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感恩的良好习惯

2020-12-06 10:49黄月娥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常怀学会家庭

黄月娥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感恩”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人胸怀,“赠人玫瑰,手有留香”等等。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修养。我们要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们知识;我们感谢朋友,因为他们关心和帮助了,和我们携手同行。曾经有这样一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听着这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动得流泪。这感动不单只是因为乐曲的优美,更因为文中所包含的意境。在歌声中,我们感受到“感恩”的力量。从古至今,“感恩”是个永恒的话题,影响着几代人,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这种感恩之心不是用说教可以教导、培养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丈夫的要感恩妻子,是她的付出和奉献,使家变得更加美好和温馨,使她成为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做妻子的要感恩丈夫,在茫茫的人海中,是他的“发现”才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家庭。我们要对自然常怀感恩之心,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离不开自然的奉献。我们要对老师常怀感恩之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培育。对一切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对孩子来说,感恩应该是父母给孩子必须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让每个孩子懂得:他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慷慨的赐予。

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在自己的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装着国家、装着地球,而不是一切“以我为中心”。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样对塑造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从小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哪怕一件小事,也要孩子珍惜,让“感恩”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了积极的意义。“感恩”是中小学生守则中规定的一项生活准则,是奠定学生一生幸福的生命态度;“感恩”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应对挫折的积极态度,是培养责任意识的基础,是个人成长的动力之源,是化解学生诸多心结的有效资源。“感恩”自古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亦在当今世界范围被广泛宣讲,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对于中国新一代独生子女青少年群体尤其显得重要与迫切。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在这里,我不敢说自己的家庭教育有多么的成功,只是在不断地摸索,我提出的几个观点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让他学会尊重他人

要让孩子尊重他人,父母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可轻视。即使在家里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关爱他人的需求,经常使用“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用语,并要求孩子也这样做。

二、加强生活体验,让孩子学会关爱父母

让孩子关爱他人,首先要让孩子关爱自己的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山里比较艰苦的地方体验生活,让孩子去照顾比他小的孩子,摆脱家庭的依赖,独立处理事情,应该受的苦让孩子受。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要求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感受父母的辛苦,学会用行动来关爱父母、感恩父母,如倒杯茶、盛碗饭等。

三、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渗透爱的教育

感恩教育不要只挂在嘴边,而应该是融入到日常家庭生活中,让孩子懂得分担家务,也是一种感恩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例如:爷爷买了一样玩具给孩子,你可以告诉孩子这样东西是爷爷给你的,爷爷疼你呢?你要谢谢爷爷。有时当孩子吃着他喜欢的食物时,你可以说,妈妈把喜欢的东西分给你,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东西分一点给妈妈呢?在分享中,孩子懂得要回报妈妈的爱。又如:在你累得时候,让孩子给你倒一杯水,而你给他一声真挚的“谢谢”,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却能让孩子在享受关爱与呵护中感悟付出和感恩。感恩教育不是口号,要让孩子从细小的事情上去落实。家长要加强引导和培养,礼貌问好、乐于助人等,都是对别人的帮助和安慰。让孩子知道感恩的多种方式。

四、要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节日,渗透感恩教育。在一年中,有许多美好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九九重阳节等,在這些节日即将来临时,对孩子讲讲节日的意义,并学着让孩子制作小礼物送给父母、老师、朋友,并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教孩子一声祝福的话,尽管孩子们可能理解的不够深刻,说得不够美好、做得不够完美,收获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但是日积月累,一年一年的潜移默化,最终将汇聚成海。有时,当我们逛街时,看到有小乞丐在乞讨时,你不访让孩子拿一块钱,送给他。激发孩子的同情心,慈悲心。家长要有意识地通过一些与家庭或孩子有关的事例,让孩子懂得,人的成长,除了父母外,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来培养孩子热爱社会、乐于助人的品质。最好能让孩子单独或者参与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具体事情,从中加以感受。要多信任、多夸奖,人都希望得到信任和夸奖,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如当孩子在说到某个同学或者老师对他的帮助时,家长可让孩子打个表示感谢的电话。当孩子想帮助别人时,家长更要鼓励和大力支持,并引导孩子认识为他人服务的意义,体验快乐。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关系到家庭的未来,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感恩教育不能一蹶而就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要持之以恒,要群策群力。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被爱”深如孩子的内心,让“恩德”包围在他们的周围。只有如此,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的教会孩子知感恩、进而施恩、报恩。

猜你喜欢
常怀学会家庭
四德为首,万民常怀
闲 赋
家庭“煮”夫
学会分享
被春天遮蔽的部分
恋练有词
向小河道谢
寻找最美家庭
学会分享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