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2020-12-05 03:01郭瑞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郭瑞红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西平 46390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鼻塞、脓涕、耳闷、记忆力减退,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尤其是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方案,更符合微创及精准治疗的理念[2]。本研究通过对68例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以及鼻窦CT扫描确诊[3]。(2)未合并鼻腔其他病变、凝血功能障碍,或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2)认知障碍,依从性差的患者。(3)未能完成随访或随访资料不全的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鼻内镜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7~66岁,平均42.32岁。病程0.5~8 a,平均3.65 a。根据慢性鼻窦炎的分型标准[4],I型7例,Ⅱ型20例,Ⅲ型5例。联合药物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6~67岁,平均42.33岁。病程1~8 a,平均3.86 a。I型8例,Ⅱ型22例,Ⅲ型6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具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鼻内镜组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组行鼻内镜手术联合用药。

1.2.1 术前准备[5]完善鼻内镜常规检查和鼻窦CT扫描(冠状位及轴位),以了解鼻窦情况和病变范围。抗感染治疗3 d,吉诺通(黏液溶解排除剂),1粒/次,3次/d,连续服用1周后实施手术。

1.2.2 手术方法[6-7]患者仰卧,头部抬高15°~30°,常规消毒、铺巾。酌情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复合表面麻醉。通过鼻内镜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形态。严格按照Messer-lingerk步骤,先切除严重阻塞鼻腔的鼻息肉。切除钩突,开放筛泡、蝶窦、额窦、筛窦、上颌窦。纠正鼻腔异常、切除不可逆病变组织,尽可能保留中鼻甲。生理盐水冲洗鼻窦腔后,予以膨胀海绵填塞(3 d后取出)。

1.2.3 术后处理 静脉应用抗生素3~5 d。第3天开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次/d,第3周后改为1次/3 d,直至术后第6周。术后第2周开始应用鼻内镜检查,并清理鼻腔中的肉芽组织、凝血块等,1次/周,直至鼻腔干净。

1.2.4 围术期联合用药 术前1周及术后膨胀海绵填塞取出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8],1~2揿/次,1~2次/d,连续3个月。静脉应用抗生素结束后,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25 g/次,1次/d,连续3个月。

1.3 观察项目及效果评价 (1)术后随访6~12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和复发率。(2)末次随访的疗效[9]。显效:鼻塞、流涕、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鼻窦腔内无水肿及脓性分泌物。有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窦口组织水肿及新鲜肉芽组织生长,鼻窦腔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但不影响呼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窦口狭窄或闭锁。鼻窦腔内结缔组织增生,脓性分泌物增多,息肉复发。(3)术前与术后6个月根据嗅觉功能损伤程度评分评价嗅觉功能。正常:≤1分;轻度损伤:1~2.5分;中度损伤:2.5~4分;重度损伤:4~5.5分;嗅觉完全丧失:>5.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随访期间联合药物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联合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治疗效果 随访6个月时,联合药物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鼻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随访6个月的临床效果比较[n(%)]

2.3 嗅觉功能 术前2组患者的嗅觉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嗅觉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药物组的嗅觉功能评分优于鼻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前与术后6个月2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比较(±s)

表3 术前与术后6个月2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比较(±s)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过敏、感染及鼻腔解剖异常密切相关。常引发患者头晕、头痛、鼻塞、嗅觉失灵,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非手术治疗易导致病情反复迁延,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10],故多采取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因术野狭小,难以进行精准操作,常导致术后复发,往往需多次手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开展,因其具有创伤小、视野广而清晰、有利于精准施术、可彻底切除病灶、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气,以及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已成为诊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首要手段,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0]。

但有文献资料显示,鼻腔病变黏膜上沉积大量免疫复合物及炎症细胞浸润,故推测变态反应参与了慢性鼻窦炎的进程,加之鼻内镜术后病灶处黏膜需长时间修复及上皮化,故术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故亦存在术后并发症和复发风险[1]。因此,近年来多项研究提倡围术期联合药物治疗[7-9]。克拉霉素是红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广,可直接作用于炎症因子,有良好的抗炎效果,而且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小和胃黏膜的刺激性较轻,故可连续用药。布地奈德是高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增强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故可发挥局部抗炎作用[11]。本研究在鼻内镜术前1周及术后鼻腔填塞物取出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术后停用静脉抗生素后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均连续使用3个月。经与单纯鼻内镜手术比较,联合药物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嗅觉功能改善效果,以及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鼻内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表明了围术期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围术期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嗅觉功能,而且复发率低。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不起眼,但别小觑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