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振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服装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青岛作为近代中国的新兴城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历程使其形成具有百年历史和典型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特征。青岛服饰文化是城市化进程与发展的产物,反映殖民文化的深刻影响,凸显人们思维与观念的变化,体现沿海开放城市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现象。以青岛城市文化为底蕴的服饰发展,显然已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行业基础和时尚影响,并对青岛城市发展及文明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鉴于青岛所具有的独特服饰现象及地域性影响,本文对其文化溯源、城市风尚、衣着表现及服饰发展的案例研究便极具梳理、启发与解读意义,以期有助于推动青岛城市建设和促进时尚繁荣。
一座城市的文化形成,通常是有一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渊源。青岛作为极具人文底蕴与自然特色的沿海发达城市,明显是受到不同历史文化、社会时代的发展影响,而逐渐成为现在发达的城市面貌。对于有着一百多年城市历史的青岛而言,过往文化的影响,尤以德国为代表的殖民文化最为深刻和具有张力,而本土的传统文化则悠久厚积和广博深远,都作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留,成为青岛文化的重要来源和成因。
在青岛开埠建城之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青岛地区古为东夷之地,曾属齐国,地缘紧邻的胶州城以及即墨镇,曾作为齐文化的属地而影响到后来的城市形成。古城胶州历史五千年,一度经济文化发达,遗留有新石器之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痕迹。胶州始设于南北朝,从隋代密州、高密郡到北宋胶西县、明清胶州、民国胶县,几经变迁。胶州板桥镇,是北宋时期繁华的商贸港口,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遗有古代的历史文化。即墨城建成1400 多年,因地临墨水河而得名,曾在秦代设县,隋代建城,汉初为胶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有“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之说,即墨的影响不言而喻。可见,胶州与即墨文化,通过不同时期农业、渔业、商业等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地域民俗及沿海文化形态,对后来青岛城市文化的构建皆有影响。自1891 年清朝政府建制和设防起,这个在明朝万历年间得名的“青岛”渔村便有了新的属性作用,并带动了当时城镇社会与商业的发展。
德意志在18 世纪迅速崛起和19 世纪形成国家统一,由此开始了拓展疆土的野心抱负,青岛便是当时德国海外扩张时的殖民地目标。随着19 世纪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发起的经济文化渗透与武力威逼,使一向自傲却日渐衰败的大清王朝被迫打开长期关闭的国门,接连开放了一些重要城市口岸和建立租界。在此国际背景下,受到诸多列强觊觎已久的青岛,在19世纪末及一次、二次大战期间先后被德国、日本占领并成为殖民地,反映出当时羸弱的中国被世界列强任由瓜分的窘境,但同时也开启了近代青岛城市的发展和朝向现代化的进程。
德国对青岛的夺取及“殖民化”设想其实早有预谋,因而在1897 年发生的山东巨野教案成为了其军事占领的借口,并以“租借”方式在此建立了海外的殖民地。其时,德国与中国政府达成“百年签约”及划定“胶澳租界”,以期在青岛进行“永久性的经营”,[1]363将其打造成“威廉二世到近东神圣领土之行Land”[2]和海外“殖民地”的杰出样板,并试图通过传播“德国精神”和培养德意志文化来“促进德国本土的经济利益”。[3]德国在谋求获取更多“国家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为其海外殖民地的青岛城市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欧洲先进的文明。
