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音乐作品中的艺术风格体现
——以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为例

2020-12-07 01:46程艺迪王霞太原师范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大调奏鸣曲乐章

程艺迪/王霞 (太原师范学院)

贝多芬是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对西方音乐发展、作曲技法的形成,以及在他之后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是钢琴艺术中的经典作品,是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其创作晚期,贝多芬已经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在经历重大挫折与变故后,贝多芬通过对人生的不断反省与思考,在其作品中体现出深邃的哲理性与内心的升华。然而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相关研究及对《E大调钢琴奏鸣曲》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可以发现目前研究者主要是从本曲整体的音乐特征及演奏技巧进行分析,而具体针对《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来探讨该奏鸣曲艺术风格的研究则较为缺乏,因为本人在大学本科期间演奏过这部作品,因此想通过论文的写作方面结合理论和演奏实践,更好的诠释作品内涵,并希望通过自己演奏贝多芬的作品的些许心得,帮助自己及钢琴演奏者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艺术风格的理解,及演奏方面取得更大提升。

一、从德国文化和哲学的角度从整体上理解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一)德国的哲学与文化

了解贝多芬晚期创作中的艺术风格,首先应当从贝多芬所处的时代德国哲学与文化进行探析。德国近代文化始于人文主义代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发展的主要阵地在德国,因此,16世纪宗教改革深刻的影响了德国人的观念,并对16-17世纪德国文化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马丁路德十分推崇心灵及精神的作用,他认为行善并不能成为一个好人,但好人却能经常行善,可以看出路德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由,而信仰之外的东西则并不关注,这种思想是德国人“内在性”的体现。

因此,自16世纪以来,在这种注重内在性价值观的长期熏陶下,德国人习惯于将自由看作内在价值,因此在这之后的文学家及音乐家如歌德、黑格尔及贝多芬等都将现实中的不满在其作品中表达出来,因此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创作具有抽象性,并对精神世界十分关注。

(二)德国哲学与文化对贝多芬创作思想的影响

创作意识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源泉,是整部作品的本质和指导思想。[2]贝多芬在创作中期,追求英雄性的斗争精神,认为“人定胜天”。在其奏鸣曲中可以充分得到体现,通过自我牺牲从而获得凯旋及胜利。突出人的主观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而到了晚期,他则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不断的抗争后,已经不再看着人内心之外的得失,而是与“天”达成和解,从而追求内心的宁静。

二、《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及风格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是献给曾帮助自己的布伦塔塔家小姐的作品,也体现了他对布伦塔塔家小姐的感激。这部作品的创作正是贝多芬度过他的创作危机时期,在接受了事业及生活的双重打击,以及身体病痛的折磨后,重新振作所创作的晚期奏鸣曲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在曲式结构、旋律写作以及和声织体等方面的创作手法的不同,尤其是曲式结构上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框架约束,变得更加自由。[3]《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承载了贝多芬在病痛折磨及生活打击后是所寻找的精神支撑,并充分抒发了个人情感。虽然此时贝多芬已经失聪,但他运用缜密的哲学思维在作品中运用短小的音乐动机进行发展。作品中蕴含了浪漫主义因素,同时也具有英雄性,体现了当时贝多芬内心的矛盾性。

三、《E大调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所体现的艺术风格

(一)曲式结构——幻想性

带有幻想性的作品通常是指发挥作曲家的想象力,不循规蹈矩所创作的作品形式。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中,作曲家尊重内心的思想进行创作。这部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具有幻想性的奏鸣曲式,体现了贝多芬晚期创作思想中纯粹的精神性。贝多芬奏鸣曲主题的发展模式,在“动机型”和“旋律型”两种不同语境之下,各有其规律和特点。[4]第一乐章主题动机,运用了附点节奏,旋律波浪起伏,旋律中带有即兴成分。在主部主题仅仅呈示了8小节后,副部主题突然进入,节拍变为3/4拍,减七和弦琶音的运用,随后是富有表情的紧凑的密集的柱式和弦,力度变化强烈,两个小节后,转为琶音、流动的三十二分音符五连音、六连音上行下行,在第14小节,节拍被拉长,这种自由性质的记谱法表现了贝多芬在晚期奏鸣曲中的自由性与幻想性,带有回音式的旋律更好的抒发了作曲家内心的情感。从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织体、节奏等可以看出,两段旋律的速度、节拍都有所不同,旋律织体对比明显,贝多芬运用简练的语言将两部分的主题进行对比,体现了在当时其内心的矛盾性,旋律也在矛盾与对比中不断发展,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晚期奏鸣曲创作的哲理性叙事。

