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舟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1)
中国艺术品市场有着漫长的历史进程和久远的历史渊源,以 20 世纪 90 年代为界限,大致可以划分为传统艺术品市场和当代艺术品市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传统艺术品市场是指以简单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艺术品市场,这样的市场在中国早就存在了,虽发展缓慢,但历代各具特色,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20 世纪 90 年代后的艺术品市场为当代艺术品市场,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崛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2002 年为艺术品市场的起步阶段,2003-2012 年为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崛起阶段,2013 年至今为艺术品市场的理性探索阶段。与此相适应,学界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本文将重点讨论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状况。
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具有明显的孤立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较小。国外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从藏品角度对中国艺术品的研究和从艺术史角度开展的研究,而不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本身的研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开展对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无论中外都是近百年才有的现象。国外学者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真正关注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崛起开始的。在此之前,国外学者在研究艺术品市场时除了偶尔提及港澳台的艺术品市场外,很少讨论中国大陆地区的艺术品市场。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崛起,国外学者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崛起有些“突然”,且历史上国外并未形成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理论,国外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整体上还停留在“市场观察”阶段。
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注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研究全球艺术品市场时,将中国艺术品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观察。如欧洲艺术基金会组织的,由英国克莱尔·麦克·安德鲁编著的《TEFAF 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就属于这一类型。该报告由中国合作的研究机构负责中文翻译在国内出版发行,内容包括:年度全球艺术品市场形势、艺术品市场各板块交易、全球财富和艺术收藏的模式变化、艺术博览会、在线销售和艺术品市场的经济影响,共六个部分。其中涉及到对当年度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从中外比较的角度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动态。
二是通过统计每年度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来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如 Artnet 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合作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就属于这一类型。 Artnet 是全球知名的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掌握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权威的交易数据,双方联合推出的“统计年报”,从行业及市场规模、行业格局、拍品结构、价格分布及拍品均价和高价拍品几个方面对全球拍卖市场上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从全球角度来了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交易的全貌。
三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专项市场或领域的关注,如设在卢森堡的 Deloitte (德勤)总部编制的 Art & Finance Report (艺术与金融年度报告),该报告侧重从艺术金融和艺术投资市场角度对包括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内的全球艺术市场进行观察,内容通常包括 The State of the global art market; Art and wealth management survey; Art-secured lending; Art as an investment; Art and technology; Risk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六个专栏。每一部分都由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完成的内容相关的文章构成,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国外学者观察全球艺术品市场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学术层面上的研究成果也构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成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1992-2002 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枝独秀”,也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学术研究形式主要是对拍卖市场的学术观察。虽然这十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默默无闻,但却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唯一亮点,没有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一点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是有共识的。这一时期的学术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赵榆先生,(1)赵榆,早年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工作,曾任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品委员会顾问、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另一个是郑鑫尧先生。(2)郑鑫尧,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授,曾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榆自 1992 年开始,以纪实、评论、研究、赏析等形式撰写拍品点评、拍后综述、拍品赏析、市场调研等各类文章近 200 篇,全部收录到了他出版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二十年》中,详细记录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早期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他自 1995-2010年撰写的每一年度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顾与展望”,构成了研究我国早期艺术品市场的主要学术成果。郑鑫尧长期从事拍卖史研究,出版有《世界拍卖史》等研究拍卖的著作。他的主要贡献是从 1995 年起开始负责《拍卖报》的编辑工作,前后坚持了 22 年,共计编辑了400多期。《拍卖报》虽然只是一份行业内部交流的刊物,学术含量也不高,但却充当了早期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提供了艺术品市场学术交流的平台,成为观察国际艺术市场的学术窗口。《拍卖报1995-2005十年珍藏版》 已经成为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阶段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阶段,并不存在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学术刊物,相关的观察和思考文章大多是发表在大众报刊的。正如赵榆先生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二十年》的前言中所写的:“1995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征集到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徐邦达、启功、傅熹年先生的弘论,激起我撰写出《今秋,国宝落谁家?》一文,当时媒体对于此类文章的报道尚缺兴趣,我就找到曾经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后调到《北京晚报》担任编辑的王达人同志。经过王达人同志斡旋,在《北京晚报》以整版形式刊出,立即轰动全国。”[1](P50)由此可见当时并不存在刊登研究艺术品市场学术文章的专门刊物。早期研究艺术品市场的文章大多刊登在大众报纸上,后来《收藏家》《典藏艺术》等收藏类刊物和《美术观察》等艺术理论类刊物才陆续接受和刊登研究艺术品市场的文章。这也正是《拍卖报》能成为早期艺术品市场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的主要原因,大量早期艺术品市场观察和思考的文章只能发表在行业内部交流刊物上。