以日耳曼人独特精神气质为代表的德国文化,在近代的思想、科学、艺术和教育领域都卓有建树,从而塑造了其民族的个性与精神,极大提升了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精神和综合实力影响。德国通过引入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城市设施、城市运营系统、文化教育及生活方式,将所开辟的青岛打造成海外殖民地城市的典型范例,体现了经典强健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首先以城市规划为例。缜密美的城市布局和欧式建筑,优美的城区景观和绿化营造,都提供了有着“城市花园”之称特别适于居住生活的都市场所,从而树立一个值得荣耀的体现完美品质与优良文化的海外殖民地样板。其次是城市基础与配套设施建立。高标准的铁路、港口、道路、排水与自来水管道、照明设施、汽车营运,包括医院、邮电、洋行、银行及造船厂、发电厂、啤酒厂等行业,都构成了早期城市先进的运营系统并带来生机。再有是文化教育建设与生活方式移入。由当局和教会出资建成的多所小学、培训班、业校及大学,以及教堂、影院、舞厅、酒吧、西餐厅、赛马、帆船、旅游等文教与生活娱乐方式,着实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西方文化色彩和发展活力,极大改变了青岛旧有的传统社会。以上这些经德人传播的西方文明深深吸引和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从而“加快了城市的工业化、商业化和移民化进程”,[1]376推动了青岛城市的发展。
日本历史上对青岛的侵占是其境外扩张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使日本文化形成影响。在青岛的建设中,如果说德国人先前统治的17 年是投巨资做足了城市的基本规划与基础建设,那么日本人后续的二次占领则主要是借机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利来惠顾城市。从1914 年起,日本人在制盐、纺织等行业的大型投资,带动了金融、贸易、商业、航运业等成长及青岛快速发展。而在1938-1945 年期间,日本当局曾制定“大青岛市”的城市扩建规划并大量建设。当时,日本商社数量激增,各种商业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对青岛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推进作用。”[4]像料理店、影院、美容院、茶座、服装店、书店的日式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服务设施以及兴办的各级学校教育,也都对当地居民构成影响。
纵观青岛近现代的城市发展史,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外域文化的推动和本土文化的迎合情形,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便形成“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特殊历史境遇,而前后二次的世界大战则成为某种契机并产生深刻影响,最终演化并成就了其后的城市发展辉煌。
事实上,德国将高度崇尚科学、哲学、美学及人文学的欧洲文化输入,真正赋予了青岛这处曾经是封建古老的湾畔以全新面貌,虽然最初德人是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所做的城市建设改变,也遇到当地民众的抵触和抗拒。德国当局在当时曾推行“华洋分治”的“欧华分区”的城市布局与管理方式,但后来还是通过“华洋杂居”和“里院”住宅形式来体现它的怀仁关照,建城所提供的现代化舒适便利生活条件以及市容环境、工作机遇和市场繁荣情形,也都对当地的民众有所惠及影响。德国建立起的早期欧化城市在最初就颇有吸引力,一直被青岛引以为一种骄傲,并极具优越感,也是德人近代为青岛城市建设奠定的重要基础,其经典卓越的城市景观与建筑样式皆成为西方文化的特色标志而形成影响。历史上日本人的两度统治经历对青岛城市建设也起到一定的规划和推进作用,但限于战时条件的制约使其对城市发展的作为相对较少,更多是体现在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及教育建树上,而对棉纺业等轻工产业的大力投资建设,使青岛拥有了工业城市的基础。青岛除去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外,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也在持续发挥作用。比如,以青岛地区的即墨、胶州为参照的齐文化,以及周边山东地区为准的鲁文化,以及来自粤、宁、浙、赣、徽等南方文化,都通过青岛早期开发建城时的移民进入,将各自不同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汇集形成多元文化,也对城市的文化走向与建设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青岛城市的文化根源及形成是与其不同的时间维度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因而具有了一定历史文脉与人文传统的城市面貌。