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荟锦 南京艺术学院
柏拉图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并且对艺术有极高的鉴赏能力,他对文艺能够“移风易俗”的巨大社会作用有深刻体会,因此对文艺进行了严厉的审查。他主张文艺要对社会有用,要服务于政治,不能把艺术性的高低作为作品的评判标准。柏拉图兼具诗人、哲人和政治家三重身份,其文艺观自然不会是“纯文艺”。我们可以理解其诗论中的政治倾向,但这也成为理论家攻击他文艺观的理由,他们认为其文艺无法脱离政治的约束,反映了一个阶级的功利,泯灭了艺术的独立性,没有体现出文艺的特殊本质。但通过细致研读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的文艺观并不完全是功利的,他在著作中大量赞扬了文艺的魅力。
文艺检查制度是保障文艺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的体制,任何阶级社会,统治阶级都会建立符合社会时代特征、遵循文艺规律的文艺检查制度,以保障文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柏拉图旨在让文艺为“理想国”服务,并为此提出了一整套专制主义的文艺政策、批评标准和创作原则,以理想国的需要来规范和取舍文艺,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该为理想国制定文艺法规,而在于制定的文艺法规是否正确科学,是否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是否能推动对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1.重视艺术的绝对美、形式美
在《斐利布斯篇》中,柏拉图主张艺术要反映形式美,认为用直线和圆,以及用尺、规和矩所构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所具有的美不是相对的,只要就本质而言是美的东西才是真正美的。柏拉图非常重视艺术美育,他认为艺术的美应该是心灵的尽善尽美,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的和谐一致。柏拉图主张诗人应该描写自然的优美,从而使读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好艺术的感染,这不仅能够培养人们对美的爱好,还能培养其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柏拉图十分重视对自然美的艺术反映,重视形式美及音乐美中所蕴含的绝对美,认为真正懂音乐的人会更加钟爱这样心身和谐的人,艺术根本是人格的表现[1]。同时他还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高尚优美品格的折射,是艺术家追求真善美的闪光;艺术既能表现人格,又能影响人格,也就是说懂艺术能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美;真正的艺术就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能以形式美和深邃的内涵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起人们心灵的震颤。
柏拉图虽然要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下令“为他涂上香水,带上毛冠,请他到旁的城邦去”,但是他并非要把全部诗人逐出去,而是有所选择的。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不仅要美,还要与真和善合而为一,他主张诗人把真善美的东西表现到艺术作品中,深入读者的心灵,用美和善来浸润青少年的心灵。在《法律篇》中,他认为“顶优美,顶高尚的悲剧”是“模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认为这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悲剧[2]”。可见他欢迎内容高尚、追求真理、艺术和社会价值高的作品进入理想国,重视艺术的真善美,坚决反对迎合人性中低劣部分的作品。
2.理想国的文艺须有益于人生
青少年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为了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应引导他们阅读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文艺作品,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柏拉图认为,在文艺教育中要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必须审查文艺的内容;赞成只用单纯叙述,如果用模仿叙述,模仿的对象也只能限于善人的善言、善行;认为不只是要审查编故事的人,还要审查保姆和母亲们讲给青少年的故事。
近十几年来,我国青少年过于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力量,迷失在虚幻的影像之中,他们迷恋《小时代》这样营造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电影。此类电影不但会对青少年的心智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使青少年沉溺于各种幻想中,而且还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柏拉图认为,应将英雄坚忍不屈的事迹写入诗里讲给青少年,决定他们该听哪些故事,不该听哪些故事,用意是要他们长大之后相互友爱、尊敬父母。
3.选择德才兼备的艺术裁判人
柏拉图艺术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选择德才兼备的裁判人来审查艺术。在《法律篇》中,柏拉图认为音乐的优美要根据快感来衡量,“只有被最好的和受到最好教育的人所喜爱的音乐,特别是在德行和教育方面都首屈一指的人所喜爱的音乐,才是最优美的音乐”。柏拉图指出裁判人必须具有品德并且智勇兼备;应当认识真理,不能因虚荣和怯懦做出违背本心和艺术真善美的判决;不因凭借剧场形势、群众的叫喊及自己的无能,丧失对艺术标准的坚持,其应该独立自主,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价值体系。
毫无疑问,柏拉图主张艺术裁判应德行兼备,反对迎合低俗的大众文化。他十分重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并尊重艺术的规律和质量,反对不懂艺术的观众举手表决诗人的成败。但是裁判人和作家如果一点都不考虑剧场的形式和接受者,恐怕会造成曲高和寡的现象,因为观众的接受程度是艺术价值得以实现的表现。作为裁判人,我们必须考虑艺术作品是否被观众所喜爱,不能对观众的反映视而不见。至于反对低级趣味的艺术作品,我们也不能都一竿子打死,因为人的趣味所指向的形式、内容及情感倾向有很大的差异,都是独特的。