展开部是对主部与副部主题矛盾的不断发展,19小节开始旋律织体加厚,附点节奏的第一个音由单音变为双音,并逐渐加厚为三和弦,以三和弦的三音以及五音作为旋律的支撑。再现部是对主部主题在高八度上进行呈现,三个段落中音乐形象的对比与交替呈示,体现了贝多芬在当时内心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旋律中充满了抒情的柔美与心中的喜悦。再现部在结构上与呈示部并无区别,只是副部主题节奏有一定不同之处,调性则在最后回归到E大调,遵循了传统的写作手法。第一乐章的尾声部分依旧运用主题素材,这一段落具有回旋曲的形式,这也让第一乐章的结构紧凑统一。尾声部分在渐强的氛围中,p的力度宁静的结束在主和弦。

从整体来看,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依然遵循古典的奏鸣曲式,但为了更加自由的展现其当时的创作思想,贝多芬取消了呈示部与展开部的冲突与对立,使得乐章内各部分的界限不断模糊,但仔细分析,无论在听觉上还是手法上,第一乐章依然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二)音乐主题的平和性

贝多芬早期和中期奏鸣曲中,音乐主题的斗争性十分激烈,旋律中的光明与胜利也是直截了当的呈现出来。而在其晚期奏鸣曲中,这种光明性的呈现就运用更加平和的方式呈现。晚年的贝多芬变得异常忍耐与柔和,他在经历一生的挫折与苦难后,更注重精神性的表达。在《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的主题中依然透露着光明性,但这种明朗的色彩并没有早期与中期的作品主题那么直接,而是变得淡漠了。贝多芬已经不再把光明与胜利作为斗争的目的,而是将其作为一种人生的哲学不断思索并体现在其旋律中。如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都采用了非方整型乐段,主部主题4+5的结构,主旋律织体主要以三度、四度形成的主题动机三度下行,附点节奏则拉宽了旋律线条,左手则采用五度和八度与右手配合,协和音程构成的旋律织体使得旋律十分平和。而第9小节旋律则是在属调B大调以一个不协和音程进入副部主题,这种进入方式,使得主部到副部不露痕迹的转折,属调的二级副属和弦进行转折颇有出人意料的意味。副部主题则主要以级进为主,节奏转为3/4拍,更加宽广自由,副部主题有的音乐性格如同优美的诗歌一般,与主部主题性格形成对比,即便如此,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过渡自然,主导动机一致,平和宁静。

(三)调性变化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的最后一位作曲家。[5]加上晚年贝多芬在生活上遭遇了一系列危机,在1812年他与恋人的关系痛苦的结束,而此时他也已经开始了对侄子的监护权诉讼,这也是贝多芬在一生中遭遇的最长危机之一,1820年初,上诉法庭后,贝多芬以胜利告终,沉重的包袱下,贝多芬开始重建生活,他试图缓和与弟媳关系,并接受自己的身份。乐曲开始,在E大调展现出明朗的色彩,旋律中体现了光明与希望,充满了和平的美好,和声平稳进行,但运用属调Ⅲ和弦弱化了和声的功能性,增加了和声的色彩性,让音乐具有浪漫色彩,而在副部主题调性频繁变化,由B-#c-#g-B-#d-B,增加了音乐的矛盾冲突,体现了贝多芬内心的复杂心情。贝多芬的音乐,是英勇抗争的记录和反馈。通过调性的运用,剖析与展现内心的思想,将其中期的创作思想不断升华到哲学高度,因此从调性的复杂变化就可看出其内心的独白与内省,更能体会到贝多芬晚年的心理状态。

结 语

艺术风格是有高度的思想性、成熟性,是真善美的。当时的贝多芬正处在重要的风格转折十字路口,浪漫主义的观念正在聚集力量,古典主义的理想则面临瓦解。贝多芬的晚期创作由中期的“从痛苦走向欢乐”深化为“通过磨砺抵达星辰”。所以,他的晚期音乐具有更为宽厚的人性温暖,怒不可遏的成分明显减少,内省式的深思和超越性的宁静成为基调,达观超脱的态度占据上风。但他此时最深切的感受来自真正个人化的内心。《E大调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哲理性构思的成就,因此在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贝多芬以其卓越的天分和对音乐的敏感,将奏鸣曲这种体裁创作达到了巅峰。无论是曲式结构还是旋律的运用,贝多芬都让奏鸣曲这种体裁的作品充满艺术魅力,也成为音乐爱好者及学习者的学习范本。因此,本文通过探究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第一乐章的艺术风格体现,希望能更深刻的理解贝多芬晚期作品中的艺术风格,并在演奏中能够更好的表达。

猜你喜欢
大调奏鸣曲乐章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祭献奏鸣曲(组诗)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