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辉 黄 冠 (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会议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日常工作中,校长常常用开会来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研究解决学校问题、布置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各种关系。召开会议和参加会议,成了校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有些校长参加了不少会议,也主持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但对于怎样召开会议,如何把会议开得既有用又有效,还是不得要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在基层学校的观察,谈谈学校校长究竟该如何开会。
学校要开的会很多,有党委会、校务会、干部会、党员会、职工会、班主任会、教研会、学生会、家长会等,校长不可能每个会都参加,更不可能亲自主持每个会议。但下列三个会校长必须亲自参加,并且要认真地准备、组织。
一是教代会。教代会简称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管理的最高组织形式。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但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基层学校并没有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有的几年才开一次教代会,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没有发挥民主管理、干部监督、权益维护、队伍建设的职能;有的是学校有矛盾问题难以解决(如要通过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评职晋级方案等)才开教代会,没有需要解决的矛盾就不开教代会。笔者所在地的某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多年不开教代会,询问其缘由,校长回答说:“没有什么需要教代会决议的。”而该校长居然忘记了每年向教代会报告工作,接受教代会代表的审议,是校长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教代会的应有之责。一所没有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的学校,绝不是一所管理规范、依法治校的学校。
二是开学典礼。现在不少学校越来越忽视开学典礼,有的甚至把开学典礼当作“负担”减掉了。笔者调查渝东北某县,春季开学举行开学典礼的学校不到20%,秋季开学也有30%的学校不举行开学典礼,有的即使举行开学典礼,也是在升旗仪式上用校长的讲话简单代替。不举行开学典礼或者简单举行开学典礼,是校长对开学典礼的教育功能认识不清。其实,开学典礼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而是一门非常关键的课程。首先,开学典礼的氛围是学生重要的人生体验。仪式的隆重、肃穆,典礼的热烈、庄严,会深深地留在学生脑海中,成为学生终生回味的记忆,也预示着一个紧张、活泼的新学期的开始。因此,学校校长应把开学典礼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其次,开学典礼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从本质上说,开学典礼就是一种礼仪文化。典礼的设计和策划,内容的安排,绝不是开学典礼本身短暂过程的时间流逝,而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校长站着讲话”,体现了学校校长对全体师生的尊重;“领导和师生穿正装、佩戴校徽出席”体现了全校师生对开学典礼的敬畏;“请获奖教师坐主席台”则体现了学校对有功之臣的敬重……因此,把开学典礼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突出学校的文化品味。再次,开学典礼的组织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现场检验。开学典礼是全校性的、隆重的大型活动,涉及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特别需要有效的组织和严密的程序。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保证开学典礼井然有序,临危不乱,这不仅需要经验,也需要魄力,更是对学校管理水平的现场检验。最后,开学典礼有利于快速凝聚人心。假期的生活会让师生思维懈怠,如何快速调整精神状态,要靠开学典礼的渲染;新学期学校有哪些具体活动,有哪些新的制度,要通过开学典礼传达给每个师生;新学期师生怀着怎样的激情开始新生活,也要靠开学典礼的仪式来表达,如此等。开学典礼这一简单隆重的仪式,不仅具有传承校园文化的媒介功能,同时还具有情感归属、集体认同、统一思想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因此,校长必须举行好开学典礼。
三是学年工作总结会。有的学校一年到头,说放假就放假,既不开职工会,也不开学生会。不仅不总结一年来学校工作的经验教训,也不布置假期要注意的问题,更不谋划来年工作的愿景及举措。有的校长还以年终、学年末不开总结会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为名而沾沾自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凡是年终、学年末连一个总结会都不开或者不愿开的学校,大多是业绩平平、乏善可陈的学校。学年工作总结会是学校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经验,褒扬先进,鞭策后进,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下一年的工作。年终工作总结会不仅学校要开,而且校长要亲自开。唯有校长亲自主持召开年终工作总结会,先进才能得到表扬,教训才能充分吸取,来年的工作谋划才能落地落实。
