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技术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06 12:49张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敏感度准确度盆腔

张红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平舆463400)

在妇科临床上,盆腔肿瘤相对常见,常发生于卵巢及子宫部位。盆腔肿瘤来源广泛,大部分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起病隐匿,极易造成治疗不及时、误诊等[1]。盆腔肿瘤患者若不能得以及时治疗,不但会造成不孕,还有肿瘤破裂的风险,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伤害[2]。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极为重要。现如今,临床针对盆腔肿瘤通常采取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其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分辨周围组织与病灶的关系,密度及空间分辨率良好,可准确判断病灶性质;磁共振(MRI)技术能从机体中获取电磁信号,重建出机体信息,进而对病灶分析[3]。MRI 与CT 均可对盆腔肿瘤进行早期诊断,为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本研究就MRI 联合CT 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疑似盆腔肿瘤患者98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32~68 岁,平均(41.73±2.73)岁;疑似子宫肌瘤34 例,宫颈癌30 例,卵巢囊肿26 例,其他8例。纳入标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加入;临床检查疑似盆腔肿瘤,且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腹痛、阴道出血等;临床检查资料无缺失。排除标准:碘过敏者;有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具有放化疗史者;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本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检查方法 MRI 检查:使用1.5T MRI 扫描仪(西门子,德国)进行检查,常规快速自旋回波法成像(TSE),T1WI(重复时间400 ms,回波时间9 ms),FSE 序列T2WI(重复时间3 870 ms,回波时间47 ms),设置适宜的层厚与层间距(6 mm,1.5 mm);根据患者病情增加冠状面扫描。增强扫描使用15 ml对比剂钆双胺注射液注入肘中静脉(速度4 ml/s),对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开展T1WI 扫描。CT 检查:在检查前1 h 叮嘱患者口服3%水溶性泛影葡胺(500 ml),保障盆腔肠道充盈。使用Hispeed Dual 型CT 仪(GE 公司,美国),自骼峭至耻骨联合处,以5 mm 或10 mm 层厚行连续扫描。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病理检查、MRI 及CT 检查结果,分析其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等指标。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MRI、CT 及联合检查结果 98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82 例确诊为盆腔肿瘤。MRI 检查诊断出76 例盆腔肿瘤患者,CT 检查诊断出72 例,联合诊断检出80 例。见表1~表3。

表1 MRI检查结果(例)

表2 CT 检查结果(例)

表3 MRI 联合CT 检查结果(例)

2.2 不同检查方法敏感度、 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 检查与MRI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

2.3 病例分析 盆腔肿瘤磁共振信号改变:以多发性子宫肌瘤为例,患者1,女,因B 超示子宫肌瘤(子宫后壁下段可见一高回声团,约98 mm×73 mm×96 mm,境界清楚,向外凸)。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经量减少,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T1WI 序列呈现稍低信号,T2WI 序列呈现为混杂信号,表现为形态内膜线变形移位,子宫体积增加。见图1。以左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为例,患者2,女,56 岁,孕3 产2,50 岁绝经,因绝经后少量阴道流血2 月入院。入院后行诊刮术提示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无萎缩性改变,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好,质中,无压痛,左侧附件区可触及5 cm×4 cm×3 cm 肿物,活动好,无压痛,右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彩超示:左卵巢肿物。T1WI 序列增强后有均匀强化,表现为子宫左后方椭圆形软组织块影,确诊为左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见图2。

图1 多发性子宫肌瘤

图2 左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3 讨论

盆腔肿瘤种类繁杂,在影像学中,卵巢内部结构分辨难度较大,极易将卵巢囊肿输卵管积脓或卵巢囊肿误诊为恶性肿瘤,最终导致盆腔肿瘤准确度不高[5~6]。现如今,MRI 与CT 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CT 检查使用横断面的层面图像,将多个连续层面图像重组呈完整的器官,可根据不同平面的影像学图像,能多角度对病灶进行检测[7]。MRI 通过多个切面图应用于机体各系统的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直观显示病灶的全貌,亦可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8]。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 检查与MRI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盆腔的生理结构特殊,器官运动较少,同时脂肪组织也相对较少,为此CT 检查能通过平扫清晰呈现盆腔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及病灶状况,甚至可显示出腹腔积液、肿块及周围器官的位置关系与密度状况[9~10]。与此同时,CT 增强扫描可分辨恶性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状况,有利于临床医师对肿瘤进行诊断,但CT 检查对于微小病灶难以清晰显示,极易出现漏诊。而MRI 能直观观察肿瘤结构,以便医师对肿瘤分期进行判断,还可对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清晰度更高。MRI 分辨率高,能监测微小结构,可有效检出体积较小的肿瘤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效保障诊断准确率。也有学者指出,相较于CT 检查,MRI 对骨骼病灶、钙化病灶的诊断准确度及敏感度较小,极易出现误诊。除此之外,MRI 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有部分患者配合度不高,会导致检查失败,造成MRI 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11]。吴丽霞等[12]根据不同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发现MRI、CT 对盆腔肿瘤术前诊断均有良好准确性,但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更高,于盆腔肿瘤患者尽早诊治更有利。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MRI 与CT 联合检查的临床价值。综上所述,MRI 与CT 检查均具有一定的优劣势,对不同盆腔肿瘤具有不同的检出率,两者联合使用,能有效弥补劣势,发扬优势,进一步提升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度,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猜你喜欢
敏感度准确度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盆腔积液怎么办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