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玲
情境教学法是李吉林老师在多年执教中探索、创设出来的、一种优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激起儿童的情绪”。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老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那么老师必须处理好“情”字。也必须依循三条原则。
一、四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语文老师需要用“情”定课堂。
(一)动情
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生命之躯,我们面对的同样是一群活生生、充满生机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传电导体而非绝缘体。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自己首先要能“动情”。当阅读那一篇篇依附浓缩着情、洋溢着情的文章时,你的心房开始颤动,你的思潮开始涌动,你的情感开始激荡了吗?
如何才能打开心扉触动真情呢?这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心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境界,一次又一次地读,直到读到勿我两忘,直到读到情真意切,让语言文字撞击自己的心扉,溅起情感的波澜。
(二)表情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表情达意。课文中所倾诉的浓郁的亲情、崇高的友情、澎湃的豪情、凄婉的悲情扣动着我们的心弦,但我们并不能满足自己被感动了,我们还要在教学中把这些感动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它,都能受到感化。
教师“表情”的方式也很多种,“以声表情”是我们在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师通过激情,妙语惊人的讲述,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朗读,慷慨激昂,哀婉悲切的变化的语调,自然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感情氛围,引起学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三)传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情感进入课堂”,这是极高的教与学的境界。通过情境教学可得以实现。儿童的情感尚未稳定,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课文中的感受及情感体验及时传给学生,以情传情,以情动情,以情促情,师生一道在课文的情境中自由自在的徜徉。
教师要善于用包含深情的话语,生动形象的媒体视点创设多样的情境来传递情感。教师可以生活来展现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在传情的过程中,教师与课文的情感有如水流相荡生涟漪。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师生共同经历一程曼妙丰盈的心路之旅。
(四)用情
语文教师上课“用情”要专一,以大的方面来讲,要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矢志不改,对学生的满腔挚爱永远不移。从小的角度来说,教师所表达出来的与语文相一致的情感要与教学过程共始终,相依随。
怎样才能做到用情专一,持之不变呢?我认为,教师一进入课堂,即入角色,排除一切负面情绪的影响,以满腔的热情,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几节公开课上的装饰和点缀,更不是作秀,它燃烧在迅速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纯洁无瑕的爱。
二、三个原则
要想在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并想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遵循三条原则必不可少。
(一)形式上的新异性
当情景教学展现时,就成为学生感知的刺激物。但呆板的、常见、多次出现的东西,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当刺激物具备了新异、变化的特点时,才容易成为学生无意的注意对象。如《菜园里》描写了菜园里蔬菜收获的丰收季节的丰收景象,根据课文内容特点,我用课件设置了情境。先设置菜园里蔬菜竞相长大的情境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时,我把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拟人化,用对话、说悄悄话的形式表达蔬菜竞相长大,让学生一边认真观察屏幕个蔬菜提问:我叫什么?我的名字怎样写?让学生个别回答。上黑板演。其二设置了个蔬菜成熟时特征,又用 拟人手法让个蔬菜提问:我和以前与什么不同?学生就会用心观察,然后进行语言组织和朗读。其三设置收获时各蔬菜提问我该去哪里呀?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摘下来的蔬菜运到农贸市场去销售。随着情境的变化的最后的量变到最后的质变。学生明白了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道理。
(二)内容上注意语言的实践性
情景教学,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来说,就是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而生活本身很生动具体的,以智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就是要通过语言的迅速发展,而这种实践又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对知识到理性认识,总是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开始的。因此,在情境教学中把词和形象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获得确切的感性知识,而这正是学生智力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这里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形象要鲜明,便于学生用语言法去表达。二是学生要了解,使他们能够用已有的语文词汇表达展示的内容。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就得针对课文运用“提示语”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小朋友蹦着走进教室喊着:“我们班昨天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啦!”的情境。演示的动作简单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有关欢蹦状态的词,已结合课文教学了“连蹦带跳”,由此扩充的教学“蹦蹦跳跳”“一蹦一跳”“又是蹦又是跳”等一组词。此外,像“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手舞足蹈”“乐滋滋”等表示兴奋喜悦的词儿,学生也有所掌握。这样,当设置的情境展现出来时,就促使学生把已学过的词和眼前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三)方法上的启发性
在设置情境过程中,要事先进行观察、分析、设计,提供鲜明的感知目标,便于学生将对句进行分析、综合、表达。在学生观察情境时,要用富于童趣,开启思路的语言,使学生爱看、想说、能写。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还可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设置了“障碍”,学生立即能判断出现有“问题”,为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也就以处开始了。
当然,用什么方法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教師要紧扣教材,因文而异,决不可削足适履。为此,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虽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很是适用,但不应千篇一律,因教无定法,为觅得语文课堂一片天地,有待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