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佳/陆桂晶 (广西艺术学院)
传播仪式观最初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他明确指出:传播仪式观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与共享信仰的表征,而非仅是信息在空间中的扩散与信息分享行为。仪式传播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中国东盟音乐周作为媒介事件,开展过程中内涵民族仪式、礼仪活动,均具有象征意义与传播特性。中国东盟音乐周作为具有强效传播机制的多民族文化共享的仪式,具有象征意义、仪式参与者、仪式过程、传播场域四个要素,并且在此四要素基础上彰示出了以下特性:
意义包含文化习俗、精神信仰、秩序感、归属感等方面。首先,中国东盟音乐周秉持着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倡议的发展原则与世界发展趋势。其次,中国东盟音乐周以“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世界融通”为创办宗旨,将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形式创作相结合,在传承、弘扬本民族艺术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致力于各民族之间的文明互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民族文化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举办地南宁市依托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是东南亚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往的一线阵地,这不仅表现在纵向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中也有所体现。
近年来,中国—东盟音乐周的举办,建设了一条文化的“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交流合作等均注入了新活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在音乐展演后,以音乐发展为研究基点对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异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文化传承策略等,思想与观念的深度交流在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异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引发其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深度思考,进而使仪式参与者在吸收借鉴中突破桎梏,开拓创新,并在发展中保持着自身的民族特色,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中国东盟音乐周自2012年创办以来,以其强大的能量汇集了东盟、欧美国家及国内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知名音乐专家与学者,来自泰国、美国、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法国、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音乐家曾汇聚于此。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中活动增进了民族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行民族艺术的多元融合和创作研究。中国东盟音乐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主体是来自各国的音乐专家与学者,除作品展演外,其主要对话方式是访谈,访问者通过与专家、学者的对话,了解其创作发展之路、人生理想、艺术养分等,参与者可在倾听过程中寻找灵感,学习各国专家的思路,增进对其他民族音乐、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等的了解,从而激发个人的创作潜能。
在社会学理论中,基于同种兴趣爱好而聚合在一起的人可称为趣缘群体。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趣缘群体的聚合不受现实中的身份、地位、社会距离的困扰,符合传播仪式观中媒介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特性。而基于民族音乐这一趣缘,参与到中国东盟音乐周的群体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参与演出的专家,一种是观看演出的粉丝。观看中国东盟音乐周的音乐粉丝又分为现场参与者和网络媒介参与者。因此,作为文化共享仪式的中国东盟音乐周,在维系社会方面具有一定的秩序控制、网络社区关系控制功能。但无论是作为表演的主体还是欣赏的客体或是专题栏目的工作人员,由于传播环境的扩展,其参与到音乐周中进行符号互动的人员数量呈直线式上升趋势。
中国东盟音乐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作品展演,二是理论交流。根据凯瑞的观点,仪式传播过程就是符号互动的过程,传播过程中进行的编码、解码均与文化建构背景、文化模式息息相关。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现象,在传播仪式观的视域下,中国东盟音乐周的传播过程就是符号互动的过程。
首先,仪式传播下的中国东盟音乐周实际上进行的是情景模式的传播。它强调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的非实用性超常态行为。仪式性传播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传播空间具有强稳定性。中国东盟音乐周每年的举办场地虽略有不同,但户内及户外空间均有涉及,并且在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博物馆内设立工作坊。近几年来,中国东盟音乐周已形成固定主题的舞台,并根据每年主题的变化,增设相关的场地。这种固定表演空间的设计和命名,是中国东盟音乐周独有的符号象征,其仪式空间的稳定性增加了中国东盟音乐周的仪式感,有利于加强参与者的共同意识与文化信仰。
其次,声音元素在符号互动过程中能够强化仪式传播效果,具体到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声音元素主要是指音乐符号。音乐符号体现着其所在国的民族背景、文化内涵,符号传达者与符号接收者对于音乐符号的解读一致时,双方才能够形成共同的音乐符号意义空间。在中国东盟音乐周的仪式场域里,民族音乐作为主要的音乐符号,构成仪式象征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在仪式开展的过程中,表演者与听众通过音乐建立联系,获得仪式参与感,共同营造了空间的在场感,达到情感共鸣,强化文化认同、身份认同。
此外,中国东盟音乐周通过大众媒体、社交媒体被实时直播或延时短视频传播,为未能到展演现场的人员提供仪式观看的机会,进而拓展了仪式传播的范围。观众通过线上观看参与仪式从而对媒介事件进行“补偿”,弥补了身体的现场缺席。沃尔特·本杰明曾对此种符号传播方式提出质疑,他认为,艺术作品通过媒体进行再加工被复制和传播时,线上受众与现场观众的体验感会有所区别。首先,艺术作品经过各类媒体的再加工,会增强其仪式的表演性,降低内容体验的真实性。其次,有可能会削弱现场观众由于亲身参与仪式而产生的内部统一性,以及异于线上受众的独特性。因此,中国东盟音乐周通过大众媒介、社交媒体进行仪式符号互动过程,其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削弱。
詹姆斯·凯瑞指出,仪式具有分享、参与、社区、伙伴、共同信念等功能。人们通过参与仪式性的传播活动,在同一文化空间内对拥有同种体验的参与成员产生认同感。显然,在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场域中,音乐符号的现场传播及媒介传播均具有建构共同体的仪式性功能,并且在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方面较为明显。
中国东盟音乐周通过现场观看、媒体实时直播或延时短视频传播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原本身体在场的专注性互动向“全方位际遇”转变,场域由现场拓展到网络,通过分享各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提升其传播力与影响力,同时为一些国际艺术专家的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习俗、文化等元素养分。中国东盟音乐周基于“文化共鸣”这一理念,以民族音乐为立足点,放眼全球,同时突出各民族的地域性、独特性。其仪式参与者拓展了个人的文化视野,使广西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各民族艺术表演团体在舞台上竞相展现文化软实力,各国在文明互鉴的基础上,达到合作共赢的双向发展模式。
法国学者杜尔干曾指出:仪式的功能在于给参与者提供瞬间的共同体验,从而激发、增强、重塑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并促进其在信仰、情感、与意愿上达成高度一致,进而整合个体到集体之中。中国东盟音乐周作为一种文化仪式,能够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及成千上万的乐迷以共同体的身份集聚到同一场域当中,构建了一个有意义、包容、多元的文化共同体,营造了文化共享氛围。中国东盟音乐周的仪式参与者基于“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世界融通”的共同信仰,仪式过程中使其共享情感,促进了各民族仪式参与者在信仰、情感、意愿等方面达成高度一致,并将原本分散的特殊个体整合到已然凝结的共同体当中,在各民族艺术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形成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
目前中国沿着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三个基本路径构建对外传播体系,透过传播仪式观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国东盟音乐周,从仪式象征意义、仪式参与者、仪式过程、传播场域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其传播过程中各种文化的碰撞与认同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国际关系、国家战略与外交进程,直接动力是媒介环境与传播理念的变化。东南亚作为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区域,其艺术种类、文化作品之丰富,使其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文化的交通要道,在中国对外传播体系与定位已经基本明确的前提下,中国东盟音乐周严格区分国内与国外的宣传体系,改变着与世界各民族交流的话语方式。当然,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开展与变革,能否取得预期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还有待观察。以明确传播目标为导向的对话平台建设需要制定更为细致的设计方案,但良好的设计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国的文化交流必定受国际政治、世界经济、舆论环境的影响,在沿着政府高层的既定传播思路之下,同样需要我们在反思其仪式传播特性的基础上,逐步更新中国东盟音乐周的运行机制与开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