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安 (嘉应学院)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成果在高校教学内的不断深入,钢琴教学在高校艺术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由此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培养所有学生通过钢琴进行即兴伴奏演奏能力,从而提升高校钢琴伴奏教学的质量,进而让学生实现即兴伴奏、演奏综合等专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实际开展钢琴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仍以传统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而忽视即兴演奏的教学,长期处于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感受到枯燥,而逐渐对钢琴教学丧失兴趣,导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奏脱节,进而影响到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升,这与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定位是不相符的。因此,各高校需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通过理性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即兴钢琴伴奏教学模式,创造浓厚的钢琴教学学习氛围,奠定优秀钢琴家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
钢琴即兴演奏,简而言之,指的是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进行的伴奏形式。伴奏者通过对歌曲旋律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即兴弹奏。在实际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标准要求的音乐技能,是钢琴即兴演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一方面,虽然钢琴即兴伴奏所需时间并不长,但其中却包含了许多的音乐元素;另一方面,钢琴即兴伴奏对音乐素养的要求较高,特别强调演奏者的移调能力、应变能力、演奏能力。由此可见,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即兴伴奏是对一个人的音乐能力和素养进行衡量的有效标准。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中,融入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当一首乐曲搭配合适的钢琴进行即兴伴奏,可以在听觉上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其次,因为钢琴即兴伴奏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呈现出较大的音响效果,所以学生的艺术敏感度以及钢琴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现阶段,在钢琴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太过于传统,专业性较强,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并且,教师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仅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并未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践,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片面,难以进行钢琴实践应用,导致即兴伴奏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全方面发展受到影响[1]。
同其他艺术类科目教学相比,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教学有其特殊性,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技能,而且对学生在钢琴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成果的不断深入,为确保钢琴教学质量,许多高校选择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进一步要求高校钢琴教师将其实施落地,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即兴伴奏的融入,从而让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仍然选择用传统模式展开教学,而钢琴即兴演奏是一门对专业素养有极高要求的课程,学生在传统模式下并不能将知识应用与实际演奏,对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因此,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很难从整体上达成统一。
1、教师未能实现即兴伴奏与钢琴教学的融合
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分离了即兴伴奏与教学,要求学生分开学习这两门不同的课程,而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使用伴奏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现阶段,教师只重视学生正谱的演奏能力,忽视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的考核过程中,一般来说教师只会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正谱的伴奏,考核难度并不大。并且,正谱演奏过程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会让学生对有关知识理解缺乏透彻性,难以培养起伴奏歌曲的能力、分析音乐的能力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一直以这种片面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各方面综合能力无疑不会得到有效地提升,无法合理应用理论知识,缺乏即兴伴奏能力。
2、简单化的伴奏和声教学,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单一化的初级伴奏和声教学。例如,当学生以流畅的方式开展即兴伴奏时,很多学生只利用了简单的一级、四级、五级和弦,而较少使用相关的非正音级的和弦,从中可以发现,现阶段对大部分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定位只能在初级阶段。另外,在伴奏织体中,目前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半分解式、分解式以及柱体式,往往采用常规的形式,使用的变体较少,直接造成学生伴奏织体固态化,形成的演奏风格较为简练。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的存在,让学生只能使用几个最简单的钢琴和旋,对难度较大的非正音级和旋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在即兴伴奏中使用他们。总的来说,目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在即兴演奏技能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目前现代社会对综合性艺术人才的需要严重不一致。传统钢琴教学模式既不利于高校艺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亟需改革,提升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3、学生专业学习不均衡,伴奏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自身学习意识的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学习较为重视,但由于课堂教学仍以老师为主,他们仍只会单一地教授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填鸭式教学,以专业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直接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奏能力得不到提升。例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仅会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曲调以及乐曲练习,而且其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从教材中节选而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过分注重专业能力,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从而让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无法适应现阶段新课改的要求,出现学生专业能力强,而伴奏能力不佳的不均衡现象[2]。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灌输式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经常对自己的即兴伴奏能力缺乏正确认知,只关注钢琴演奏技能的提高,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上,这也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均衡发展自己的钢琴伴奏能力,有待提高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
为改进当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不断尝试新的方式,积极探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予以行动:
加强学生对即兴伴奏的乐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演奏钢琴的整体水平,在演奏与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开展即兴表演,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音乐,探究不同的音乐形式,以此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学习即兴伴奏。通过“唱”,让学生学会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实现自身与音乐的统一,提高学习效率。相对来说,音乐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是它不是独立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有体现。实际上,差不多所有的钢琴曲现在都具备良好的“歌唱性”,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手指间的跳动进行歌唱,以此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在弹奏过程中把旋律与自身情感相结合,是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蕴含情感的能力。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即使对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表现力的重视,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对整场演出至关重要的是演奏者的表现力,它能最直接地影响观众的欣赏情感。因此,高效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进行培养。
为适应现阶段教学的需求,通过高校教师对即兴伴奏能力教学的重视,可以有效积累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单一的钢琴演奏进行教学,直接忽视钢琴伴奏教学,因此,为促使当前的教学现状改变,需进一步强调钢琴伴奏教学,并强化伴奏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尝试设置与钢琴伴奏分析相关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钢琴伴奏有更加清晰地认知,让其在伴奏知识方面积累更多的积累,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实现艺术上的创新,灵活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实现自身的全方面发展。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尝试增加钢琴即兴伴奏相关的实践课程,并以此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即兴伴奏能力,而且能保证学生的钢琴综合水平,与当前的教学需求相适应。
为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更关键的还是要教会学生灵活使用基础知识的方法,有效融合基础知识、伴奏和声以及伴奏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与当前的教学需求相匹配。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多种调试音节时,除实现基础水平的提升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即兴伴奏,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乐曲的曲调与风格色彩进行合理有效分析,通过这些途径,会让学生在选择和声伴奏织体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得提高,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在钢琴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为提升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和声伴奏能力对提升钢琴综合水平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综合水平。但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除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外,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