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震
为了宣传医护人员无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迹,从2020 年1 月底开始,与疫情有关的各类音视频作品逐渐增多,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广电节目团队在采访中了解到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的很多感人事迹,同时也被江阴医院感染科防守的医护人员与家属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内容深深地打动,连续创作了三集微广播剧《我想看看你》《我去帮帮你》《我要抱抱你》,抓住最感人的细节内容,记录真实的瞬间。
微广播剧为了便于传播、便于瞄准细节故事传递情感内涵,必须要短小精悍,从剧本篇幅和参与制作的人上先做到“微”。微广播剧团队以8 分钟左右时长为一篇,剧中人物设定为三四个人,从江阴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中选择演员,降低外来人员的潜在防疫风险。切入角度上,选择的是赴武汉战“疫”的医护人员出发前回家收拾行囊和家人告别,以及家人给隔离感染楼医生送饭这样的小角度。在通篇行文上,选择与家人交流沟通这样的小范围,故事背景应用广播电视新闻播报背景音来做交代。情感内涵上,在三集广播剧中都是用母子、夫妻、婆媳、父女等小家庭内的含蓄有张力的情愫来表达医护人员及其家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放弃小我挺身而出的大爱,这样的以小见大的表达,才是真正的微。
广播剧本身是剧,但是和“真”不冲突,重点是要在基本事实和情感表达上“真”,剧情发展叙事转换上也要和生活中一样“真”,人物的对话语言要来自生活不能假大空,不能播音腔,表达上每个角色都需要是生活中的语言状态说话方式,包括剧中人物说话时的空间感动作感和身份感都要符合真实,台词和剧情不能夸张,更不能喊口号。三篇微广播剧中妻子写在朋友圈的内容,爸爸以为女儿要开家庭会议是要宣布谈恋爱,郭医生要第一个带队去武汉等等,都是来自采访,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剧中人物说的“每一条命都是好贵重的”“我在这边是工作到那边去也是工作”“坐牢的人也好去看看的,怎么就不能给你去送饭”这些话语,都是来自人物原型。
如此重大疫情之下,只有感同身受、真挚诚恳的情感情绪,才能打动受众,产生良性共鸣和互动。这几篇广播剧饱含内在的情感流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冲突。剧中,妈妈和儿子、儿子和媳妇、媳妇和婆婆、父亲和儿子之间,都是在日常和谐的生活对话中进行交流,所有的剧中人的配音都要求内在具有充沛的感情却不表面化,像媳妇说“妈想你了,我来看看你吧”,爸爸说“你去就去,可是千万千万要保护好自己”等等关键的表达语句都经历过打磨拿捏,表达真实存在的感情。
在内容的选择上,瞄准疫情中的医护人真实的生活和感受,这些更加适合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来展现,要捕捉到普通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在战疫中的无私奉献,锁定之后,团队加快创作剧本、加快组织力量录制加工、加快编辑发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传播和互动交流。三集微广播剧,仅用了72 个小时就完成了。
广播剧早期的题材线索和核心内容首先是来自电视记者的采访画面,补充完善于微信编辑和派驻镇、街、园、区记者的反馈,加工生产在广播电视中心,发布传播选择的是90.7 江阴广播频率、手机音乐台(同步广播频率内容)、“听见江阴”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海报、“最江阴”微信平台和省共享平台,三集微广播剧仅“最江阴”微信一个平台就收获了15 万的收听量和上万的点赞,很多人都回复说哽咽着听完,非常感谢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之战。整个创作传播过程都是一个融的过程,因为疫情和防控,人们减少了出行,收听汽车广播的人员锐减,但是因为全媒体多方位的传播,微广播剧同样获得了大范围的收听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