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技术原理在散打中转身鞭拳的应用

2020-12-06 10:49杨建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远端上肢肢体

杨建

一、鞭打动作

人体在结构上是由关节将身体各环节相连,因此在对人体运动进行研究时可将人体简化为环节链。在体育动作中,当希望环节链末端产生极大的速度和力量时,肢体的运动形式往往表现为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各环节的速度也表现为由近端到远端的依次增加。人们把这种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过程中,肢体依次加速与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为鞭打动作。

二、鞭打动作的分类

鞭打动作分为上肢的鞭打动作、下肢的鞭打动作、和全身的鞭打动作。上肢的鞭打动作又可分为投掷性鞭打动作与打击性鞭打动作,打击性鞭打动作根据运动员是否持有器械又可分为无器械打击性鞭打动作与有器械打击性鞭打动作。例如投掷标枪、手榴弹等属于上肢鞭打动作中的投掷性鞭打;排球的扣球、发球等属于上肢打击性鞭打动作的无器械鞭打;乒乓球、羽毛球的某些发球及扣击球等属于上肢打击性鞭打动作的有器械鞭打动作;下肢的大力踢球、散打中的鞭腿等属于下肢鞭打动作;游泳的蝶泳动作,体操的双杠挂壁前摆振浪动作等属于全身鞭打动作。然而全身鞭打动作属于鞭打类动作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是上、下肢鞭打动作的基础。本文主要对上肢鞭打动作的无器械打击性鞭打动作进行论述。

三、鞭打动作的原理

鞭打动作可以使动作链的末端环节产生极大的运动速度和打击力量,人体四肢结构类似于鞭子,具有近侧端环节的质量较大,末端环节质量较小的特点,因此,在做鞭打动作时,近侧端环节先加速挥动,获得动量,然后制动,在制动过程中动量向末端环节传递,由于鞭梢的质量极小,能够获得极大的运动速度,从而产生较大的力量和动作速度。鞭打动作原理的核心是:加速和制动。理论的基础是:动量传递。

1.动量矩的传递

从动量定理可知,物体之间动量传递是通过他们的相互作用力的冲量实现的。人体运动链在鞭打动作中是通过动量矩的传递而实现末端环节最大动量的获得。人体在鞭打动作中动量矩的传递是通过相邻环节相互作用力产生的冲量矩来实现的。从鞭打过程中可以看出,近端环节的适时制动是近端环节的动量矩能够传递给远端环节的关键,在鞭打过程中,近端环节的制动力来自其远端关节的肌肉用力,再其远端环节产生角加速运动的同时,产生的阻力矩造成的。以转身鞭拳的应用加以说明,转身鞭拳是两脚自然前后开立,以要带动身体右后转体,同时后拳屈肘挥臂击出力达拳背。从转身鞭拳的技术机构分析,转身鞭拳以腰为轴,近端肌肉的收縮力F1也就是肩关节产生肌力矩,使近端环节产生角加速度A2,获得动量矩。此时远端环节肌肉也就是小臂的主要肌肉群主动收缩产生力F2,该力产生的力矩使远端环节获得角加速度A2的同时其反作用力-F2也就是大臂产生的力使近端环节产生反向的角加速度-A3而制动由于相连的近,远端两环节之间存在的冲量矩使得近端环节获得的动量矩传递至远端环节,使远端环节的角速度增大。同时,在制动过程中,近端环节的动量矩传给了远端环节,加之肌肉主动实力过程,使远端环节也就是小臂处角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转身鞭拳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打击杀伤力大的特点。

2.肌肉活动的顺序性

鞭打动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末端环节获得极大速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躯干和上肢各环节要尽力向鞭打方向运动,而且必须协调配合。因此运动员在做鞭打动作时,各肢体的运动必然表现出一定的配合特征,即时序性。鞭打动作各环节运动时序性的内在肌肉力学原因就是肌肉活动的顺序性原理。在做转身鞭拳时,一般由大肌肉群首先活动,如三角肌、肱二头肌等收缩力量较大,他们收缩产生力克服克服肢体的惯性,然后肌肉依次活动直至肢体末端也就是拳头处的快肌活动结束。在做转身鞭拳时,这些大肌肉群的活动不仅增大了运动的幅度和速度,而且由于从肩关节到手指指关节处这些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纤维数量逐渐减少同时也增加了肢体动作的准确性。大臂环节先于小臂及手环节肌肉的活动顺序,保证了小臂环节肌肉在鞭拳时肌肉收缩前的适度拉长。做动作时表现为“肩—肘—腕”的活动顺序。同时在做鞭拳时应使上臂外展90°这样可以更好的使肘关节获得向前运动速度,之后肘关节开始伸展,使腕关节获得向前的速度。从而使鞭拳更有力度。

3.肌肉的预先拉长

在完成鞭打动作时,人体环节通常先向相反方向运动。反向运动能够使肢体预先拉长肌肉,这一动作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原动机充分拉长使其处于一个最适的初长度,可以提高后续肌肉收缩的爆发式收缩力;另一方面,可延长力的作用距离。这对于完成鞭打动作的肢体获得较大的动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肢体转动惯量的可变性

鞭打动作可以利用肢体转动惯量的可变性来增大鞭打效果。转身鞭拳使肢体屈曲减小绕关节转动轴的转动惯量以获得较大的转动角速度。也就是转身鞭拳的反向运动往往伴随着肢体的屈曲,也就是鞭拳前的向后屈臂动作,这样屈曲的肢体容易加速,也就是利用了肢体转动惯量的可变性。同时在鞭拳时屈臂能够改变肢体绕关节转动轴的质量分布,减少肢体的转动半径,使肢体的转动惯量减小,从而使后续的肢体加速度变得较为容易,使转身鞭拳打的更轻松。在挥臂转动的角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上臂甩得越直,挥动的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快,从而使鞭拳打击的更有力度。

四、总结

转身鞭拳融入了鞭打的原理,是人有意识的参与运动的鞭打,也结合了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因此使得转身鞭拳的动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参与转身鞭拳的关节表现出活动的顺序性。

2.转身鞭拳重视小关节的作用。

3.转身鞭拳是一个关节肌肉主动力产生新的冲量矩的过程。

4.转身鞭拳受到关节解剖结构的制约。

五、建议

1.人体关节受自身结构解剖学特点限制,各关节表现出一定范围的自由度,因此在转身鞭拳时,不能像鞭子一样随意运动,避免韧带拉伤。

2.鞭打动作各不同环节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小,通常不到0.1s,要求在练习转身鞭拳时动作各环节的配合要十分精确,熟练到“低意识控制”下完成。

3.在训练转身鞭拳时,不仅要重视运动员肌肉力量的训练,还要采用专门的方法训练各环节动作的协调配合性。

4.训练转身鞭拳时,要重点抓住三个关键因素:(1)肌肉的牵拉长度;(2)肌肉的牵拉速度;(3)离心—向心收缩的耦连时间。

猜你喜欢
远端上肢肢体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效果、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的影响研究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肢体语言
乳腺癌根治术后家庭功能锻炼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