸣点,即眉心、上口盖中点、鼻咽腔”、“根据歌声改变共鸣位置”等,学生练习时可唱音阶或发出“m”的哼鸣,保障学生学习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还可提问,师生围绕问题共同进行讨论,引领学生在哼唱时找到“通气感”,发声时保持共鸣位置稳定,助力学生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可在授课中运用希沃白板APP,在信息技术加持下为更多声乐知识的引入铺平道路,基于该APP可在手机终端予以应用,为此学生可根据学习需求浏览希沃白板内容,如视唱视频、练习方法详解、训练自测等内容,使学生歌唱发声共鸣学习与训练、检测更为有效。
首先,教师需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建设层级性教学体系,将学情与教学内容关联在一起;其次,教师需建立“教科研一体化”育人体系,提高教研成果转化效率,使高校声乐共鸣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最后,教师需建立“理实一体化”育人体系,在讲解理论知识同时引领学生进行实训,为学生反馈学情、表现自己、增强自信给予支持。例如,教师在学生歌唱发声共鸣阶段性学习完毕后可组织开展“校园歌咏大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声乐知识演绎音乐作品,期间灵活运用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等共鸣方式,同时培育学生声乐素养,使学生可通过参加歌咏大赛明晰自身学习及训练缺陷,并在教师帮助下完善歌唱发声共鸣自学体系,在此基础上自主整合学习资源,有利于教师根据学情改进歌唱发声共鸣育人对策,继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综合质量。
综上所述,歌唱发声共鸣教学是高校声乐教学关键一环,为此教师需推行以人为本、丰富多元、自省反思原则,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不断创新声乐教学方法,健全教学体系,使学生可发挥主体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教师根据学情改进发声共鸣教学对策给予支持,继而落实歌唱发声共鸣教学目标,达到助推高校声乐教学活动良性发展的教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