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芳 刘雅琴
【摘要】在“游戏·生活·融合”视阈下应该如何在幼儿自主性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学习和良好发展?我们由开发体现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资源的研究起步,开发适切性的自主性活动资源,优化园所生活化的幼儿自主性活动环境,呵护幼儿的自主意愿,正确发挥教师的支持引导作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多地域文化融合滋养下让幼儿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游戏;生活;融合;自主性活动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苏州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人才和务工人员。我园倡导来自不同地域的孩子,不管是本地出生的还是外地来的,都应相互包容、和谐共融,一起快乐生活、游戏、成长。幼儿园逐步形成了“游戏·生活·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游戏·生活·融合”视阈下,如何在自主性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学习和良好发展?我们由开发体现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资源的研究起步,在此基础上建构相应的资源库,优化园所生活化的幼儿自主性活动环境。由此,结合开展游戏化的幼儿自主性活动,探索教师介入的时机、指导原则、方式和方法等支持性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良好发展。
一、体现多地域文化融合,开发适切性的自主性活动资源
在开发、利用可融合的多地域文化资源时,课题组充分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三个原则,构建多地域文化融合的支持幼儿自主性活动的资源库。
(一)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不同幼儿的地域文化资源
课题组向每个幼儿发放家庭调查问卷,借此了解外来资源覆盖比例、外来资源地域分布、家长对活动参与的态度,以及家乡文化资源等内容,统计录入并分类筛选后纳入课程资源。
(二)按照幼儿发展需要,重组适宜于幼儿自主性学习的资源
从不同幼儿年龄特点出发,预设有可能引发的学习及经验,对幼儿园周边的课程资源作梳理挖掘。如课题组对幼儿园附近的公共设施(如宏德隆水果批发市场、华润超市等)从资源分类、资源名称、经验线索等方面做了梳理、挖掘。实现多地域文化融合,构建支持幼儿自主性活动的资源库。新建资源专室,管理物质资源数量类别。构建资源库,支持幼儿多地域文化融合的自主性活动。
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优化支持性的自主性游戏环境
课题组将所挖掘的多地域文化融合资源适宜、有效地在幼儿自主性活动的环境中充分体现出来,努力营造一个富有生活化气息的园所活动、能让幼儿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活动的环境。
(一)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优化自主游戏环境
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我们创设了专门的多元文化体验场所,如在整个二楼的公共走廊创设“幸福村文化体验馆”,帮助幼儿在自主操作体验中感受、接触、学习不同的文化,引导他们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感受多元儿童村的幸福。
(二)调整生活环境布局,拓展幼儿游戏空间
我们对园所内、外环境做改变,调整幼儿生活环境布局,改进活动区域的构建,增加活动材料的数量、丰富种类、调整材料的结构,使之更适切幼儿的需要。
1.空间场地更开阔
在室内,我们新建资源室、创建生活馆、設置幸福村民俗馆、大型室内建构场(充足的建构材料、充分的搭建时间、足够大的搭建场地以此满足幼儿建构需求及更多的创造表现)等;在室外,增设沙水池、运动组合架、钻笼等拓展游戏场地,扩大种植活动面积及种植品种,新辟“幸福村工地”建构游戏专区,新增涂鸦墙等等。探索空间的开放带来了幼儿创造表达的开放。
2.材料结构更合理
我们既重视领域核心经验,又关注其他领域的交融,梳理某一区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创设多元的环境。如在建构区,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导指南》对该区域可能涉及的经验作整理,用更全面整合的视角去创设环境、开展活动。我们将建构区分为:材料区、建构区、展示区三部分。在材料区提供主材、辅材、替补材料;在建构区根据游戏人数、班级面积条件、材料配置等划出场地;在展示区通过多种形式引发兴趣、鼓励互动。
3.材料投放层次性
材料投放注重层次性,努力满足不同幼儿自主探究的差异性需求。我园在活动区域内增加生活自然物的投放,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操作材料,拓展班级区域活动材料的数量及种类,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生活。随着对幼儿观察的重视,教师对本班的游戏材料投放、活动玩法作重新审视,通过反思回看,大家发现材料玩法越开放,孩子学习越深入、表现越具创意。
三、呵护幼儿的自主意愿,正确发挥教师的支持引导作用
教师在“游戏·生活·融合”理念指导下设计和开展各种自主性游戏活动,充分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呵护幼儿的自主意愿,正确发挥教师的支持引导作用。
(一)尊重幼儿自主意愿,活化幼儿多种自主游戏形式
教师尊重幼儿自主意愿,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水平及需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经验,支持幼儿游戏的发展。如,在大班建构活动中,几位幼儿各自搭建,交流合作较少,建构在低水平重复。教师应与幼儿讨论搭建主题、投放图书,帮助幼儿丰富建构经验,通过小组讨论法、丰富经验法、项目合作法及成果分享法等方法,促使幼儿搭建技能和水平得以提升。
(二)关注幼儿游戏过程,正确把握教师介入角色时机
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注重介入时机、方式方法的把握度。我园在游戏中采用了以下策略适时介入:
1.减少干预法:多观察,少干预。教师尊重幼儿,通过观察看懂幼儿的行为,不主观介入打断幼儿,减少干预,在幼儿需要的时机给予专业的指导与支持,避免无效指导。
2.区域特点法:教师对各个活动区域的核心价值了然于心,根据区域特点采取恰当的指导方式。如,科学区,教师采用鼓励法,引导幼儿猜测,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3.伙伴支持法:教师以幼儿游戏伙伴的角色参与幼儿游戏,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4.鼓励引导法:引导幼儿将进行的设想猜测、问题困惑、探索过程等记录下来,大胆表述,与同伴分享。教师帮助幼儿共同提升经验,扩展和提高幼儿的游戏内容和层次。
教师关注幼儿游戏过程,基于观察,给予适宜、有效的指导能帮助幼儿丰富经验,提高活动水平,让幼儿在自由状态下展现自我的能力、想法和发展水平。
(三)注重积累指导经验,探究教师有效的支持性策略
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教师把幼儿视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对话。在活动中,不仅要及时捕捉他们遇到的困难,更要结合活动的进展及时关注幼儿的需求以及问题的解决,以“问题为先导”在一次次“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出现新问题一提出新方案一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中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持久探索,帮助幼儿获得各种有意义的成长经验。
在多地域文化融合滋养下幼儿获得了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主动学习,表现出更多的坚持和专注。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从理念到教育行为有了真正的转变。幼儿园坚持“游戏·生活·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游戏精神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更多地用感官去探究、体验,更多地让幼儿去交往和表现,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6.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2012.10.
【3】[美]朱莉·布拉德著.陈妃燕,彭楚芸译[M].《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