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碧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在中国歌曲的体系中,大概有如下几种类型,比如,以唱法区分为美声歌曲、民族歌曲、流行歌曲;以艺术特点区分为:艺术歌曲、抒情歌曲、群众歌曲等;根据舞台区分为:独唱歌曲、重唱歌曲、表演唱、歌剧咏叹调以及所谓原生态民歌、长篇叙事史歌(如《格萨尔王》等)等。这些分类都是约定俗成,自然而然为大家所认可。然而,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艺术精髓是多种多样,呈现出的艺术形式也是异彩纷呈的。事实上,笔者认为,在歌曲的形态里,还存在着另一类歌曲类型——叙事歌曲。
叙事歌曲主要以叙述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情景短剧或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音乐上常吸收民歌、曲艺和戏剧的音乐素材,民族风格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戏剧性、地域性以及歌唱性。构成叙事歌曲的核心要素是故事(人物或景物),包括场景、事件、历史背景、地域特色,甚至有的作品还涉及到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人物的精神世界等。
叙事歌曲要实现讲清楚故事这个目标,它必须在歌词与旋律上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能力。本人在细化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决定叙事歌曲性质的首先是歌词,歌词讲故事,音乐则配合呈现这个故事。
叙事歌曲歌词呈现出明显的故事诗、音画诗、叙事诗、史诗的特质。讲述者可以是第一人称(我),也可以是第三者的“旁人”来讲述故事。
1、故事诗。大多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讲述故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具有较强的浓缩性、地域性和思想性。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历史背景以及人物的精神世界,都浓缩在了歌曲里,人们通过听这首歌曲就能完整地知道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歌曲完整清晰地讲述了抗战时期的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地与日本侵略军周旋,把日军引入埋伏圈里消灭了敌人,最后少年王二小壮烈牺牲的故事。
2、音画诗。一般多以主人翁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通过写景喻情,更多的是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通常以短小的情景音画片段,描绘出人物短暂的内心世界,歌曲《二月里见罢到如今》故事情节大概是“一位生活在黄土高坡的少女,站在山头远望,盼着心上人归来。山沟里百灵鸟儿在飞舞,少女盼望哥哥的心更急切。突然远方有一个人影出现,她挥臂呼唤,希望沟里的人影对她挥手答应,可是很遗憾,只好看着人影扬长而去,少女悻悻然又回到孤独的思念中去”。
3、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或第三者去讲述比较完整的故事。歌曲《兰花花》讲述兰花花追求幸福与封建礼仪抗争的故事。穷苦人家的女孩兰花花,长得美丽“一十三省的女儿哟,就数那兰花花好。”被逼迫嫁给财主周家的猴老子。兰花花为了追求幸福,不惜拼上性命与封建礼教抗争,兰花花挣脱束缚“手提羊肉怀里揣着糕,拼上性命往哥哥家里跑”
4、古史诗。如《木兰从军》出自古典名篇《木兰辞》,歌词大量引用《木兰辞》原文(文言文)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转换叙事,讲述巾帼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来、立功受封,辞官回乡、重换女儿装的传奇故事。生动刻画出了花木兰这个人物的善良、朴实、坚韧、勇敢的个性特征,也赞颂了花木兰忠肝义胆、忠孝双全的完美人格。
叙事歌曲的旋律,呈现出地域属性较强的民歌、说唱、戏曲以及现代创作等多种风格特色。中国现有的具有叙事特征的歌曲大多都是来自民歌,比如《槐花几时开》、《龙船调》、《新货郎》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歌谣的形式,去反应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创作中,作曲家首先是基于歌词的故事所产生的地点与发展脉络去设计创作,研究符合歌词内容的地域文化与民风,以不同的音乐特色与风格去创作。歌曲《吉祥三宝》是蒙古族的说唱与音乐特色,《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京腔京韵的特点,《兰花花》、《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则是信天游的风格。《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的曲调就是由“信天游”编写而来的,歌曲《木兰从军》的豫剧音乐元素,集传统戏曲元素和曲艺音调与创作音乐为一体,是典型的以戏曲为根基的创作,音乐运用了大量的豫剧元素,根据南北朝《木兰辞》讲述的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而创作的现代大型声乐作品。
叙事歌曲所包含的艺术内涵非常丰富,写景、叙事、人物刻画、地域、民族、历史背景、人物精神风貌等等。用单纯的“声情并茂”去表述和演唱是不够的。在演唱之前,作为教学与演唱者都应该做充分的研究准备,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诠释“叙事歌曲”的艺术内涵。
首先我们要清楚作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物或事物的思想情感,不仅要对作品进行音乐结构上的分析,更要对故事发展的时间脉络、情感变化、时空转换、场景描绘、音乐风格、地域特点、最后是作品所要呈现的主体思想做一个全面的学习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去构建一个立体的演绎(演唱)方案。比如:声音力度上的强与弱、音色上的明与暗、音质上的虚与实的设置;音乐节奏上的快与慢、静与动的设置;演唱上的说与唱、连与断的设置;思想情绪上的扬与抑、悲与喜、平与激的设置;咬字吐词上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吐字方式;符合歌曲需要的特定韵腔与风格等。如《木兰从军》的豫剧音乐元素就需要演唱者运用豫剧的韵腔;《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信天游的地域音乐风格就需要歌唱者做符合信天游演唱风格的韵腔以及音色的处理与调整。叙事歌曲的戏剧性特征,也要求演绎上作戏剧化的处理。所以,要演唱好叙事歌曲,首先要对歌曲做充分的学习与研究,对作品的歌词与音乐都要做细化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
