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海良
河南孟州市中医院骨科 孟州 4735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转子间骨折已占老年髋部骨折的50%,而成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1]。老年人的器官储备功能不足,常并存多种内科系统疾病,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存在较大的并发症和风险。由于非手术治疗的致残、致死率更高,因此对大多数患者应首选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目前常用的内固定物有螺旋刀片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本研究通过对98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螺旋刀片髓内钉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1间我科行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60周岁。(2)初次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患者沟通、交流能力正常。(4)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排除标准:(1)重要器官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2)陈旧性骨折。(3)精神性疾病患者。(4)近3个月内接受过重大手术。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螺旋刀片髓内钉固定组(髓内钉组)和动力髋螺钉固定组(髋螺钉组),各4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3-4]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行牵引复位。髓内钉组实施螺旋刀片髓内钉固定术:C臂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患侧大转子顶点做5 cm纵切口,穿导针于骨髓腔,扩髓之后插入主钉。透视下确认深度合适后,在股骨颈内插入导针。将预选的螺旋刀片旋入、锁定,安置尾帽。C臂机透视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冲洗创面,缝合切口。髋螺钉组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术:大转子外侧做纵切口,导向器定位,导针钻入,扩孔攻丝。置入滑动加压螺钉,套入钢板,固定并加压。冲洗创面,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1)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泌尿系统感染)]和住院时间。(2)术后随访3个月,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标准[5]评估髋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总优良率为优、良率之和。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时间等指标 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并发症发生率 髓内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髓内钉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s)
表2 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s)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表4 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
股骨转子间骨折大多需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降低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诸多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6]。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术中可通过标准正、侧位透视,以及健侧摄片达到前倾角12°~15°、颈干角128°和骨折端的皮质紧密结合[7]。常用的内固定物为动力髋螺钉和螺旋刀片髓内钉。
髋关节动力螺钉是临床常用的髓外内固定的代表,符合生物力学的特点,具有动、静力双重加压内固定作用,可有效分担张应力,减轻骨折位置剪力,维持应力刺激,有利于骨折愈合。可用于稳定型骨折,尤其适用于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患者[8]。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存在骨质疏松和骨质强度降低,动力螺钉的钉板与骨界面接触稳定性差,不能有效固定,抗旋转能力差,术后容易发生螺钉松脱,而导致股骨颈缩短、股骨矩塌陷等现象,增加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延迟风险[9]。
螺旋刀片髓内钉内固定是髓内固定的代表,螺旋刀片的成角稳定性及抗旋转能力较强,把持股骨头的能力很高,可避免螺钉松动和退出;其弯矩小、力臂短,钉棒结合处应力低,利于骨折愈合;螺旋刀片可直接对周围骨质加压,提升股骨颈部的把持力,防旋转及稳固性效果好;术中对骨膜、软组织剥离较少,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但适用于稳定型骨折,也逐渐成为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首选术式[10]。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髋螺钉组,与有关研究的结果一致[11]。充分表明了螺旋刀片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内固定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效果肯定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