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滴注液中果糖、丹参酸B含量的检测方法

2020-12-05 09:04将,
怀化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酚酸果糖丹参

刘 将, 周 仓

(1.上海华源安徽锦辉制药有限公司,安徽阜阳 236018;2.亳州学院,安徽亳州 236800)

丹参滴注液是中药丹参单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活血消肿、养血安神等功效.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心肌肥厚、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纤维化、抗心律失常等作用[1,2].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憋闷等疾病.丹参滴注液为丹参药材经纯化水提取、乙醇沉淀除杂的方式配制而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丹酚酸B等水溶性酚酸类成分[3].

丹参滴注液提取工艺中,丹参原材料虽然经过多次水提醇沉,但是其制剂中仍存在单糖和低聚糖,该糖类成分直接影响注射液的渗透压、固含量等参数[4,5].而且丹参原材料在煎煮过程中,丹酚酸B分解转化成了丹参素以及其它酚酸类成分[3],成品制剂中丹酚酸B的含量相对较低.在现行丹参滴注液质量和工艺要求中,其质量控制主要是控制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等成分[6],但是对于丹参滴注液中存在的果糖、丹酚酸B并未做相关要求.糖类成分的检测目前有多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有旋光法、电泳法等,虽然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7,8],但是此类方法对糖类的分离检测效果的专属性不是很好,共存物质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因此建立一种适用于丹参滴注液中果糖、丹酚酸B的检测方法,对该产品工艺的持续性、稳定性、质量可控性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提高检测的专属性和灵敏度,本项目采用HPLC-RID和HPLC-UV分别对丹参滴注液中果糖、丹酚酸B含量检测进行试验性探析,根据试验情况和制剂特点建立适用性较好的检测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安捷伦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VWD紫外-可见检测器,RI230型依利特示差折光检测器.

1.2 样品及试剂

果糖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231-201807,纯度99.6%)、丹酚酸B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562-201716,纯度94.1%)、乙腈(色谱纯,国药),冰醋酸(色谱纯,国药),三乙胺(分析纯,国药).

丹参滴注液(上海华源安徽锦辉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8120501、18120502、18120503).

2 方法与结果

2.1 HPLC-RID法检测丹参滴注液果糖含量

2.1.1 色谱条件

图1 果糖定性HPLC图 [A:果糖对照品;B丹参滴注液]

图2 葡萄糖定性HPLC图 [A:葡萄糖对照品;B丹参滴注液]

经过前期试验探索,在保证分离度等试验要求下,最终确定以下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cda-NH2氨基柱(250×4.6 mm,5 μm,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示差折光检测器:通用型(RID).柱温:30 ℃.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 =75:25:0.5.

在上述条件下,图谱前期的试剂峰与主峰分离度较好,与果糖峰相邻的葡萄糖峰(相同色谱条件下葡萄糖定性HPLC图见图2)分离也较好.为了确保定量分析的准确,要求果糖理论塔板数不得低于3 000.果糖定性HPLC图见图1.

2.1.2 果糖对照品溶液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果糖对照品200.74 mg,加入到10 mL容量瓶中,取该溶液5 mL移至10 mL容量瓶中,定容后平行进样6针,根据峰面积计算精密度,RSD为0.83%,试验精密度较好,符合试验相关要求规定.

2.1.3 果糖对照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将上述对照品溶液每2 h进样一次,平行6次,根据图谱计算RSD为0.69%,在10 h内的稳定性较好,符合试验要求规定.

2.1.4 果糖对照品标准曲线绘制

果糖标准品逐级稀释法分别配成6个梯度对照品溶液,各浓度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20 μL,每个浓度进样2次,分别测定含量,制备标准曲线,得果糖回归方程:Y=203.98X-9.8267(R2=0.9999). 果糖浓度在 0.6273~20.0740 m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果糖对照品溶液灵敏度试验

精密量取标准曲线中0.6273(mg/mL)对照品溶液,稀释10倍,作为灵敏度检测用溶液.试验结果表明,果糖浓度与检测信号的比值约为5,当果糖进样量为10 μg时(20 μL),对应出现色谱峰面积约为 2.7,峰型及分离较好,表明该检测条件对于果糖微量检测时灵敏度较低且检测下限较小.