从青岛城市历史来看,以德国早期的城市建筑与人文景观最具西式文化的代表特征,它构成了带有殖民历史印记的“视觉青岛”文化符号,也是独特的青岛“欧陆文化”缘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精神。日本对青岛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工商业及教育上多有建树,建立起青岛工业城市的基础,但因历史局限而逊于德国的贡献,其文化影响相对较小。而外来移民文化汇集也使青岛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随着青岛的持续发展,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及多元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形成共生,从而促成了其具有“后殖民文化”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特征。
青岛城市的演变历史与文化发展,是经历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不断融合和完善过程,具有土洋结合“两河水”的文化特质,并因此构成青岛的文化心理结构,其独特的风土人情与人文现象也形成了一定的城市风尚。城市风尚是城市的精神、风气综合反映,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与文化素养,也包含内在的文化蕴意和外在的精神气质,具有一定的城市品格、城市风格和城市精神特质。所谓城市品格,即是城市中人的品性与性格表现,显示其社会群体文化的个性、格调和素养特征。城市风格则反映整个城市面貌的韵致和气质,体现了城市性格与文化特性。城市精神,是源于人因所构成的文明素养与精神诉求,表现城市的文化深度和思想理念,是城市发展的内驱力。由过往的文化历史影响所形成的人文、社会与生态环境因素,显然对构成城市风尚的成分要素作用明显,也是形成青岛衣着现象的重要方面。有关青岛城市风尚的形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殖民文化”对于青岛城市风尚形成的启发、建构作用。主要是体现以欧洲文明为背景的德国文化影响。通过德人治下的青岛规划城市建设、生活娱乐、文化教育等提供,传达了极具德国内涵的思想文化与民族精神,并为青岛建立起现代化的“城市概念”和文化基调。其城市中的许多建筑无疑都具有特殊的文化语义和符号意义,阐释出欧洲的美学意向与人文风格,进而塑造出城市社会的审美倾向与文化品味。而由德人精心打造的城市细节,尤以百年完好的排水系统建设案例最具经典,充分体现其严谨考究、工艺精良的品质。此外,欧人的现代生活与学校教育方式,也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青岛城市的人文气质和时髦风尚形成。
其二,“滨海文化”与“齐鲁文化”对青岛城市风尚形成的影响作用。青岛依山面海,气候温润,深受“海”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在由渔村演变为城市过程中渐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海文化”。源于东夷先民的本地文化,遗留有“胶即崂”的淳朴豪爽民风和齐文化的崇利善变特征,与崇德重礼、仁厚忠信的周边鲁文化融合,成为“仁智型”的“齐鲁文化”,是青岛城市发展的传统底蕴。此外,早期乡间私塾学堂普及和崇文重教之风盛行,逊清遗老、达官要人来访,以及20 世纪30 年代剧院、报社、文化社团、大学等文化形式出现,都形成了青岛的城市人文基础。可见,由“滨海文化”“齐鲁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对构建青岛文化格局与城市风气的重要作用。
其三,“艺术文化”氛围对青岛城市风尚形成的熏陶、推动作用。青岛开埠前曾有过地方戏的云集和繁荣。在德国殖民占领后青岛城市的经典建设艺术营造,以及诸多旅居欧人的文艺传授,都形成了其最初的西方艺术启蒙影响和艺术氛围。这其中,著名的传教士卫礼贤教授小提琴,[5]“白俄”难民中“文艺人才”的音美传授,都为年轻的青岛带来了正宗的欧洲艺术。民国时期青岛曾为国内文艺重镇,当时几乎所有京剧名角、电影明星都曾来访演出和拍戏。建国后,青岛的文艺演出和电影拍摄活动频繁,促使其文艺基础雄厚和人才辈出,极大助长了其城市的“文艺情怀”及崇艺风尚。历史上的艺术积淀与熏陶,也使青岛文艺风气盛行。
青岛服饰现象明显是与其城市的变迁发展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因此德国洋化、半岛民风、文艺风尚及自然环境的因素多有影响。由此产生的重商崇艺、商港开放、移民兼容等城市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化选择,进而生发出具有“欧化”特征的时髦文化,构成城市集体的穿着认知和时尚品味,形成特有的服装倾向及风格。
开埠前的青岛,是以胶州、即墨与平度等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历经齐文化及明清文化等传统影响。因此,这些传统文化便突出反映在服装穿着上,并大多沿袭了旧式的样式特点,主要有褂、袄、马褂、坎肩、夹袍、肚兜、裤子等种类。通常,男子会穿长袍马褂或短褂,长袍多是棉、夹或厚实料子做成的长衣,统为大襟右衽。马褂则为长袖对襟、齐腰的形式;女子则多穿大襟褂、肥管花边裤和长裙。当时的这些典型中式服装曾是遍及中华大地的国人衣着标志。
