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0-12-06 10:49刘如怡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城乡公平信息化

刘如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机会的提供来源于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成为了人们关注与热议的主题;“实现教育公平”成为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工具与平台。当教育呈现出信息化趋势时,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教育公平由于教育信息化而有所改变时,由于城乡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又由于教育信息化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不公。为了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解决教育信息化出现的各类问题,就必须了解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差距大

信息化硬件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如果学校的信息化硬件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就意味着学校无法依据预设的教学计划与方案来开展教学工作。那么,也就无法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与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的城市中小学相比,城乡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数量明显较低,甚至有的农村小学的多媒体教室接入互联网的数量为零。农村中小学的计算机数量明显不足,教师无法做到人手一机,不能满足其备课、查找资料以及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城乡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差距大

信息化教学既硬件建设为基础,更需要科学的管理与规划。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关系到信息化教育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能够科学的开展,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很多农村中小学不重视信息化教学工作,班级里的多媒体设备,学校的机房,大都成为了摆设,没有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学校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与平台,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学校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制度,引导、鼓励、督促广大教师积极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因此,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松散、随机。信息化工具与平台给义务教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三)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距大

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推动者、使用者是工作于教育一线的教师。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水平与效果。农村中小学受信息化硬件、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影响,教师们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薄弱,积极性不高。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師掌握多种教育工具软件,查找大量的、充足的信息素养与数据资料,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信息教学技术,去准备信息化课程。

二、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

(一)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日前的两会上指出:“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育仍然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来运行。‘数字教育鸿沟不断扩大,导致了新的教育公平问题。”因此,国家再次提出要加快建设“互联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

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硬件建设经费列为国家专项经费,学校不用再自行购置信息化硬件。专项经费的投入,可以使广大农村学校,尤其是要让经济基础薄弱学校实现有计算机可用,有网可上,有资源可使。发挥政府专项经费作用的同时,农村学校还可以多方筹措资金,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为学校添置信息化硬件设备。

2.创建教育信息化平台

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有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联合城乡各级中小学参与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优质课件资源库、优质信息教育工具库、优质录播案例库。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同时,创新信息化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成富有弹性与张力的网络空间。

3.开展教育信息化交流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育信息技术升级更新速度也较快。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等一系列新鲜的教育方法、模式以及工具层出不穷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意识到开展教育信息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区域城乡中小学集中参观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学校,推广成功经验,复制成功机制。

(二)构建教育信息化教学常态机制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地方政府、学校、教师都必须参与到教育信息化改革之中,形成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机制。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机制的形成有利于督促农村教师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迅速打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运用不深入、不提升的局面。在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机制形成过程中,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2.创新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

3.构建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三)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制约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学校应该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培养意识,充分调动与利用多方资源,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其他信息化运用水平较高的学校的帮助下,以校为本,基于课堂,产生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内驱动力,提升学校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研修能力,提升服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运用能力。

2.组织参加教学培训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距,就必须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培训工作的开展应该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到学习考核相结合,做到技术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3.鼓励教师自主学习

农村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自主钻研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育实践活动中,敢于挑战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夯实自我,激励自我。

猜你喜欢
城乡公平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必须公平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