2.1.6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制剂供试品溶液,分别于 0 h、2 h、4 h、6 h、8 h、10 h各进样一次,根据图谱显示计算供试品溶液中果糖RSD为0.55%,符合试验要求.结果表明,在试验室条件下,供试液中果糖在10 h内未发生降解和衍生情况,基本稳定.

2.1.7 供试品溶液回收率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批号:18120501)5 mL,共平行6份,加入10 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果糖对照品溶液(8.021 mg/mL)1.5、1.5、2.0、2.0、2.5、2.5mL,定容,摇匀并进样检测,得果糖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为0.77%,符合要求,结果见表1.

2.1.8 丹参滴注液果糖含量测定

依据上述检测方法对3批丹参滴注液制剂(250 mL/瓶)中的果糖含量进行检测.三批18120501、18120502、18120503丹参滴注液中的果糖检测结果分别为633.68、643.50、640.75 mg/瓶,平均含量为 639.31 mg/瓶.

2.2 HPLC-UV法对丹参滴注液制剂丹酚酸B含量进行检测

2.2.1 色谱条件

经过前期试验探索,在保证分离度等试验要求下,最终确定以下色谱条件:

色谱柱:安捷伦 C18(250×4.6 mm,5 μm).检测波长:281 nm.柱温:30 ℃.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28:72)为流动相.理论塔板数大于5 000.

在上述色谱试验条件下丹酚酸B分离度及峰型较好,能够将制剂中丹酚酸B同其他成分进行较好分离.丹酚酸B定性HPLC图见图3.

表1 供试品溶液回收率试验

图3 丹酚酸B定性HPLC图(A:丹酚酸B对照品,B:丹参滴注液)

2.2.2 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10.80 mg,用50%甲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连续平行进样6次,根据图谱计算峰面积RSD为0.21%,结果表明试验精密度较好.

2.2.3 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上述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隔2 h测一次,共6次,6次检测结果几乎无明显变化(RSD为0.37%),表明对照品丹酚酸B溶液在10 h内稳定.

2.2.4 丹酚酸B对照品标准曲线制备

将上述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43.2 μg/mL),用50%甲醇分别稀释至 21.6 μg/mL、10.08 μg/mL、5.4 μg/mL、2.7 μg/mL的溶液,每个浓度进样2次,分别测定含量,制备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10.62X+0.5042(R2=1.0000),丹酚酸B浓度在2.7~43.2 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5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丹参滴注液制剂(批号:18120501),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 0 h、2 h、4 h、6 h、8 h、10 h 各进样一次,计算得RSD为2.34%,说明室温条件下10 h内丹参滴注液中丹酚酸B是稳定的,符合实验要求.

2.2.6 供试品溶液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测定含量的制剂(批号:18120501)共6份,精密量取各5 mL,置1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丹酚酸 B 对照品(43.2 μg/mL) 溶液 1.2、1.2、1.5、1.5、1.8、1.8 mL,再分别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得果糖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51%,符合要求,结果见表2.

表2 供试品溶液回收率试验

2.2.7 丹参滴注液制剂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

依据上述方法对 18120501、18120502、18120503 批次丹参滴注液制剂进行检测.三批制剂丹酚酸B含量分别为 3.21 mg/瓶、3.29 mg/瓶、3.07 mg/瓶.

3 讨论

上述试验采用HPLC-RID法检测丹参滴注液中果糖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Phecda-NH2氨基柱,示差检测器,30℃柱温,1.0 mL/min流速,20 mL进样量,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 =75:25:0.5)和 HPLC-UV 法检测丹参滴注液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安捷伦C18柱,紫外检测器波长281 nm,30℃柱温,1.0 mL/min流速,20 mL进样量,流动相为乙腈:5%冰醋酸=28:72),优化了丹参滴注液制剂中所含果糖成分、丹酚酸B成分的检测方法,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该两种方法相较于旋光法、电泳法、HPLC-ELSD法专属性更强、灵敏度更高、适用性好,且过程基本控制在10min左右,达到了快速检测的效果,基本能够满足对丹参滴注液果糖、丹酚酸B的中间体和成品检测要求,能有效提高丹参滴注液的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保障药品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

猜你喜欢
酚酸果糖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新疆紫草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