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美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清河镇中学,山东 滨州 251708)
曹禺曾说:“美育不仅是人读书的必修课,它应该伴随人的一生。”要让真善美伴随人的一生,音乐中美育的渗透功不可没。引导他们有效鉴别真善美,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我们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受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乡镇中学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普遍低于城市学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乡镇中学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原本就较少,更有家长还对于孩子学习乐器存在偏见。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部分班主任教学理念落后,简单地认为音乐课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紧张的考试科目学习期间加一点缓冲营养小餐,教学工作安排总是强调学生分数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作为一线教师非常珍惜每周仅有的一节音乐课,多次对学生讲解音乐的重要性,音乐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它应该融进并伴随我们的人生旅途,使我们的生活丰富、让我们的生命精彩。音乐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高兴了我们会即兴放歌起舞,孤独忧伤的时候,它能给我们疗伤,拿起自己喜爱的乐器除烦解忧。根据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学校要求上好每节音乐课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本职工作,课余时间组织音乐社团活动,这是提升学校知名度的窗口,只是成果和影响力很难与优秀的城区中学相比较。这几年,我参加过两次市、县的音乐教材培训,又通过网络观看教学视频,对音乐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把握,运用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作为一名三十余年从事一线音乐教学的老教师,我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学校里的音乐课都是由班主任兼职的,当时的音像资料极其匮乏,学校只有一架破旧的脚踏风琴,没有音乐教室,每节音乐课前我就找好四个学生,抬着脚踏琴到教室去上课,孩子们欢呼雀跃,至今我还历历在目。他们对音乐课的渴望,让我这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一种莫大的责任感。当时,镇上有庆祝节日的活动,就会通知学校出节目,县里更是每两年举办一届园丁心声艺术节。我的课余时间大多是在排练节目中度过,每天被身体的劳累、音响资料的匮乏困扰着,现在回想起来都为自己当时的坚守而自豪。
双基验收期间,学校陆续购置了电子琴、打击乐器等一系列音乐器材,最近又配置了钢琴,有了专门的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除去键盘乐器外,其他乐器利用率不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文化科目学习时间,不给学生安排课外活动;二是缺少专业的器乐老师。
多媒体教学进课堂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利用网络能够获取更多优质教学资料,教师备课变得简单快捷,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课堂学习的情景中来,拓展了学生视野,其优势毋庸置疑。特别是欣赏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优美的声音、美丽的画面,动静结合,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欣赏感悟乐感,同时陶冶情操。多媒体教学再先进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有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才能针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使得我们的美育教学过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气!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最终还需教师和学生身心体验,融教于学。在新型教学模式下,音乐教师只有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于一体,才能生成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如我上的常态课——唱歌课时,在钢琴伴奏下,学生视唱乐谱或歌词,能够随时纠正音准问题,让颇具穿透力的琴声搭载教师的情感,渲染学生更好地进入歌曲的创设。曾经有一个学生课下对我说:“老师,我总忘不了你一边弹着琴一边唱歌陶醉的样子。”多年的农村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就应该课上多做视唱练耳,多跟琴声演唱歌曲,训练学生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学生音准才能把握得好。
若严格按照现音乐教材要求完成整套课程的传授,应该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问题是,音乐课程属于小科目,一周一节音乐课,每次月考要占用两天的音乐课,学期末考试科目要占用音乐课,劳动、开班会等也要占用音乐课,因此,一学期下来课程不能有效完成。另一方面,孩子们接收信息之广早已超脱前一代人的思维,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他们甚至可以阡陌小道通罗马。而如果被他们感觉无用或不感兴趣的知识,则很难为其所关注。目前,国家还没把音乐列入升学考试科目,唯美的音乐课在兴致之外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个人魅力及教法的推新除旧,提高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个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中学音乐教学的尴尬地位,更需要学校领导及同事重视美育的作用,转变音乐教学理念,重视音乐课教学,并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定期举办带有节日主题的文艺活动或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措施”,让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
当前,教材内容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大多数学生喜欢网络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本上的内容。网络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扣紧学生的心弦。在这个不寻常的庚子年、在倾力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居家隔离,企业延期复工复产,学校延期开学,学生停课不停学。学生运用空中课堂网上视频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只是音乐课不在其列。好在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制作了大量的、震撼心灵的优秀音乐作品,通过电视、网络呈现在人们面前,传递着力量和希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歌声让我们记住和赞美新时代的“最美逆行者”为勇士讴歌,为人民呐喊,为中国加油!可以说,网络音乐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续,将学习内容延伸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拓宽了学习渠道,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认识。
意识无法脱离时代,网上的新鲜事物也不能一味地拒绝,而应学会去其糟粕选取精华,我认为,每学期在课堂上学一首流行音乐作品,或让学生演唱,或用小乐器演奏都是不错的选择。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通俗的音乐作品很少。音乐作品年代离他们较远,学生不能感同身受,情感上不易产生共鸣。当然,从教师担任传承音乐文化的角度,课前大量收集资料,对作品尽量多做铺垫,效果会好一些。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需要我们教师本着传承和育人精神,从审美体验切入,比如在唱歌课《雪绒花》一节中,在聆听歌曲的同时让学生随老师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学生即刻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接着体会歌曲速度,分析旋律特点,找出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乐句唱一唱,感受优美旋律与人物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体验歌曲的过程中灵魂得以洗涤。伴随歌声犹如身临其境,并在欢快娱乐中掌握一些枯燥、干涩的音乐基本知识。最后,老师唱低声部,学生唱高声部,加上力度记号演唱歌曲,学生用歌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以便学生以后形成自学乐谱的能力和正确欣赏音乐的方法。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教育课,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反映着现实生活情感,教师用连贯的话语、精美的课件、优美的歌声感染学生。选取经典的音乐作品为载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教学实践中融核心素养的形成与音乐教育于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育学生的表现力、音乐欣赏力、创造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离不开音乐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学生天生乐感好,比如聆听歌曲2—3遍后,乐感好的学生就能跟随伴奏唱下来了,有的学生却反应比较迟缓,先天音乐素质确有差异,这部分学生对音乐就不太感兴趣。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要为所有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音乐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家庭条件较好的家长有给孩子买乐器参加校外的乐器辅导班,还有让孩子参加舞蹈班的,虽然数量很少,但却是我们农村音乐教学的燎原之火。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就利用音乐课最后五分钟给这些有特长的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他们充满自信的表演获得大家的认可,对下一步开展音乐活动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为了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平时让他们上课自带课堂小乐器——竖笛,选取熟悉的流行音乐作为演奏内容,学生手、脑、嘴并用,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又磨炼了他们的耐力和毅力。并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再引入课本内容教学,消除了学生的抵触心理,对音乐课产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
中学是乡镇的最高学府,希望集社会多方之力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中学音乐教育的投入,购置一部分课堂使用和排练节目需要的乐器,配备良好的音响设备,满足中学音乐教学和演出需求。网络时代,知识更新迅猛,人才也需要更新换代,对音乐教育者来说,年轻的面孔更有优势,引进专业的年轻音乐教师,更容易带领农村的孩子走进音乐的大门,有效提高乐器的使用率,为庆祝节日奉献上较高质量的精彩节目。
我国人多地广,各地发展极不均衡,上述有的见解或许管窥一斑,然文中提出的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这都是我从事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亲身体会,希望能够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学教师的认同,为乡镇的音乐教育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