什么时间开会,要根据会议的内容来决定。有的有党政纪律要求,有的有工作的特殊要求,而不能由校长率性而为,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想开多久就开多久。
一是不得开临时会议。涉及学校重大事项,必须事前告知研究的内容,以便大家有所准备和调研,凡事前未告知的事项一律不得上会,任何人不得搞临时会议和临时决策。二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项,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项,应该先开会研究再实施。校长不能以时间紧为名,在校务会或者党委会没有开会研究前,就个人或者少部分人(一般是校长心腹)拍板决定实施,实施之后才在校务会上做通报,把个人意见凌驾于学校校务会或者党委会之上,用情况通报会代替集体研究决策会。这种没有经过校务会或者党委会研究的重大事项情况通报会,是没有质量的工作通报会,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符合党的会议纪律和工作纪律。三是研究重大而复杂的工作事项,应留足充分的讨论时间。对于有些重大复杂而一时难以决断的事项,校长应该留足充分的会议时间,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酝酿讨论,以保决策的民主科学,而不能以时间紧、要求急为由,草草做决定。有时一次会议研究不下来,还可以多次研究。如果反对意见实在太尖锐激烈,在不影响学校大局的前提下,还可暂缓研究执行。不少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失误,其主要原因就是学校主要领导听取意见不全面、讨论研究不充分。
不同的会议参会人员不同,这应该是最普通的常识。但有的学校校长,有意或者无意地混淆不同会议的性质,无节制地召开扩大会议,结果导致会议质量低劣,没有达到通过开会促进工作的目的。
一是该参会的人不参加。有的校长估计某些决议的研究,会招致某一个或几个班子成员的反对,就不召开班子成员会,而以个别征求意见的方式代替班子成员会,让反对的意见无法在班子成员会上发表;或者趁某位反对意见强烈的班子成员不在单位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让其无机会发表不同意见。其实,某些决议有反对意见或者反对意见强烈,正说明该决议还不成熟,还值得修改完善。为了把工作做好,校长不仅不该有意回避有不同意见的人,相反,还应该主动争求不同的意见,以避免决策的失误。
二是不该参会的人却参加。涉及学校人事调整、基建采购、评优选好等重大事项,当事人应该回避,不应该当着当事人来研究其具体的工作调整、人事安排、职务晋升、基建采购等,这是最起码的工作纪律和会议纪律。但有的学校领导为了实现其个人的工作意图,防止其他班子成员反对,故意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研究具体事项,严重违背党的会议纪律和工作纪律,这是必须坚决避免和反对的。学校的其他班子成员,在发现参会的对象明显不符合会议要求的时候,应该理直气壮地给会议主持人提出,这既是对会议主持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涉及学校重大事项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项时,应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一把手不得先定调子,先划框架,抢先发言定基调。学校班子集体研究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时,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其他班子成员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由一把手综合集体意见并做最后的陈述表态。当意见不统一,出现观点明显分歧时,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集体表决,最后由一把手按照集体表决的意见做最后表态。如果班子成员的大多数意见同一把手的意见不相一致时,一把手也必须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服从会议的决议,而不能强行推行个人的意见。
学校班子集体研究形成的会议决议,校长必须严格执行,维护学校校务会(或者党委会)的权威。
一是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校务会(或者党委会)的决议。有的校长开会一套,执行时又是另一套。如果学校班子会议形成的决议同校长的想法不一致时,会议形成的决议根本就不执行,决议等于一纸空文,会议等于没开,班子集体领导权威等于零。
二是决议暂缓执行或者要修改,必须再开会研究。还有的校长,开会形成决议后,一觉醒来发觉决议有缺陷,不完善,于是不再经过任何会议,也不同任何人商量,就把会议形成的决议进行修改,一点也不尊重集体领导的意见。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应该树立领导集体的权威而不是个人的权威,对于学校领导集体做出的决定,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确实有缺陷需要修改或者暂缓执行,必须再次开会研究,校长要说明不执行或者暂缓执行的原因,学校领导集体的权威才能树立,校长个人的权威也才能树立,学校决策的权威也才能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