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震
有效实施优秀教师团队建构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人才保障,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推动教育信息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意。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为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秀师资团队是新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优秀师资严重短缺。戴加平教授的新著《优秀教师团队建构的行动与诠释》即是研究优秀教师团队建构的力作。优秀教师团队建构是基础教育领域重大问题,但是该问题长期以来都在实践层面摸索,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重视。戴加平教授从事基础教育30余年,作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教研员,充分发挥中国教研制度的优势,一直致力于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师团队建设。该书是作者的首部专著,目的是呈现多年来实践形成的建构范式,引领中国各地区优秀教师团队发展。2019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刚一问世就受到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欢迎,众多学校组织集体阅读,撰写感悟,形成巨大反响,各省市基础教育界都想从中找到优秀教师团队建构的方略。
建国70年来,基础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扫盲运动到普及小学,从基本普九到两基攻坚,从双高普九到双高双普,从“三通两平台建设”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三全两高一大”。新时代我国提出《教育现代化2035》,更加注重师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共建共享、终身学习、融合发展、知行合一,而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的关键要素是全国各地要有很多支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戴教授认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自由的心态,人不能识之,我则识之;人不敢言之,我则言之;人不肯为之,我则为之。
戴教授从基层做起,意识到市、县两级历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首要的工作,因为其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能够对基层的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师徒结对培养模式是经验型的,不具有规模性优勢,而大规模的师资培训也收效甚微。基于此,戴教授以嘉兴市为基础,提出了学者型教师群体培养运行模式,收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打造了一支“嘉兴团队”,在浙江省和全国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屡获大奖。更为神奇的是,嘉兴教师到全国参赛每次都能获得一等奖。可以说,嘉兴优秀教师团队立足嘉兴、领航浙江、问鼎全国。
二、优秀教师团队的运行之道
在建国70年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国家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戴教授指出优秀教师团队的运行之道即是探索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前提是知行合一、不求速效,团队基石是助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团队精神是携手登高、合作共赢,核心追求是努力实现学科教育价值。然而优秀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嘉兴团队的建构从1999年嘉兴市高中历史骨干教师研修班开始,历经嘉兴市优秀青年历史教师研修班、高级研修班,三期嘉兴市戴加平特级教师工作室和两期浙江省戴加平名师网络工作室,将教育信息化融入优秀教师团队建构中,真正做到了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注重发挥研究生学历高中历史教师群体,落实三级课程,尤其是打造校本课程。以专业阅读提升教师能力,阅读范围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与历史学论著,培养懂管理、能研究、善教学的专业人才,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推进课程改革,将经验型教师培养成学者型教师。教不研则浅,研不著则空,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教研项目的申报和论文发表一向是中学教师的短板,而嘉兴团队在教研上却是格外重视,参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审读,完成大量教材师资培训,出版教材教辅,在《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发表论文,这成为嘉兴团队获得成功的学术支撑。而这些成果通过工作室网站向公众开放,引领全国历史教育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辐射力,为建立学术研究型高中奠定了基础。
三、优秀教师团队的运行之术
实施优秀教师团队建构的方略具体体现在术的层面。戴教授提出四项建设之术,即打造一个团队核心,采用线下与线上两类活动方式,确保个人、小组和团队耦合互动,力推阅读、科研与教学“三位一体”。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省教育学院曾经有较强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可以承担团队核心的任务。新世纪以来作为成人本科高等院校的各省教育学院大部分改制为普通高等院校,如浙江教育学院改制为浙江外国语学院,陕西教育学院改制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虽然保留师资培训的任务,但是其大多忙于普通本科建设,对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已经余力不足。基于此,戴教授提出将项目主持人模式引入到团队核心的拣选中,培训项目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
线上与线下相互配合,尤其在疫情期间,线下活动成为主体,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教育信息化1.0确定“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的发展导向,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结合时代要求,戴教授认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重点,但是应以大数据的精确教学作为突破口来实现深度融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中央电教馆及各级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将组织部优、省优课的精力与财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上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师资团队建构的方略如何有效实施,已成为各省基础教育界关心的焦点。嘉兴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其实现的成本是否过高,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能够解决,无论如何该书对基础教育界带来的启示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