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学术研究呈现出5个特色:一是艺术品市场第一次真正成为了学术研究对象。在此之前的研究要么是围绕收藏开展的对藏品的研究,要么是围绕艺术史开展的学术探讨和研究,艺术品市场本身很少成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二是研究者多是来自艺术市场中的实践者,而非专业的研究人员或学术团队,参与艺术品市场中的实践者首先感受到了艺术品市场提出的学术需求,并率先作出了回应,而学界则很少会关注艺术品市场;三是研究方法不是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更多的是对艺术市场现象或个案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或者是对国际艺术市场的介绍;四是研究成果还算不上真正的学术论文,大多为观察记录或随笔感想一类的文章,发表的载体也不是学术刊物,多是报刊杂志;五是研究深度限于对艺术市场具体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并未形成系统的学术理论。但是这些研究对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早期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2003-2012 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年。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由拍卖市场“一枝独秀”进入到拍卖市场“领跑”的多业态并存状态。艺术品市场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由国内走向国际。除了艺术品拍卖市场高歌猛进外,画廊业、艺术品博览业、艺术品进出口贸易、艺术产业园、古玩交易场所、艺术品金融与投资等相关的市场活动也开始起步并蓬勃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体制内的文博馆藏等机构也开始参与市场活动,并成为艺术品市场上重要的交易主体。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民间收藏的兴起,带动了民营馆藏机构产生,民营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市场主体的投资动机不断增强,收藏动机有所减弱,艺术品金融与投资市场的活动非常活跃。
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从研究者身份角度来看,除了艺术品市场上的实践者继续关注艺术品市场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开始陆续参与其中,并且出现了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范围也从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关注转向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环境的关注、由对局部市场的关注转向对市场全局的关注、由分散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转向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和宏观的研究。
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代表人物较多。中央财经大学刘双舟教授 2006 年发起成立了国内高校首个专门研究拍卖市场的学术机构“拍卖研究中心”,并组织开展了与艺术品拍卖相关课题的研究,先后出版了《拍卖法案例教程》(2008 年)《中国拍卖制度研究》(2009 年)《拍卖法原理》(2010 年)等著作。中央美术学院赵力教授负责的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自 2006 年-2010 年连续主编出版了年度《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从艺术品市场宏观描述、市场结构、分类市场、行情板块、年度价格和数据排行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艺术品市场进行分析。虽然内容更多的是对艺术市场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归类和梳理,但是其中对数据的分析部分也包含了不少学术成分。最重要的是,研究报告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艺术品拍卖市场,而是包含了艺术品拍卖、中国画廊和艺术品会展在内的整个艺术市场的观察,提供了全面研究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新视角。 这一时期,学术成果最为显著的西沐教授,他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艺术品市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全面分析,在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支持下,分别于2008 年和 2010 年出版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二是在认真观察和研究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上,尝试搭建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宏观研究架构,于 2010 年出版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和《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提出了应当从市场环境、市场运营、基础理论等多个角度来对我国艺术品市场进行综合研究;三是率先关注到政策对艺术品市场的重要作用,于 2011 年出版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搭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研究的学术框架。
这一时期属于艺术品市场研究的学术积累时期,与第一个时期相比,艺术品市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具体表现在:第一,虽然还没有出现专门刊登研究艺术市场的学术刊物,但是《中国拍卖》《文物天地》《拍卖/收藏》等一大批收藏或文博类刊物开始刊登或主动约稿研究艺术品市场的文章;第二,研究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类著作明显增多,如吴明娣的《艺术市场研究》(2010 年)、何鸿、黄骏的《艺术品市场管理与研究》(2011)、陶宇的《艺术品市场概论》(2011 年)、王艺的《中国艺术品市场》(2011 年)、马健的《艺术品市场经济学》(2008 年)等。这些著作有些属于教材,有些是研讨会论文集,有些是对国外艺术市场的系统介绍,虽然这些成果学术层次参差不齐,但是与第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相比,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第三,各类市场研究报告产出频繁。这一时期艺术市场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如前述赵力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西沐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等,都是原文化部支持或立项的项目。主管部门还直接参与艺术市场研究报告的编制,如 2011-2014 年,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连续编制和出版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从多个角度编制的这份年度市场报告曾经是研究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权威资料。
