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章程
安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戏曲之乡。1790年起,四大徽班从安庆陆续走向京城,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1955年,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出品发行,用安庆方言演唱的黄梅戏从安庆走向全国并享誉海内外。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黄梅调小戏”,曾一度被更名为“皖剧”。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报道了安庆集贤门外每年演出的“黄梅调小戏”。“黄梅调”是安徽省的专属,在民国考古学家、教育家程演生的《皖优谱》中,早已有定论,即“他省无此戏也”。早期的“黄梅调”,“十腔九不同,各唱各的板,各唱各的腔”。新中国的黄梅戏,汇聚并吸收了安庆地区各地的音乐和歌舞等艺术精髓,并受到诞生于安庆的徽班(京剧的前身)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带有安庆方言韵味的、雅俗共赏的、独特的演唱风格。
安庆黄梅戏,曲调优美动听,男女同台,贴近生活,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张锐,曾亲临安庆,向严凤英等黄梅戏艺术大师学习黄梅调音乐,并在论文《学习民间音乐的日记-安徽黄梅调》【《人民音乐》1954年第02期第30页】中,写道:“(安徽黄梅调)老腔的节奏较简单,音域也较小,曲调变化也不大,但却带有浓厚的乡土味道,特别是当地群众用安庆话唱起来,听了觉得自然、朴素、亲切。”
黄梅戏这种带有安庆方言韵味的戏曲,之所以能从安庆走向全国并享誉世界,是数代安庆艺术家们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是分不开的。除徽调和黄梅戏之外,安庆地区代表性民歌和剧种还有:桐城民歌、岳西高腔、潜山弹腔、怀宁怀腔、望江龙腔和宿松文南词等,真可谓是“满城尽是戏中人”。
现在的安庆地区,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是古皖国封地,故安徽省简称“皖”。皖河,安庆人的母亲河,发源于安庆市岳西县境内的“黄梅尖”南麓,经岳西、潜山、太湖、望江、怀宁和安庆市区,在安庆西郊沙帽洲南注入长江,在安庆的历史、文化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从皖河流域走出了大批国家栋梁和仁人志士,如京剧鼻祖程长庚、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并任首任总书记的陈独秀、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之父邓稼先等。古代安庆人把母亲河的源头称为“黄梅尖”,其中的缘由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必要考证。
离安庆市区仅20多公里的怀宁县石镜乡有座“黄梅山”。 黄梅戏《夫妻观灯》的主人翁王小六唱词的第一句是“我家住在大桥头”,这个大桥头指的就是离“黄梅山”不远的月山镇大桥头村。
位于安庆潜山的梅城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周王朝封皖国以来,曾先后为庐江郡、舒州、安庆府、怀宁县、潜山县和县级潜山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相传这里古代有大片梅林,梅花满城,故取名为“梅城”。三国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就发生在此。唐宋以来,有不少名人墨客,曾路经或逗留梅城,写下许多咏梅诗篇,如北宋王安石任舒州(今潜山)通判时作过一首赞颂梅城梅花的诗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黄梅调”一词, 最早出现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王奕清等编撰的《钦定词谱》中,“忆黄梅调见《梅苑》”。《梅苑》是南宋黄大舆的咏梅词选。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爱梅,是安庆人的一种文脉基因传承。
安庆人的黄梅情缘是与生俱来的,勤劳智慧的安庆人民带着自己浓浓的“黄梅情”,送走了徽班成就了京剧,孕育并唱响了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