1.恪守传统,忽视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柏拉图在某种程度上有排斥创新的倾向,在文艺评论标准里,他认为越是历史久远的东西,就越应该遵循标准的“法”,他十分赞赏埃及人在这方面所形成的传统,如把音调固定下来,把艺术样本陈列在神庙里面展览,不准有任何画家和艺术家对它们进行革新或是抛弃传统形式去创造新的形式。因此,柏拉图将一万年以前的埃及艺术传统作为优良的楷模,将传统的艺术法则固定下来,不允许有“丝毫的改动”;认为即便到了他所在的年代,埃及人的艺术品“还是按照一万年以前古老的形式画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古代绘画和雕刻和现代的作品比起来,丝毫不差,技巧也还是一样的。[3]”他主张让诗人、艺术家找到自然的曲调,并满怀信心地把它们体现在一种固定的合法的形式里,以此来克服想要“追求新奇的心理”,从而维护神圣的歌舞。在柏拉图的观念中,传统的能够表现德行的歌舞才是诗人应该神圣追求的,更是每个人都应该认可的。
柏拉图还忽略了艺术题材和风格类型的多样性,他只准歌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不许抒情诗和史诗出现在国家内。他认为,诗人只应该描写或反映真善美,而不能反映假恶丑,这无疑局限了艺术的取材范围。事实上,文艺既可以歌颂真善美,又可以揭露假恶丑。文艺不仅能根据现实美而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而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对丑的深刻分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诗人是否描写了英雄人物的缺点、社会底层人物、人性的缺点及生活的百态,而在于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写。例如,罗丹在其雕刻名作《美丽的欧米哀尔》中,就是将现实丑转化为了艺术美,在这个丑陋的躯体上,人们看到了社会对她的不公平的鞭笞、蹂躏与摧残。又如,音乐作品若只模仿和平时期的温和,以及战争时期的勇猛,这固然可以揭示和平和战争时期两种不同的音乐的特点,但是也阻碍了音乐风格的创新和多样性。
2.忽视了文艺的感性作用和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
柏拉图重理性,蔑视感性世界,轻视人的情感,将感性事物的美看成只是理性美的零星的、模糊的摹本。他总是将理性作为取舍规范文艺的标准,他认为艺术所呈现出来的仅是模仿或复制,只会导致听众远离真理,这充分体现了他理性至上的文艺观。柏拉图没有看到,艺术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表达方式,人作为核心,既把内心的感受、感情表达出来,又在本质上追求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而艺术能够以感性的形象来影响人,人类爱好节奏与和谐的本能可以对某些情绪起到净化的作用;文艺的无功利性还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的实用、功利的需求,使人的感性和本能获得释放,满足生命的需求。
柏拉图认为,戏剧表演只能引起人的欲念,使平时由于理性所控制的本性中不好的欲念得以宣扬;还认为诗浇灌愤恨,诗等同于欲望支配了我们的生活。他没有看到接受者在艺术欣赏时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根据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中的文本和符号进行再创造。
柏拉图认为,应该由文艺领域德才兼备的专家作为裁判人,并挑选出最优秀的艺术和艺术家,以此来管理文艺。首先,艺术管理人才须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尤其应当立足宏观艺术的高度,俯瞰与审视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其次,能够将社会中优秀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推向社会,让大众接触到真诚而真挚的艺术作品;最后,培养社会大众的艺术素质以及艺术观念,帮助人们成为“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艺术管理者必须具备卓越而独特的审美观念及高尚的品位,只有这样,才会具有卓越的审美追求,能够真正地做到不盲从、不随大流,敏锐地判断出艺术所具备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不被低劣的艺术侵蚀。
创新思维是艺术的生命,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每个艺术家都是具有独特人格、品位、气质及思想境界的个体,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也是艺术家的生命力。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在继承原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打破旧时框架,扩展新内容、新形式、新手段,获得持续进步的连续过程。艺术存在的基础就是求新,重复是艺术的大忌。因为达·芬奇突破了中世纪的呆板,所以才有了文艺复兴;卡拉瓦乔在内容上有了突破,从此平民可以走进画布;库尔贝让自然和真实走进画布,莫奈与马奈让光和视觉走进画布,凡·高让痛苦走进画布,毕加索则把人肢解,他们在突破原来艺术规则的同时,制定了新的艺术规则。直到杜尚的小便池《泉》出现,人们才真正理解,艺术可以是一切东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艺术应不断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又呈现出新的特征,大众创造能力得以释放,艺术创作的门槛被打破,艺术爱好者们可以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创作的诗歌、小说、绘画等作品传到网上;全新3D扫描技术和全息存拓技术,将深埋于地底几千年的文物360度无死角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能够观察到在博物馆中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强调了诗歌的社会作用。文艺创作及其作品一直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虽然不同时代赋予文艺作品“正确、高尚、优良”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同,但在任何时代这都应成为艺术管理者和文艺创作者的一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