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呈现多个特征:一是研究队伍的学术化和专门研究机构的出现。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开始参与到艺术品市场的研究中来,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也不断涌现,比如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情报站、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等,都是这一时期成立的。还出现了像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这样的由艺术市场媒体设立的研究机构;二是艺术品互联网研究平台的出现和市场研究中大数据分析的运用。这一时期正是互联网应用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的时期,雅昌艺术网、99 艺术网、中国拍卖网、赵涌在线、雅克艺术网等一大批艺术网站涌现,其中有以市场资讯为主的,也有以电子商务为主的,还有的属于网上展览馆和美术馆,功能非常多元化。“互联网 + 艺术市场”一方面丰富了艺术市场学术研究的形态,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研究渠道和领域,大数据研究方法被广泛采用,并导致了各类艺术市场指数研究的出现;三是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视野的拓展。虽然拍卖市场仍是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但是学术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此,对画廊市场、艺术品博览会市场的分市场研究和对艺术市场的整体研究都得到了深入,而且研究视野也不局限于对大陆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开始将港澳台市场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必然组成部分,并出现了中外艺术市场比较研究;四是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的多元化。大数据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方法等都有所体现,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法学理论、历史学理论等理论运用也越来越丰富。
纵览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成果,进步是非常大的,但是学术研究的不足也非常明显:首先,受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激励,交易数据成为这一期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艺术品市场上的成交数据,更是关注的核心。因此,编制各种市场研究报告和市场指数成为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次,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掩盖了诸多矛盾和缺陷,学界对存在的问题重视和研究不够。市场泡沫中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导致研究结果偏差过大,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学术成果对市场的指导意义普遍下降。看上去研究成果很多,但是真正起作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脱节;再次,艺术品市场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本身不会提供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研究者所运用的理论大多借鉴自其它学科,比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以及社会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和理论被引入艺术品市场的研究领域后并未来得及“消化”,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比如某些“文交所”运用证券市场的方法和理论来指导艺术品市场,将艺术品当股票一样的对待,开展“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实践很快就失败了,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最后,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将艺术品市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学术框架,但是仅停留在研究框架的设想层面,真正深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步入了“新常态”,我国艺术品市场也结束了“高歌猛进”的时期,开始进入了理性探索阶段。这一时期,市场中被泡沫掩盖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随着泡沫的挤出,市场主体更趋理性,投机的动机有所减弱,将艺术品视为财富的意识得到加强,艺术品财富管理活动开始增加,社会大众艺术消费的观念得到重视。市场由最早偏重收藏的单一形态逐步发展成为集收藏、投资与消费为一体综合生态。与此相适应,艺术品市场学术研究者们抱着“救市”的心态开始进入反思和总结时期,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务实的学术研究氛围渐浓。
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更加多元化的同时,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细分的趋势。虽然有关艺术品市场各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有明显进展,但是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艺术金融与投资领域,无论是研究者的规模、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社会关注度,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艺术品交易的频率(换手率)越来越高,艺术品的价格提升也非常快,艺术品拍卖市场从 2009 年起进入亿元时代,投资艺术品回报率远高于同期的房地产和股市,促使艺术品市场成为继股市和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新兴投资领域 。艺术品市场在短期内催生出诸如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担保、艺术品证券化等新兴商业模式。艺术品资产化趋势和投资热潮引发学界的普遍关注,艺术品市场研究者纷纷将学术研究转向这一新兴领域。但是从对市场的观察思考到学术成果的产出需要一定的周期,这导致学术研究成果与艺术品市场不同步,学术研究成果总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脚步。学者们有关艺术金融和投资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艺术市场进入调整后才完成并发表出来;另一个原因是,当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后,很多学者开始思考艺术品市场如何才能走出低谷的问题,并且普遍认为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是挽救艺术品市场的途径之一。2014年之后,相关学者每年还会定期组织艺术金融研究学术年会。这些都促使对艺术品金融和投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并集中产生大量研究成果。
对艺术品资本市场和艺术品金融关注最早且成果最丰富的是西沐教授,先后出版有《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年度研究报告》等。同时期的研究成果还有黄隽的《艺术品金融:从微观到宏观》、史跃峰的《当金融遇上艺术》、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中国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刘双舟和刘琛的《艺术品金融与投资》等。学者们在各类刊物上还发表了大量研究艺术金融的学术文章,其中《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3)该刊物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主办。作为一本专门刊物,成为这方面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
