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敏
清代梁章钜在其晚年所撰《浪迹丛谈》卷一中,有一则笔记说到钱塘、仁和二县的排名之争,殊为有趣。考虑到现在的余杭区行政建置是由余杭、钱塘、仁和三县逐步合并而来,因而一并谈一谈三县的排名之争。
好在梁章钜的笔记并不长,就全文抄录如下:
钱塘令甘小苍问余曰:“某以首县,衙参辄居首坐,而外间率称仁、钱,京师之仁钱会馆其名亦已久,不知何故?”余曰:“前明郡县旧志,并先仁和,次钱塘,不知当时何所依据。伏查我朝《大清会典》及《一统志》《皇舆表》,皆以钱塘居首,自应谨遵。且考《史记·秦本记》:三十七年,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越绝书》:秦始皇造通陵道,到由拳;治陵水,到钱唐。《咸淳临安志》云:秦会稽郡为县二十六,钱唐居其一。‘唐字本不从‘土。旧志引诗‘中唐有甓,释云:‘唐,途也。迨唐时始加土,后遂因之。至仁和之为县,始于太平兴国三年,见《元丰九域志》。《资治通鉴》注亦云,宋初始改钱江曰仁和,其不应列钱塘之前审矣!”忆余巡抚粤西时,有杭人呈递履历者,偶书钱塘为钱唐,有某太吏斥其误,某员力辩非误,而某太吏愈怒,至相诟厉,时两讥之。
这则笔记提到了一个极易被现代史志工作者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历朝历代修志时各县的排名问题。在这则笔记中,钱塘县令甘小苍有感于官方、民间不同的排名方式,向梁章钜提出了疑问:“甘某到杭州府衙开会议事,动不动就称我为首县,让我坐在首席。但外面的老百姓那里,都是说仁和、钱塘,北京城里杭州同乡会的那个仁钱会馆,起这个名儿也有很长时间了,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
对此,梁章钜的解释是:“我仔细查看了本朝《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皇舆表》等官方资料,都是把钱塘县排在首位的,因为是官方排名,我等官员自然应当谨慎遵守。再者,《史记·秦本记》中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帝巡幸江南,过丹阳,到钱唐,临浙江。《越绝书》上说,秦始皇派人修建陵道,陵道一直修到了由拳;挖掘治理陵水,一直挖到了钱唐县。南宋《咸淳临安志》上说,秦始皇大设天下郡县,会稽郡下属有二十六个县,钱唐县是其中之一。‘唐字本来没有‘土字旁。旧志上引用前人诗名‘中唐有甓,并加注释说:‘唐,是途的意思。大概一直到唐代时,‘唐字才加上了‘土字旁,后代就沿用至今。至于仁和县的设置,最早是在宋朝太平兴国三年(有误,应为太平兴国四年),可参见《元丰九域志》。《资治通鉴》的注释中也说,宋初才将钱江县改名为仁和县,所以仁和县排名不应该在钱塘县前面,已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梁章钜对为何以“钱塘、仁和”这样排序,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两条理由:一是本朝(清朝)所有官方资料都是按钱塘、仁和这样排序的,所以官府理应遵守规定;二是钱塘县从秦始皇大设天下郡县时就有了,而仁和县在宋初才设立,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看,仁和县也不应排在钱塘县的前面。
梁章钜说:“明朝时,杭府排名是先仁和,后钱塘,不知当时依据何在?”对于这个问题,明人郎瑛在其所著《七修类稿》中倒是有一番说法:“仁和初无,五代钱镠始割钱塘、盐官二县之地为钱江,宋太平兴国中改仁和。至高宗由海道过杭,闻县名仁和,甚喜。曰:‘此京师门名也。遂驻跸,升仁和为首县。(《七修类稿》卷二十六‘仁和县条)”看来在北宋时,钱塘县在杭府各县中排名第一,到了南宋,因为皇帝的一句话,仁和县就升格成为杭府各县之首了,有明一代仍沿用南宋旧制,也是顺理成章。从南宋一直到清末,民间习惯按仁和、钱塘这样排序,应该事出有因。
至于余杭县,虽与钱塘县同在秦时设置,但钱塘、仁和早在宋代之前就已为繁华之地,其重要性早早领先于余杭县。故《元丰九域志》中,各县排名,就是按照钱塘、仁和、余杭、临安、富阳这样排序的;另在行政等级分类上,钱塘、仁和、余杭、临安四县为“望”,富阳、於潜两县为“紧”,新城、盐官两县为“上”,昌化县为“中”。
根據目前史料,可以明确:北宋时,三县排名,应先钱塘,后仁和,再余杭;南宋至有明一代,按仁和、钱塘、余杭这样的顺序排名;清朝采用宋初之法,应按钱塘、仁和、余杭这样的顺序排名。
作者为原余杭区志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