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 蜜
时代在变,助农、惠农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以往在报端、电视端、网络端发布一条信息、公布一个联系方式,到现在配合消费者更多依赖手机端获得信息、购物的习惯,自身参与到助农产品全程追踪、全方位掌控吆喝成效,温州日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把帮扶触角延伸到农业领域。
相较于大工业化、大工厂销售拥有信息获取和发布便利、技术人员密集、销售渠道畅通等优势,农业及其从业者更需要得到外力的协助。
2017年,在江西赣州租种果园的温州人余国文,通过温州日报报端的“新闻助农志愿者行动——记者帮农民上网吆喝”栏目,将几十万斤蜜柚的销售信息发布了出去。2019年,带着脐橙销售请求而来的余国文,再次求助于本报。不过,这次他有了另一番体验。借助本报升级后的助农吆喝平台,他看到农产品不仅能在平面报端、网络电子报上得到呈现,还能够利用“温报三农”微信公众号与温州智慧农业合作搭建的销售平台,消费者即使远在温州,也可以直接对自家果园里的脐橙下单。
搞农业难,靠天吃饭,当农民不易,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辛苦种养的农畜产品卖不出去。温州日报“新闻助农志愿行动”最早缘于2006年11月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患有眼疾的农民向编辑部打来电话,告知自己辛苦饲养的3000只农家鸡卖不掉。记者在实地采访后第一时间刊发了报道。很快,农产品滞销的信息引起买家关注,不久农户的农家鸡不仅卖了出去,温州市区酒店、餐馆还纷纷与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由于信息不畅,农产品销售难并非个例,“白菜烂在地里”“水果烂在树上”“大西瓜烂在地里没人要”等屡屡见诸报端。于是,以帮助农民发布农产品信息,架起农户和市场间沟通桥梁为宗旨的“新闻助农志愿行动——记者帮农民上网吆喝”,从此成为本报固定栏目。在这个栏目里,记者帮农民卖过兰花、桃树,卖过生姜、大米,卖过桑葚、猕猴挑……从2006年至今,吆喝的信息发布已逾百条。
“记者为农民上网吆喝”广受欢迎。根据农村的需求,温州日报还不断为新闻助农注入新的内容,特别是这几年,不断植入媒体融合的基因。针对农民对工业技术的强烈要求、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的需要,我们相继开出“记者请专家田头解惑”“记者为乡村开博推介”等一系列子栏目。三个“新闻助农志愿行动”子栏目在温州日报新闻版交替推出,从记者自带电脑在田间地头教农民上网“练摊”,到架起农技专家与农户间的沟通桥梁、组织“最美乡村评选”……从纸媒版面显要位置刊登,到逐步开通“温州日报县市区部”微博、博客和温州新闻APP、温州日报官微等多渠道新闻助农板块,立体式吆喝,“新闻助农志愿行动”帮助许多农民解决了销售难、技术难、发展难等问题,为温州农民奔小康贡献了一分力量。
助农体现了媒体的公心和社会责任,而且这份付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新闻助农志愿行动”及其相应的报纸专栏,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和温州新闻奖的“社会活动奖”,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中国报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选为典型案例,入选浙江省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创新案例,获得温州市新闻奖名专栏等一系列荣誉。2017年6月,《文成南田镇一农户8万多斤稻谷销路难》见报后,时任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批示:“‘三农’工作是需要关心、关爱的,新闻助农志愿行动做得好!应该点赞!”