德国的文化影响使青岛有了明显的“欧化”城市风格特征,并且引导了其时髦的穿着风尚。德人当时通过在青岛“租界”及“华洋杂居”时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工作职场及休闲生活的穿着打扮,使西装、衬衫、大衣、连衣裙、运动服、制服、内衣等“洋装”系列开始传入,市民因此获得最初的西方衣着文明启蒙。由于青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实行自由港制,使“外国‘舶来品’和文化观念大多在第一时间到达”,因此进口的免税洋布数量远超国产面料,使“穿洋布”在当地盛行。这些洋布主要包括洋缎、羽纱、洋花布、英国衬衫料子布、美国斜纹布、洋羽绸、呢绒等,多用于制作洋服、西服、大衣等西式服装。[6]46-47随着洋服引入开始建有成衣局(加工中式成衣)和洋服店,在此制作的洋服多仿照欧美流行样式,通过精良的裁制工艺技术环节来取得合体上乘的服装外形效果。可见,由德国文化奠定的早期服饰基础,使青岛长期区别于齐鲁其它地区传统保守的穿着情形,而极具时尚感。
青岛的殖民背景、传统遗留和民国文化等交替影响,也使衣着呈现“中西并存”的现象。其时,“西装还不流行,以长袍马褂最时髦”,仅是“公务员及教育界以穿西服者为多”,但城市中的“摩登妇女大抵崇尚欧化,脚踏高跟鞋,身披呢大氅”,时髦女性的大衣不仅与丝袜及高跟鞋配穿,也可与裙子或旗袍相搭。在婚礼、职场和公共场合中,一些“中西合璧”或“华洋交替”的穿戴方式也极为普遍,像男士的西装革履与长衫马褂、女士的大衣裙装与大襟旗袍的不同着装选择,以及穿长袍戴礼帽、身着长袍脚穿皮鞋等混搭穿着,都成了较为流行的社会风尚,也是当时城市不同职业和阶层服饰表现的一道时尚景观。在一些报端和服饰店,常见各种新到的时髦欧美呢绒、洋服衣料出售广告信息。在1914-1932 年间,青岛服装业兴盛,有成衣局168 家,洋服店42 家。较大洋服店有景昌翔记、震泰、朱新泰和协昌等,较早的则有“瑞蚨祥”布店和“谦祥益”绸布店,呈现出行业的繁荣。当时最有名的震泰西装店,拥有本市和省内众多的中外顾客。那时洋服店林立的中山路很繁华,显示青岛服装时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7]随着1945年抗战结束,大批在青岛海军基地驻扎的美军则通过其美式生活与文化影响,助长了当地的“崇洋”意识和摩登着装风尚。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迎来了新的时代巨变与社会风尚,城市开始由工农干部组成的政府机构来管理。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推进下,青岛也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人们普遍时兴穿着具有政治意味的列宁服、干部服和中山装,使之前的西装、长衫、旗袍等服装逐渐隐退。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形成的社会变革,明显影响了人们的穿着风气,像咔叽布、劳动布及灯芯绒成为了普遍的衣料选择。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促使当地青年们以革命名义和“红卫兵”身份参加到激进的政治与造反运动,绿色的军装、挎包、胶鞋及红袖章的装束因此红极一时,单调的蓝灰绿色和中山服解放装成为当时普遍的穿着。青岛服饰状况与那个时代的国家情势紧密相关,穿着上的简朴之风曾一度成为城市主旋律。但同时,青岛依然凭借在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上青天”的地位声誉,以其良好的穿着底蕴和生产业绩不断在省内外获得一定时尚影响。
在青岛城市演变和服饰发展中,欧洲文化的印记明显,同时也带有中华地域文化的传统色彩,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促其积淀形成了“青岛港”和“德国城”的文化符号及城市品味,被赋予了很强的历史感与现代意味。在城市穿着上,青岛一直保持了新潮时髦的洋派气质,体现北方沿海城市的开放性格与时尚品味,表现出以下服饰特点:
1. 具有西化崇洋的现代审美趣味与穿着倾向。由于青岛是近代新兴城市,初建时完全是受当时的德国殖民文化影响,形成了最早的城市文化概念与城市生活方式,也培育起洋派风格的衣着文化。青岛人因长居优美的欧式城市环境中而始终拥有文化上的优越感,其西洋文化的情结尤为明显,并在时尚品味上多有表现,因而形成“崇洋”和“洋气”穿着特点。青岛时尚品味与上海有些相似,因同样的殖民历史背景,使其集结了“上青”两地相近的具有欧式风情特点的文化趣味,这从20 世纪30 年代经由上海承揽设计的青岛早期许多重要城市建筑中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的跟随与认同上的内在关联。[8]83因此青岛后来一直习惯于朝上海看的时髦风潮,而形成特有的服饰风格和有了北方“小上海”的美誉。
