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探讨

2020-12-06 12:05:58杨继文广东民族乐团
艺术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弦乐队大鼓民乐

□杨继文 广东民族乐团

打击乐是一种性格鲜明的风格音乐,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展现出功能的广泛性。由于民族管弦乐队与打击乐声部是彼此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演奏人员需要了解乐器的分类及作用,并对于在作品创作中,选择打击乐的不同乐器,从而可以体现出打击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本篇文章是笔者对于打击乐的发展,以及打击乐不同打击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实践效果的相关概述。

一、打击乐的发展历史

打击乐器具有较多种类,以材料为主可以将其分为竹木类、金属类、石类、皮革类,依据音高可以将其分为不定音与定音两种形式。现阶段,我们最常见的打击乐器是在长河中不断进步而流传下来的,有云锣、大鼓、编钟等。最早的打击乐器来源于钟,起源于新石器晚期,演奏方式是将其放在座上敲击,也可以直接用手拿着钟敲击。其后产生的编钟是人们所见最多的打击乐器之一。编钟是先秦时期的一个关键乐器,可见在这个时代,我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发展速度比较高的阶段,技术水平也已经实现了较高的水准,可见先秦时期整个国家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历史新高[1]。

二、打击乐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探讨

(一)鼓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探讨

大鼓作为打击乐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历史悠久,在传说中,发明大鼓的人就是黄帝,其主要功能是可以鼓舞士气,也可以对敌军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最早在我国出现了大鼓、木鼓,之后就产生了皮鼓、铜足鼓等。磐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逐渐出现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商朝的石磐主要是利用石头进行加工形成的,人们可以在上面进行雕刻,雕刻的文字也比较清晰[2]。

鼓类的打击乐通常没有固定音高,但是在管弦乐队中,却可以自成体系,可以运用音色之间的差别,提升演奏效果。鼓的节奏感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强烈,创作者也多数愿意运用其进行创作,以鼓为主鼓段,从而可以体现出民族管弦乐的整齐及力度改变,以此强调整齐划一和力度变化。在《龙腾虎跃》中,群鼓共同奏响,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感官会体验到一种阳刚气势,间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魄,由此可见,鼓类在打击乐及管弦乐队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锣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探讨

锣属于打击乐器中的一种,是金属打击乐器的代表之一,主要通过铜块冶炼制成,结构相对简单。锣身是圆形弧面,大小不同,直径也存在一定差异,从几厘米到150厘米。其效果以及音色具有不同效果。可以在锣边穿孔并系上绳,在架上悬挂演奏,也可以直接使用左手提起,右手持锣,并用锤击打锣心或者锣边。演奏技法比较多,可以轻、重击、打边、掩锣、闷音等。锣的历史悠久,通常会运用在不同的节庆场合、地方戏曲、民间娱乐、民间音乐中。其不仅可以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增强演奏效果。在世界范围内,锣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通常会被运用于交响乐队中。锣在现今时代流传下来的种类总共有30多种,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比较常见的种类有云锣、大锣、十面锣、京锣、小锣、低音大锣。小锣在京剧中也被称作京小锣,其大小是直径21到22.5厘米,通常不系绳子。演奏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左手在锣的内缘支撑,右手使用薄片敲击,声音清脆响亮。大锣属于体积比较大的一种打击乐器,其大小不一,直径一般在80到100厘米,直径逐渐增大的同时,声音也会发生改变,变得更加深沉及柔和,余音也会变长。对其表面的不同部分进行敲击,发音也会高低不同,音高及音色也会存在差距。

锣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经常会对战争进行渲染,在古代,被称作金,多在战争中使用。例如,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运用其可以传递信号。如果单独出现,传递信息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沙迪尔传奇》中,锣声将上部分与下部分连接。在管弦乐队的悲鸣中,声音从强到弱,直到最后一声轻响,有意味深长的效果,也代表着一个英雄的逝去。对于英雄的死亡充满了哀怨以及悲伤,之后在民乐管弦乐队中会出现低音革胡以及革胡的旋律,是对此种情绪的继续[3]。

(三)镲类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探讨

民乐管弦乐队中比较常用的打击乐器是镲类,镲类打击乐器属金属体鸣乐器之一,每副以两片圆形金属板为主,相击就会发声,也可以运用其中一片,镲片有系绳,演奏人员可以一边握绳,一边用槌进行击打。音响比锣更加洪亮,具有较强的演奏效果,音高通常不是很固定,主要功能是可以制造高点及渲染气氛。

镲的表现力比较丰富,规格不同,音色也会存在差距,演奏技法不同,表现效果不一,大镲的音色比较洪亮,容易产生震撼效果,两面镲双击,可以衬托场面的宏大,对于民乐管弦乐队制造高点具有一定的效果。闷击主要就是为了制造一种煞音效果,音量突出,但是却戛然而止。小镲余音比较短,强击音色尖锐,密集击打,效果比较夸张,冲突力极强,可以制造出一种紧张的感觉,不同种类的小镲会经常综合使用。也可以将其与其他打击乐器配合,从而产生戏剧效果。郭文景在《日月山》的乐曲中,首先利用铙钹,将极强的音量打出。将其与唢呐、管子等一致节奏,营造出激烈奔放的气氛,之后使用小钹进行反面相击,这种节奏型,与人声吟唱相比,更突出地域特征,在强弱之间产生比较明显的张力。镲处于磨击状态,产生的音色,让人紧张,会给人以神秘的体验。《西北组曲》中的《老天爷下甘雨》属于谭盾的作品,在这一章节运用镲处于磨击演奏的方式,可以表现出这种神秘的感受,大镲磨击声音就好像天上的闪电,对于鼓声予以映衬,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甘霖。

(四)将镲与鼓综合在民乐管弦乐队中的实践

在民乐管弦乐队中,将镲与鼓互补,虽然材质完全不同,鼓类闷沉,镲明亮且尖锐,但是将这两者放在一起就会在整体体验上产生一种互补的感受,为鼓类增加光泽,也可以将鼓类的干涩中和,可以将这两个打击乐器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例如,刚才说的《老天爷下甘雨》大镲在这个阶段产生,主要是由于乐队整体改变,力度变得强烈。乐曲刚开始使用大鼓,到作曲家使用大镲,将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变化凸显得淋漓尽致,增强了民乐管弦乐队的演奏效果。将音色的高低制造出来,让沉闷与尖锐进行比较,突出两个打击乐器的互补作用,将打击乐器的表现力进一步提升。

打击乐器在民乐管弦乐队中比较常见,其发展历史比较悠远,无论哪种打击乐器,都会对民乐的整体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演奏人员应了解不同打击乐器之间的区别及作用,在演奏中科学使用打击乐器。例如,可以将镲鼓类使用,两者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互补的作用,对于乐曲效果增强有一定作用,对于民乐管弦乐队演奏效率有极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管弦乐队大鼓民乐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06
民乐国祥
大鼓声声
大鼓
“中国梦”的音乐阐述
——《逐梦——为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
人民音乐(2017年11期)2017-11-14 08:04:35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简述乐亭大鼓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9:16
大鼓敲响基诺山
民族音乐(2016年2期)2016-07-05 11:36:33
管弦乐队
民乐有个“王大妈”
中国火炬(2010年1期)2010-07-24 14: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