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兵
在美术造型活动中,我们的视觉能力是对物体的外部轮廓线形状开始进行视觉感应的,线条固然就是我们视觉中的唯一体,为表现描绘形体的方面线条是主要的造型语言;这种以线条勾勒形体的绘画贯穿了整个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在土陶或彩陶器上将其运用极致,创造出丰富弦丽的土陶器上的线条充盈着神奇瑰丽的东方神秘文化,这种奇芳异彩的线条灵气一直贯穿了整个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明,因此有人说中国三千多年的书法和绘画是土陶器上线条的延续。线条固然成为了我们的绘画、书法的源头了,我们供奉它,它时刻提示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在此,我就围绕着这一规律性的问题进行论述丶阐明要理,与各位美术教师们共同探讨。
线条起源于对抽象物体的认知,轮廓线的形态是我们视觉对物体反馈的最前沿,视觉形态的物体认知就发生了。达芬奇的渐变消失轮廓线是塑造立体圆体物体的根本理念,那中国彩陶器上的线条则是抽象艺术形态的抓手,故而东西方绘画发生了分化。东方美术作品都是以线条为主体的方法进行表现的,形成了我们特有的绘画风格与审美习惯;因此,中学生美术作品中的单一丶天真活泼的绘画风格也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其实,在我们的视觉心理习惯中,对物体的识别与判断是从物体的轮廓边沿线开始的,这是每个人的对形体最基本的识别方法;但是,这种识别方法是不真实的,在物体本质上是虛假的,它仅是一种结构体积在光影作用下的产物,轮廓外形因受光影而虛实不定丶整个形体外形线条都在光影的作用下收缩与张驰, 构成了人们的视觉错误因素。研究视觉的学者证明了这一点:人在被抢或被偷时,当追上坏人的时候明明看淸楚了这个人,但在惊吓中很快无法认定这个坏人了,并且对坏人的形象无法说清楚,这时他看与此事无关的好几个人都象是坏人。最终他自已对坏人的形象也难以阐述明晰了;这种视觉错误又叫视错觉现象,这充分说明了人在以轮廓外沿所形成的形体认识容易发生视觉差异,以至对物体形态形成幻象般的感受。只有对形体结构与体积的形状辨别才能真正地认淸物体本来的真实面目,就会很快地減少视差,因为形体结构与实体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形状,虽在光影下产生明暗变化但它的本质体积是固然不变的,但很少人具备这种形体识别的能力,只有在美术形体训练中才能具备这种识别技能。在学习物体结构学和人体肌肉解剖丶骨骼分析中才能建立科学的形体视觉观,才能认淸物体的真实形状。在中学高段美术课程教学中就可以灌输对物体形体结构的认识及人体解剖基础常识的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讲的要深入浅出,帮助中学生进行理解认识刻画物体本质结构关係,画人物时讲一堂专门的人体骨骼课和肌肉解剖名称课,让中学生能初步掌握这些知识并且更能爱护自已。中学生有了科学的绘画技能技巧才能把作品创作好,作品中才有丰富的内涵及具体实体的表现并深入刻画,才能反映出他们的真挚的情感和纯真的创意构想,完善他们的绘画理念及造型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才不是句空话。
东方绘画艺术是以线条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从中东到印度和东南亚,特别是中国丶日本和朝鲜是线条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国家。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更是线条艺术的宝藏,从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开始,以线条为审美表现的艺术技艺就开了文化的先河,金文大篆到秦小篆又至汉隶帛书,线条的铮铮铁骨之声就铭刻在靑铜礼器丶秦砖汉瓦之中,形成了庞大的文化艺术体系。东晋顾恺之线描人物画更是开辟了中国绘画旳里程碑,奠定了中国绘画旳美学基础和线描的技术方法,其起点之高为后人兴叹,这也构筑了中国画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此以后,以线条为写形基础的艺朮就在高起点上开始在艺术长河中泛舟,汉晋艺术的高妙深邃,唐书法艺术的鼎盛辉煌,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奇绝,元代绘画的筆墨深层的意蕴这无不是对线条艺术的扩展与延伸,给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下寶贵的财富。可见线条艺术的发展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历程,影响了整个亚州地区,日本朝鲜甚至直接地进行文化栘植与复制。难怪我们都有潜在的线条技巧及审美能力,仅只是理论上说不清楚而已。潘天寿说的十分本质:中国绘画是以线条为主要形式的艺术,书法更是线条的充分表现。后印象主义画家直接采用线条画形体体验东方艺术的韵味,梵高丶高更丶塞尚等画家,他们从对形体的勾勒和强调中发现线条的力度及节奏美感,把油彩作品提上了新的历史发展审美高度,这也是一种绘画技术形式借鉴下的成果,难怪毕加索对张大千说:艺术在你们的东方。
中学生在中国庞大系统的文化影响下也受到线条艺术的影响,他们是东方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对线条表现形式的艺术即有自性又有天性的认识,只要进行系统的教学引导就能明确认识自已所处的学习位置,更加积极主动地画出有魅力的创意作品。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固然是中学美术课教学的主流,但追本求源的研究更加有教育的意义,把美术教学变得充满理性与科学探究精神,把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中学生的无意认知变为有意认知,绘画理论的学习是很有重要意义的。
结语:在引导中学生课堂教学及创作作品中,从他们的作品中认真审视一点一线进行指导教学,从中发现他们的想法及审美动机。但是这细小而又微妙的艺术之火花很容易被人所忽略,这恰恰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起点;在教学中抓住中学生心迹的起点,丰盈他们的画迹则是教学的过程,从最精微处进行教学启发,把学生的想法洞察秋毫之中,辅导出精致的形体形态进行完善整理丶进行延伸与拓展,造型单一中不简单,线条率真中而不轻浮,多角度的运用都充分含有教学科技指数的具体内容做指导,这种教学的理念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也附合中学生在学习阶段中的认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