2. 具有现代性和时尚感的服饰风尚。青岛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特点,使大众见多识广,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追逐流行,而随着城市经济的日趋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对流行敏感和新潮时尚的青岛人有更多表现作为。这其中尤以青岛年轻女性的开放风格引人注目,她们标新立异、前卫时尚,“更趋向于时髦、时尚和赶潮流”[8]83成为服饰发展和引领穿着流行的动力,促成带有浪漫欧风和现代感的青岛摩登“衣生活”的独特时尚文化现象。
3. 具有现代与传统兼容并包和丰富多元的服饰特点。青岛一方面有着殖民地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亦有数千年历史遗留的齐文化传统浸淫,两者共同影响造就了极具青岛城市文化特色的服饰风格。西式的时髦洋装风格在青岛历来被推崇风行,如西装、大衣、连衣裙、泳装、居家服等,这盖因城市环境及当地人的崇洋心理驱使。而中式的传统服装则在时代潮动中盛衰有变,但依旧是重要的服饰内容和时尚现象,如长袍、旗袍、中式大褂等式样的时尚穿着。青岛城市文化与时尚表现的多元化,皆因青岛的移民城市性质,一百多年来的城市发展及移民汇集都融合了不同文化而具有多元化特点,因此影响到城市中的时尚倾向及人们的衣着品味。
青岛城市的悠久人文传统与服饰基础,促使其穿着品位与行业发展持续表现不俗。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青岛不断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和时尚经济活动来营造活力,如举办时装周、服装产业升级和搞活商业市场,创建知名服装品牌和服装名城,借助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开展与配合等,来紧随上海、北京、香港等国内时尚发达城市的服饰潮流,在省内外形成一定的时尚水准和影响力。
青岛服饰业始于德占初期的19 世纪末,曾先后有缝纫业户、“成衣局”和“洋服店”开展经营。日占和民国时期,成衣局与洋服店陆续增多,著名的洋服店有“震泰西装”等,[9]同时还建有日资和华资10余家纱厂。1936年的青岛纺织业生产规模仅次于上海,全国位居第二位。这些都是后来青岛纺织载誉“上青天”和纺织服装业繁荣的重要基础。[8]100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服装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几经变更。如50 年代的缝纫小组、服装生产合作社及生产联合社;60 年代由市服装鞋帽公司统管的服装厂;1976 年后陆续由市服装工业公司划归管理的西装厂、衬衫厂、童装厂及其它多家县属服装企业,主要生产西装、中山装、毛呢大衣、羽绒服、毛巾布服、风雨衣和夹克衫等品类,曾有“红光”西服、“双喜”中山装、女呢大衣、“回澜阁”衬衫等品牌荣获国优、省优奖项,“华金”内衣、“海珊”衬衫、“三美士”西服等享誉全国。服装企业的服装产量及年销售额,曾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如2000 年为11 位,约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2%。青岛也是国内最早服装生产出口的城市,曾于50 年代末出口前苏联及东欧等国。[10]到2000 年,服装出口超过1 亿件,遍布70 多个国家。青岛还先后建有多家皮件厂、帽厂、制鞋厂,来不断提供鞋帽、皮衣、皮件等服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显然,这些不同时期成立的服装企业产品生产,为青岛的服饰产业繁荣提供了保证。
目前青岛的服装企业约近千家,分别以国企和私企的形式经营,它们对当地的服饰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些企业中,既有青岛服装工业总公司为首的传统国营企业,也有乡镇家族式的即发、红领、巴龙、一诺、红泥、红纺等私营集团企业,以及几千家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共达4 万余人,主要是以针织、西装、女装及互联网定制等特色经营来获取服装市场的份额与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青岛城市与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80 年代以来,青岛凭借已有的纺织工业基础、港口贸易优势来推动纺织服装业发展,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业务。其作为服装外贸出口的基地,一直是支撑和带动本地服装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些外国公司来样来料的订单加工所带来的经营模式、先进技艺、特色面料辅料及时新样式等,都对青岛本地区的行业发展形成启发和推动。同时,由社会与政府共同组织的经营模式及平台也开始出现。