时代浪潮不断推进,新闻从传统报纸、电视、互联网,向移动端延伸,尤其是手机端,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4.5%。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手机上网比例达99.3%。
基于此项调查结果,助农信息如果还是像以往单单依靠报端和网络端发布,其送达率和知晓度必然会受到限制。于是,打造助农“升级版”箭在弦上。
首先,栏目申请了名为“温报三农”的温州日报垂直公号,打出了“凭借记者基层走访的优势,为农民、合作社、农企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一座信息交流的平台,让本真的农产品、海产品,带着泥土芳香、大海的味道,走进千家万户”的助农宣言。
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农产品,同时也便于本报有效掌握售卖进程以及购买者信息,并为今后二次点对点信息推送,积累基于消费者基本情况和消费习惯等的大数据,本报联合温州智慧农业平台“瓯农会”专门开设“温报助农”端口,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新时代服务农民的新平台。
在这个崭新的平台上,记者将在基层采访过程中掌握的销路不畅的农产品,以及温州农特优产品,从“深巷”推到“台前”。如在采访洞头新鲜紫菜时,记者了解到该产品是企业新研发的产品,而洞头霓屿紫菜全国有名,霓屿街道还被命名过省级“紫菜之乡”。由于紫菜保鲜难度高,上岸后如不马上晾晒或卖给收购商,一年的辛苦劳作就很难得到回报。如何拉长紫菜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提升,提高村民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思考的问题。该紫菜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研发,终于在控温、控湿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鲜紫菜冷链保存。然而,由于推销无门,优质紫菜产品还是陷入销路不畅的窘境。在本栏目的帮助下,洞头鲜紫菜登上“温报助农”端口,栏目以鲜紫菜在温州厨师长俱乐部年会上亮相并获得肯定的新闻为由头,撰写了《洞头“鲜活”紫菜受热捧》一文,文字、图片、视频立体呈现,包括鲜紫菜的生产工艺、烹调制作等内容。文末,配以“瓯农惠”为“温报三农”吆喝的农产品制作的销售二维码。阅读完微文的消费者,直接可以扫码手机屏幕上的二维码,界面将直接跳转到“温报助农”端口的页面,消费者可以方便下单。同时,对于亟待销售的滞销农产品,栏目通过留言板块,为助农对象搜罗订单,达到信息互通的效果。2020年1月,本栏目推出年货通道,搜罗全市各地年货,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办好本地特色的各类年货。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温州各地出现花椰菜等农产品滞销,本栏目也积极为农户吆喝,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通过电商平台帮农民吆喝农产品,是时下结合电商潮流的助农新途径。在长期从事助农板块新闻采访经历中,笔者发现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实力的农户、合作社、农企,在适合他们的助农形式上、消费目标人群上、服务内容上,我们应当进行更为细致的区分,给予匹配的辅助方式。
在助农、惠农形式上,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搭建平台,让农产品可以在电商平台直接销售,也就是目前本报在“瓯农惠”平台打造的温报助农专用通道。在运作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形式,更适合单价相对较高、农企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具有相对完备的自主发货渠道的品牌优质农产品,帮助他们提高市场知晓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是发布信息,帮助求助对象寻找销售渠道。这种形式适合于处于滞销阶段,农民自己无能为力,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分销出去的农产品。如今年初,本报接到一芋农求助电话,称自己租种的芋头地受台风影响歉收,并因此导致品相不佳。如今,芋头成熟了,却被原来的收购商“放了鸽子”。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我们打来电话。随后,笔者便联系“瓯农惠”相关负责人一起前往现场,由专业人士把关,将3000多斤的芋头,通过“瓯农惠”协作的单位食堂,全部“消化”,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在此之前,本报主要通过这种途径帮深陷滞销困境的果农吆喝,或在报纸上发文,或帮忙牵线有需求的企业,但目前与直接挂钩食堂的“瓯农惠”合作,无疑效率更高。
三是订单式对接,在单位建立助农微信群接龙销售。随着微信成为大家日常沟通的重要媒介,微信群特别是企业微信群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助农信息的发布,微信群如今也成为一条重要通道,而且具有购买人群集中的特点,能有效降低农户逐单快递的投递成本。如今,在与本报合作的“瓯农惠”平台下就有几十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微信群,并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支生力军。
在助农、惠农消费目标人群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个人、家庭消费,二是企业、团体消费。如单件、质优、独立包装、宜派送的农产品,适合个人消费;而对于短期滞销的农产品,则应该把消费群体瞄准单位食堂、餐厅、批发商等可进行大宗一次性交易的团体。目标消费人群的确定有利于农产品的靶向销售,实现有效对接。
在助农、惠农服务内容上,可分为产品、技术、体验等三类。笔者在长期从事农村一线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无论是农民、合作社,还是农企、乡镇,他们都有着推销自我的强烈需要。从吆喝农产品,到对接新技术,再到发展乡村自身营销等等。要根据农村农民生产的不断变化、根据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改进丰富助农、惠农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提出更适合于实际运作的方式和方法,形成良性互动。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之年。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能掉队,作为市级党报我们有责任、有决心、有信心,将已运行十余载的助农平台继续做大做强,在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