词:方冰 曲:劫夫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英勇的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这个村庄,
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在结构上,这是一首分节歌,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布局。整个歌曲只有一段旋律,而歌词却有七段,是一段旋律重复七段歌词的叙事歌曲。作曲者采取了“小调式”,2/4拍。其旋律短小,整首歌曲只有四个乐句,旋律没有大的起伏,只是配合歌词把故事讲清楚。从歌词上来分析,作词者也没有对这一事件的描写加以主观评判,而是运用平铺直述的方式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交代非常清楚。人们通过听这首歌曲就能完整地知道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事迹。
中国的诗词非常讲究押韵,而这首歌词也一样讲究词韵,整首词以人物王二小的昵称二小放牛郎的韵母ang为押韵的基础,几乎每个乐句的结尾都是结束在复合开口音ang上,易于歌唱也朗朗上口。歌词采取“倒叙”结构,第一段是故事的引入,歌词每段只有四句,每节段只表述故事的一个部分,以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第七节(尾节)以歌颂的方式来为全歌收尾,实现了通过歌声传唱颂扬小英雄的感人事迹的目标。整首歌曲始终都在用最简单质朴的音乐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典型的叙事式歌曲。
叙事歌曲的类型很多,在结构、叙事方式、来源、风格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便于大家厘清叙事歌曲的基本类型,对此做一定的区分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的古诗词,大多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特点,他们借写景喻人物,或者叙述简短的情景片断,浓缩性非常强,往往几段话就讲完了故事情节情景。由于受限于记谱法的不发达,流传下来的音乐尤其是有歌谱记载下来的歌曲甚少。据音乐学家考证得出中国古代记谱法有:鼓谱、声曲谱、文字谱、减字谱、敦煌乐谱、俗字谱、工尺谱、律吕谱、二四谱等等,其中大多记谱法都失传,只有少数记谱法如工尺谱在民间还有实际运用,在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主要用来记录器乐旋律。也有极少数以古记谱法记载下来的歌曲,现在我们常用到的古诗词歌曲基本都是古词新曲,就是古诗词为歌词,旋律则是作曲家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枫桥夜泊》(唐·张继诗 黎海英曲)、《大江东去》(宋·苏轼词 青主曲)。
尽管没有记谱,民间流传的歌曲却不少,叙事歌曲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民间运用广泛,他们用唱歌来传递文化,表达情感,人们不拘一格,随性而起,随口而歌,以歌唱为载体,在宗教活动,祭拜礼仪,传唱伟人,以及生活知识等作为工具和手段来运用。因此叙事歌曲大量存在于民歌中,流存下来的民间故事多以民间艺人以口述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较大篇幅的叙事史歌如《格萨尔王》《嘎达梅林》《母鹿之歌》《嘎孔岁》(孔子之歌--侗族大歌),有小篇幅的如云南民歌《猜调》山西民歌《刨洋芋》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等等。
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后,发生了文言文白话变革、思想上反封建思潮、反帝国主义压迫运动等等。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沈心功,李叔同等,中国人民的思想与文化觉醒,在音乐上也有突出表现,以学堂乐歌为时代特点,出现了一批歌唱日常生活,歌唱进步思想,具有叙事歌曲特征的歌曲,如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以及《送别》等。
近代中国革命史可以说在中国音乐发展中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可以说一部近代音乐发展史,民间涌现出一大批新民歌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等,音乐家们也创作出一批反应旧社会人民疾苦、讴歌革命热情、颂扬英雄事迹的优秀音乐剧作与歌曲,以《北风吹》(白毛女选曲)《梅娘曲》《小二黑结婚》《沂蒙颂(我为亲人熬鸡汤)》《铁蹄下的歌女》《松花江上》为代表具有叙事歌曲特征的歌曲。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文化得到极大繁荣,交响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集艺术之大成,篇幅巨大结构宏伟,以更复杂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表现出强烈的叙事性功能,把中国革命的过程通过时间脉络用组合作品的形式讲述出来。《长征组歌》用几首歌曲,把万里长征路上艰难险阻的历程表述得非常清楚,成为不朽篇章和划时代的丰碑。
对“叙事歌曲”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其中包括素材的收集整理和音响资料的制作。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接触到此类作品,并对此有所思考。希望以“叙事歌曲”的视角去分析中国歌曲体系的类型,给“叙事歌曲”一个清晰定位,让“叙事歌曲”这朵奇葩在中国歌曲这个花园里大放异彩,期待更多的艺术家加入到叙事歌曲的创作中去,创作出歌颂时代,赞颂英雄,讲述人民幸福生活的优秀叙事歌曲,使其更具有传承的生命力。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与同仁们共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