始于80 年代初的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是这类最早的商业模式之一,它除去销售各类小商品外,还为当地许多国营及社区工厂加工的服装产品提供销路,并且从广州、上海进货来满足销售需求。这一“集市贸易”形式一直保留至今,为不同时期的青岛服饰市场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受外来文化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青岛衣着文化,也是通过不断吸纳西方服饰流行来形成其时尚基础的。由于青岛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南沿海,濒临黄海,紧邻日本和韩国,交通便利,长期与日韩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极大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因此较多受到现代日韩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为都市文化所影响,这些都成为当今青岛服饰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当代,日韩文化中的影视动漫产品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产生的大众文化,因制作精美和形式生动而风靡世界。由于日韩影视偶像剧、动画片在国内外的热播,成功地将日韩生活方式及其娱乐文化进行推广,带动了相关产品及产业的发展,形成国际时尚界强劲的“韩日流”影响,并在中国年轻人中掀起了狂热的“哈韩”“哈日”流行风潮。韩日文化在青岛的影响和体现较为明显,更多是反映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上。青岛具有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文条件,因此吸引了众多日韩企业家和商人前来投资经营,而韩国参与的经营更多。1989 年以来,已有5000 多家韩资企业入驻青岛,约有10 万韩国人常住于此成为城市的一员,使韩式企业文化以及餐饮、服装、美容、娱乐等文化构成影响。一些“日本周”“韩国周”的举办也加强了相互经贸文化的交往。青岛人的生活方式和穿着风格素以大胆开放闻名,尤其是年轻人的表现更为突出,他们所拥有的“崇美”文化与时尚感,受到韩日影视动漫片中俊俏少年与青春偶像的强烈吸引,产生共鸣,并对剧中唯美角色极富魅力的形象表现、服饰穿着及时尚装扮进行模仿追捧。由于日韩服装的品质做工讲究,款式风格和尺码型号也贴近中国人的特点,所以特别适合青年人时尚品味与消费需求,因此像穿着宽松T 恤、哈伦裤、脚蹬厚底鞋、帆布鞋和头顶“蘑菇头”、棒球帽的韩式装扮,以及颈饰手环、甜美可爱的小女装和Cosplay 衣装打扮的日式风格,都一度成为青岛年轻人新潮显酷的流行穿着。
都市文化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卓越标志,反映现代人生活、工作、居住的理想形态和方式。作为近代国内最早兴起的城市,青岛经过一百多年发展而成为现在大城市的规模,其拥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城市资源、发展实力等基础,使青岛更趋向未来宏伟的国际化和现代化都市目标实现。都市文化对青岛而言,是从早期殖民地时便开始有了影响,因此使人们的思维、生活和穿着方式都无形中存有一定的要求,表现出对精致、高端、奢华、得体和自信等要素的期望值,催生了青岛逐渐成熟的文化感及时尚品味,使之恰好与青岛始终拥有的城市优越感和向往高尚生活的“都市”情结相符合。事实上在青岛服饰的演变发展中,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影响一直在发酵作用,像上海、北京、巴黎、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时尚气息和文化气质,常常成为青岛服饰行业及时尚流行的重要参照和风向标,从而引导出富有特色的地域衣着风范。
当今青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和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大城市。青岛服饰文化也随城市的变迁而不断提升,通过长期的发展积淀已形成了行业优势和时尚影响,成为本地区的重要文化标记和城市名片。凭借青岛服饰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便成就了北方“时尚之都”的美誉与地位,极大推动了本地区的时尚繁荣及城市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服饰受到来自政府、社会和业界等各方面的重视,经过在宣传运作、产业升级、市场推动、业态多元以及衣着文化提升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呈现出时尚发展的新气象。