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学术研究成果是非常丰富的,除了艺术金融和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外,艺术品市场其他领域的研究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祝君波的《艺术品投资指南》、范正红的《中国书画艺术品投导论》、宗娅琮的《中国书法市场发展年度报告》、刘双舟的《拍卖法律案例研究》、郭玉军的《艺术法》、陆宵虹的《艺术品市场分析与特征价格》等。艺术品市场还引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关注,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为例,2013 年以来设立的约 2000 项国家社科艺术类研究项目中,与艺术品市场发展相关的立项课题共有 16 项(4)这16项课题的题目分别是:中国艺术品消费行为考查(13BF049)、海外中国美术收藏与研究(13BF056)、艺术品鉴证体系建构及产业发展模式研究(14BH095)、文化产品价值评估的方法与标准研究(15ZD04)、中国艺术品鉴证体系建构及市场研究(15BH110)、文化艺术资助机制及政策研究(15BH111)、国家艺术基金发展研究(16BH128)、艺术衍生品的时尚化开发(16BH135)、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7ZD08)、中国特色艺术智库研究(17ZD09)、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研究(17AA001)、美术策展人培养机制研究(17BF114)、美术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创新研究(17BH164)、基于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的文创产品开发研究(17BH160)、中英艺术品市场政策法规比较研究(18BF092)、中外艺术品市场法律制度比较研究(19BH139)。,虽然数量上仅占立项课题总数的 0.8%,但是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大大拓宽了艺术市场学术研究的视野。同时,艺术品市场还成为许多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陆续产生了一批以艺术品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也成为我国艺术品市场研究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理性探索阶段。这一时期艺术品市场学术研究的总体特征是“回归理性”,也从中反映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学术研究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由预测性研究转向总结回顾。30余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从缓慢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理性探索,大致完成了一个轮回。如何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指导和迎接艺术品市场下一轮发展高峰,这是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研究从以往“预测模式”的研究更多地转向了对艺术市场进行总结反思的研究模式。如西沐在《经济日报》发表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反思”[2]、马鸿民在《知识经济》上发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艺术市场化发展新常态”[3]等文章都带有总结回顾性质。
第二,由关注成就转向关注问题。在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时期,研究者对市场取得的成就更感兴趣,这正是市场年度报告和市场指数研究更受重视的原因。市场成就同时掩盖了市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诚信问题、违规操作问题、变相集资问题等其实很早就存在,但是并未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市场进入理性探索调整期后,这些阻碍市场发展或将市场推向虚高的问题才引起重视和引发深度思考,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如刘双舟在《理财》上发表的“艺术品收藏投资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4]、曹航在《戏剧之家》上发表的“我国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探究”[5]等。
第三,学术研究由务虚转向务实。在艺术品市场的理性探索时期,原先那种有关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等数据资料汇总式的研究活动明显减少了,如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连续编制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4 年之后不再延续了。代之而起的是对艺术品市场进行的专项分析报告,如由赵燕生编著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市场分析报告》、宗娅琮编著的《中国书法市场发展年度报告》以及由庄毓敏等编著的《中国艺术金融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等。这些具体艺术市场的研究报告与以往报告相比,并不限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术性和指导性更强。
第四,由关注投资转向关注科技和消费。从促进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源动力角度而言,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最受关注的是投资行为对艺术品市场影响。进入理性探索时期后,学者们发现促进艺术品市场的源动力除了投资外,还有科技和消费等。因此,有关科技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和消费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等选题成为研究者们新的学术关注点。如刘双舟在《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上发表的 “电商背景下大众艺术品消费的意义和趋势”[6]、白云翔在《大众文艺》上发表的“信息技术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和冲击”[7]等。
第五,由金融工具转向财富管理。在艺术品市场进入理性探索阶段后,有关艺术金融的研究成果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对艺术金融的研究本身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专项,即由将艺术品当做艺术金融工具转向了将艺术品作为一种财富形态来研究,关于艺术品财富管理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比如马继东在《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年度研究报告》[8]中发表的“艺术品的价值和财富管理关联性”、张正霖在《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中发表的“艺术品财富管理的途径及商品化法发展趋势”、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编制的《中国艺术品财富白皮书》(2019 年)等。
第六,研究范围由市场本体扩展到市场环境和保障体系。对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是从对交易活动本身的研究开始的,但是市场发展表明艺术品市场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既脱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环境,也离不开政策、法律、行业管理、中介服务等组成的一整套体系的保证。对艺术品市场环境和保障体系的研究也是艺术品市场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有关艺术品市场环境和保障体系的研究也产生了一系列学术成果。西沐出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研究》、郭玉军主编的《艺术法》,任滋森在《税务研究》发表的“推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9]等。
第七,消费对象研究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在我国艺术品市场高涨期间,投资(有些是投机)成为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的主要动机,各种艺术品金融模式,如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质押担保、甚至艺术品保险等都成为艺术品投资的业务门类。艺术品拍卖市场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少数有钱人的市场,艺术市场上的参与者出现明显的精英化趋势,高额的成交价让普通大众对艺术品市场望而却步。这使得学术研究也开始向艺术品投资行为倾斜,包括各种指数编制、年度研究报告等研究活动,其实都是为艺术品投资服务的。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降温和参与者理性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艺术品消费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大众化的艺术品消费做基础,艺术品市场很容易蜕变成投机场所,就不可能有健康长久的发展。于是关于艺术品市场大众化和艺术品消费的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选题。
