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日莹
构筑云城,是杭州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次探索。随着越来越多人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催生了对创新发展空间、城市功能服务更大的需求。2018年至今,云城建设者、参与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是拓荒者、求知者,亦是追梦人,他们让我们看到——未来已至。
追梦人——王玲玲
王玲玲,女,浙江黄岩人。现任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副理事长、常务副院长。
2017年,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正值浙江大学120周年华诞,学校增添一名“新成员”——浙江大学创业创新研究院。学校任命我为浙江大学创业创新研究院副理事长。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我从未涉猎的领域。
浙大创业创新研究院成立的初衷,是激发师生和校友创新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双创院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重点建设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推动和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平台建设在全球六十五万浙大校友中引起热烈反响。2018年,浙大亚太校友创新创业中心入驻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那些在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的浙大校友们,搭上了这趟回国创业的快车,他们带着知识和技术回到祖国。平台不断激发他们创业的梦想,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成立至今,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汇聚了大量人才资源,已落地了一百六十多个高科技产业项目。
双创院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不容易,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从零开始建设更加不易。我清楚地记得,2019年中时,有一次在工地迎接市里领导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检查。在等待检查组到来时,我看着耸立著的总部园高楼,心中感慨万千,真的没有想到,我和我的团队竟然真的把大楼建造起来了!这里是青年人创业创新的沃土,它关乎无数浙大校友的梦想。
今年,杭州云城概念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很幸运,我们的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在云城的核心范围内。记得几年前,我有幸参与关于杭州西站枢纽建设研讨会,当时有来自交通、文化、哲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探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规划如何将生态、文化、技术等元素交相融合在高铁新城的规划里,让交通枢纽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生活重要节点。现在来看,那可是最初的 “云城概念”,一转眼,云城已有了很具象的发展内容。
我对云城充满期待,这里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自然生态、人文科技的融合,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云城所打造的全域未来社区,将实现“产城融合、功能复合、创住一体、标杆示范”的高品质人才住区,集成未来社区的九大生活场景。在这里工作生活能有更便捷、更人性化、更具仪式感的体验……而像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这样的平台,将依托云城留住更多人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未来,云城也将对我们的创新创业提出更高要求。
我经常会和朋友们半开玩笑地说,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我学习文科多年,跑过新闻,擅长文字,却是个对数字极度不敏感的人,如今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数字,慢慢学会数清楚数字后面到底是几个零。在不断面对新的挑战中,如今的我接触到了更有价值的事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一直觉得创业和创新绝非易事,需要胆识,也需要持续性、颠覆性的输出,对创新创业者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宝贵的。这几年,我看到中国的年轻创业者已经逐渐树立起属于他们的创业精神,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而我们也该为伟大梦想而持续努力奋斗。
拓荒者——张佰良
张佰良,男,吉林通化人,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目前为杭州云城建设管理指挥部项目建设处负责人,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工程师、计划成本部兼铁路项目部经理。
2018年4月,为建设杭州西站枢纽,我作为计划成本部和工程管理部的经理加入了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之初,工作繁琐、任务重,大家的节奏都很快。我们紧锣密鼓地展开前期征迁等报备工作,为后续加快工作进度做准备。最初的西站枢纽原型,一片荒芜,不通水电也没有路,建设主体众多。我们连开了六天的协调会议,多方协调、统筹谋划,在短时间内通上了水电、建好了路,为顺利开工做好了前期工作。
入职后,我负责开展杭州西站枢纽站西区域综合配套设施及疏解通道、杭州西站枢纽站南区域综合配套设施及疏解通道等多个项目,开展询价或竞争性谈判……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连轴转的加班也是常态。
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刚加入公司时,领导组织演讲,我选择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演讲题目。我们想把杭州西站枢纽建设成为便捷、现代化、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的标志性建筑。这在当时并不简单,我们是先行者,但也深知,仅靠一批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往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将会有更多人前赴后继地加入。
还记得2018年,为了方便通勤,公司搬至余杭的创鑫时代广场办公,那时候广场还没有什么人气,每天上下班都不用等电梯。两年后,这里一片欣欣向荣,上下班高峰期等待时间越来越长,我却很高兴,感受到这片区域未来发展的无限潜能。
2020年7月2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通知成立杭州云城建设管理指挥部,意味着杭州西站枢纽的开发范围进一步扩大,标志着城市格局进一步调整。从此,我的身份不再局限于西站枢纽交通建设者,而是加入了杭州云城建设大军。
回想四年前,我被派到杭州彭埠入城口,成为70万方超大规模绿化工程的负责人,那是我来到杭州参与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彭埠入城口最终从杂乱无章变成“山岚绿洲”。从高速公路一望而去,所见之处皆是郁郁葱葱的乔木密林,从城区方向极目远眺,更是另一片美景。直到今天,每次我路过那里仍会油然而生一份自豪感。如今在西站,我更加坚信我所做的事不只是一个工程项目,而是一份真正的事业。
未来的云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22年亚运会之前,初步建成功能性的交通枢纽;更重要的是后亚运阶段,云城将以更高的定位,打造成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高端人才聚集地、杭州新地标、城西CBD。
我想通过云城建设弥补在火车东站没有实现的一些愿景。若干年后,也许我会生活在云城,我也在这里工作,这里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整座城与高科技紧密结合,充足的停车配备,15分钟云城通勤时间,办事不用出城……而我也将站在这片土地上,追忆曾经挥洒的汗水。
求知者——梁嘉明
梁嘉明,西湖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硕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分子植物与微生物学专业。
听说西湖大学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2019年3月,西湖大学的首次海外招聘宣讲去了英国,而帝国理工学院正是其中一站,当时的我正在帝国理工读书。海外招聘宣讲主要针对教师招聘,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慕名去旁听,在和同学们的聊天中我得知了这所新大学的名字。出于好奇,我开始搜索“西湖大学”。当时,这所学校才获批一年多,学校官网上却有不少结构生物学方面的优秀导师,施一公、马丹、卢培龙……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以及名师们很吸引我,我开始准备材料、提交申请、准备面试……几个月后,我正式被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了。
西湖大学目前有三个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轮转,一般有两至三輪,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适合的科研方向。按照学校安排,8月开学前后,新生要参加实验室轮转。这个时间,对国内的学生来说正好是暑假,却是我奋战毕业论文的关键节点。一边是论文,一边是轮转,我和导师商量,“破例”让我远程轮转。于是,那段时间我一边在帝国理工埋头毕业论文,一边在线上跟着西湖大学的导师读文献,为进入学术生涯的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很忙,但很充实。除了第一轮轮转,后面两轮我是在云栖校园里完成的。
最终,我选择了马丹实验室。之前进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总觉得没有探寻到更加本质的东西,转换至一个实验思路完全不同的领域后,我正在慢慢适应。庆幸的是,学校的质谱平台和电镜平台的仪器设备非常尖端,为我的实验加足了马力。但思考课题、设计实验、熟练技能、分析数据,每一个环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积年累月的锤炼。初涉全新方向,我还有很多功课要补,有很多技能要学。
前段时间,被“杭州云城”的热搜刷了屏,而我所在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正在云城范围内。2021年,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即将启用,那里将有数百个独立的实验室,承担着大部分教学、科研及交流功能,一大批的学生和老师将会搬迁到那里,那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校区会给所有人提供更好的环境,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向着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前进。特别是周边的之江实验室、浙大等等,都会形成更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对即将身处云城的西湖大学充满期待,更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虽然现在我还在校园里读书,未来,也希望能借助城市发展的契机,谋划一番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