比如,2001 年起,由市政府和社会组织连续举办至今的青岛国际时装周,便采用了强力的时尚宣传活动运作方式,一直力图通过搭建的论坛、秀场、洽谈会等形式来提供业界交流平台,以促使企业与国内外高端理念与经营模式接轨,推助年轻设计师涌现,打造一系列驰名的自主服装品牌,力创时尚之都和服装名城,进而推动了本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与市场繁荣。截止到2015 年,青岛的服装业连创佳绩,年产值已过1500 多亿元,迎来了服饰发展的新局面。此外,一些本市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对时尚发展有一定促进。例如,红领集团率先将企业转型为网络个性设计定制服饰生产模式,以适应行业市场的变化发展。其它像即发、好事中、巴龙等服装集团,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升级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为主导的市场运营也在不断发展,通过时尚产业链和各种业态形式的建立以及商业网店的合理布局,来带动青岛时尚业。这些新建业态运营形式包括有:在2000 年建起我国江北最大的青岛服装工业园,2007 年建立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国际服装城,2014 年,在老纺织厂创建的“纺织谷”时尚基地,2017 年,在西海岸建成使用的东方时尚中心等。其它陆续开设的百盛、利群、海信、阳光、百丽、麦凯乐、万象城、金狮等中高档百货商场中的服饰专营,以及集中在香港东路、台东、即墨路、河南路等主要商业繁华街区的时装店群、外贸服装店群和销售面料的穿戴大世界、千穿百汇等商业市场,都为青岛服饰的开拓和繁荣创造了条件。
青岛服饰文化在推动城市发展中也明显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岛长期以来是以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所以不断增强的时尚氛围及服饰影响,都会带给相关行业及市场许多活力,也促使服饰在升级转型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有助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以青岛衣着文化为指向的城市经营,一直在朝向实现“崇尚美和艺术”的时尚生活上努力,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广泛共识和战略规划,与原有的人文基础、时尚氛围形成合力,来激活和促进城市的大发展。围绕如何做大做强青岛的服饰产业,使之成为城市制造业表率与城市发展引擎,成为有关政府、行业及社会各界特别期待的愿景,也是一道亟待解答如何更好的依靠时尚经济建设来促动城市发展的命题。
青岛作为当今中国经济日趋发达GDP 总量达到万亿的城市,它在海洋科技、工业制造、智能制造、港口贸易、商务经济等多个领域获得发展,已经在本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拥有了重要地位和影响作用,而未来朝向创新型国际城市的建设目标则会迎来更光明的发展前景。由此,服饰文化及其时尚经济将继续成为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建设高端时尚产业、时尚消费中心和开拓市场,打造时尚之都及有关服饰产业链、服装品牌,形成业态多元和有一定规模效应的行业发展环境,最终为城市发展建设做贡献。
青岛因其特殊的成长经历而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通过中西文化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与城市风尚。其中深受欧洲文化影响的青岛服饰,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积淀已形成行业优势和地域性时尚影响,进而极大推动了本地区的时尚繁荣和城市发展。服饰文化及其时尚经济将继续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建设高端时尚产业、时尚消费中心和开拓市场,以及打造时尚之都和有关服饰产业链、服装品牌,来形成业态多元和有一定规模效应的行业发展环境,以便为城市发展建设做贡献。
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长期形成的狭隘保守和固步自封意识,以及保守懒惰与创新开放矛盾心理,显示了“既无传统观念的束缚也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6]47这一城市弊端,表现出缺乏远见、协调、坚韧与努力的文化短板,这与卓识实干的南方文化存有较大差距,其往往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而使被寄以厚望的青岛服饰与时尚建设多是高开低走和华而不实,难有大的作为,因此,需要特别总结以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