第八,由本土视野转向国际视野。在艺术市场发展的早期,学界对国际艺术市场缺乏了解,除了少量介绍国外艺术品市场的文章外,国内学者对国际艺术品市场较少关注,学术兴趣点主要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但是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地位的提高,学者们开始放宽视野,将国内艺术品市场作为国际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综上,进入理性探索期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理性,开始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体系,在回顾总结中不断创新,逐步厘清了我国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30 余年来,国内外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研究的学术成果是丰硕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产生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成果,对正确认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演变脉络和发展规律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的学术研究体系仍存在空白,现有学术成果远远无法满足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要,学术研究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的空间还非常大,至少以下 8 个方面的学术研究领域亟待进一步探讨和突破:
第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定位与路径研究。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几乎没有涉及到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定位。国家层面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缺乏明确具体定位和发展路径的规划,只在国家的文化发展规划中对艺术品市场有笼统的提及。学术界在理论上也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是导致我国艺术品市场混乱的原因之一。应尽快开展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为国家制定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学术研究普遍偏重于实务问题的研究,而对基本理论的研究严重不足。即便是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历史也不长,之前有关藏品和艺术史的研究,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直接针对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学界习惯于运用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艺术市场,比如运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来研究艺术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研究艺术品收藏、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但是容易忽略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研究结果对艺术品市场的指导作用不大,甚至产生误导。因此,急需要建构艺术品市场自身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适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色理论体系。
第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现有的学术成果已经基本描绘出了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几大趋势了:即由本土化走向国际化、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由投资引导转向消费引导、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化、资产化与金融化趋势等。但是对这些发展趋势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困境研究。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层面的、道德层面的、政策层面的、制度层面的都有。已经有一些探讨这方面的学术成果,如邓月影、刘劲杨等发表的“论艺术与市场的深层矛盾”[10]、曹思佳发表的“僭越与失序——对当下我国艺术市场混乱现象的探析”[11]等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思考。但是还远远不够让我们全面认识这个问题,还需要做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第五,中外艺术品市场发展比较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外学者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还停留在数据统计和市场观察阶段,国内学者对国外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同样处于初级阶段。中外艺术品市场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学术成果非常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研究项目中设立的两项课题《中英艺术品市场政策法规比较研究》(18BF092)和《中外艺术品市场法律制度比较研究》(19BH139)仍在研究中。
第六,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环境与动力研究。这实际上涉及到两个领域:一个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环境问题;另一个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动力问题。艺术品市场不是孤立的,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大环境有直接关系。关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环境,已经有学者关注和研究了,比如裴铉珠发表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做为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2]、赵艳婷发表的“艺术市场与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13]等,对这一领域已做了初步探讨,但是还很不够。推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很多,主要动力有金融、科技和消费。目前关于艺术金融的研究成果相对多一些,但是科技与艺术市场的关系、艺术消费对市场的推动等课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亟待进一步加强。
第七,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研究。国家有关艺术品市场的财政、税收、进出口贸易等政策,是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艺术品市场的保障政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术板块,目前学术成果很少,除了少量论文外,著作只有西沐出版的 《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这个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和突破。
第八,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研究。法律规范是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我国艺术品市场法律制度建设是非常落后的,目前专门针对艺术品市场的法律文件仅有原文化部 2016 年起出台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一个部门规章。法律层面的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拍卖法等都不是专门针对艺术品市场的立法,需要通过系统的研究来推动相关立法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