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6期(总133-138期)总目录

2020-12-05 07:26
未来传播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究文化

·高端连线·

孙 江 李 圆 张梦可 认识论视域下智媒时代新闻生产与分发的逻辑关系(1)

曾静平 王友良 5G赋能时刻:全媒体,全素养(2)

江和平 打通供需两侧 做强环“球”传播——5G语境中的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3)

徐小洲 张 雷 新时代高层次传媒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4)

方兴东 严 峰 “健康码”与正在浮现中的智能传播新格局(5)

周 斌 夏衍与江南文化——纪念夏衍120周年诞辰(6)

·媒介社会·

沈 珉 杨柳牧菁 赛博空间的非遗传播——媒介环境传播学视阈下的思考(1)

王 勇 宋 梅 宋 欣 事前舆论监督:防腐反腐的路径选择(1)

花 晖 颠覆与重构:VR电影语言的演进(1)

原艳飞 金兼斌 争议性科学议题中叙事对第三人效果的影响(2)

汪 凯 凌子敏 科学传播中的文化阻滞:“养生文化”与民间“反转基因”话语之建构(2)

楚亚杰 胡佳丰 张林璇 新兴知识经纪人与科学传播对话规则的建立(2)

谢泽杭 于 晶 基于ELM-SEM模型的政务短视频受众采纳意愿研究(3)

邱立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数字出版的学术演进(3)

曹月娟 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传承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视角(3)

储雯倩 丛 挺 音乐社交APP互动仪式链研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3)

陈安繁 罗 晨 胡 勇 徐靖杨 徐永妍 中国社交媒体上转基因争论的网络议程研究(4)

高芳芳 丌 力 公众参与科学视角下的反转基因话语策略分析(4)

游淳惠 社会信任转移:从地方式信任到体制式与分散式信任(4)

张玲玲 朱旭光 栗青生 刷屏文化:弹幕社群的“同时性”与“想象的共同体”——以网络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弹幕文本为例(5)

王晓旭 从溢出到融合:叙事学研究的空间性位移考察(5)

陈彩银 从粉丝屠榜事件论粉丝社群对当代娱乐产业的影响(5)

肖国飞 姚 望 传媒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探究与实践——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6)

张玉河 张成蹊 基于延安精神的甘肃播音主持事业发展史研究(1949-2019)(6)

张东平 论自媒体刷量及其治理(6)

宦 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红色传承: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大学新闻教育(6)

·影视艺术·

周 星 张 洋 嬗变与新晋:国际视野下新时代华语电影再认识(1)

张 晶 李晓彩 新主流电影的叙事规约与延展——以2019年国庆献礼大片为例(1)

鲁乾辉 潘可武 从写实的叙事到魔幻的现实——以万玛才旦《撞死了一只羊》的荒诞呈现为例(1)

崔 颖 倪崑皓 从“黄金时代”到“世纪危机”:20世纪下半叶泰国电影的发展历程(1)

陈晓兵 互动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2)

李国聪 观念博弈与类型探索:再探第四代导演的新维度(2)

王娅姝 王宜文 底层叙事的认知错位——基于观众数据的《无名之辈》研究(2)

武建勋 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互联网+”电影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5)

鲜 佳 转向自觉下的多元开拓——新中国成立后留沪影人石挥的创作转型研究(5)

王纪澎 袁 军 电影产业国际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溢出效应(6)

濮 波 华晓红 从时空之维再思小津家庭伦理电影的诗学(6)

张 媛 王璐璐 互动电视剧的创新与发展:受众需求的满足与互动模式的转变(6)

胡 璇 周陈成 新世纪国产电影与诗歌的互文性对话(6)

·电影工业美学·

张立娜 美国独立电影的工业美学:类型实践、“制片人中心制”与作者性表达(1)

陈旭光 张明浩 论“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动画电影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1)

秦兴华 电影工业美学之后:中国电视剧工业美学的生成语境与理论构想(1)

·网络文化·

许文强 柴改英 义乌市“异国风情街”阿拉伯语景观调查研究(1)

余 玉 中央苏区新闻漫画的图像修辞探析(1)

宋 奇 梁晨阳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报业再创新探析(1)

白 龙 多元性的网络空间传播规则——基于德勒兹空间哲学视角的多维阐释(2)

盛 榕 言语社区商业标牌中的语言权势和文化认同研究(2)

张晓娴 张 梅 即刻真实、想象空间与自我观照——情感电台中的听觉文化(2)

穆 童 战 迪 全媒体时代视听文本的听觉文化转向及其表意实践(3)

袁筱华 沈松华 连接与隔离的重奏:泛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的演进构思(3)

曹 忠 身份认同焦虑、人格结构异化及娱乐化叙事——语境化改编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影像表征(3)

王旭锋 基于通专结合理念的影视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中美比较为视角(3)

张 恒 姚 争 真实、现世与自为:媒体泛化语境下纪录片的特质问题研究(4)

陶建杰 宋姝颖 新闻教育、媒体实习与新闻学子马新观的关系研究(4)

李海华 袁爱清 观看与展演:视觉心理下抖音短视频的身体性隐喻研究(4)

章 宏 林慧冰 文化接近性与文化差异性:中国出口电视节目模式的文化机制探究(6)

曾 光 高 栩 文化产品增值与折扣之辩证及其数学模型建构(6)

李 斌 “一带一路”倡议下语言传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析——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例(6)

·文学研究·

崔 波 马志浩 算法权力视角下的《三体》维基百科词条编辑研究(1)

葛 娟 《白鹿原》现代性叙事的历史面向与审美面向(1)

韩德星 中国大陆舞台上的田纳西·威廉斯戏剧演出研究(4)

刘晓珍 从贾宝玉形象看《红楼梦》的佛禅境界(4)

·学术争鸣·

万传法 左右还是雅俗:1932—1949年中国电影改编研究(2)

李道新 电影史研究:“深度”的路径与“本体”的位置——对《左右还是雅俗:1932—1949年中国电影改编研究》一文的思考(2)

·媒介融合·

詹海宝 王 卓 第五轮学科评估时域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生产力分布格局检视——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与代表性期刊的统计分析(2)

董秀成 社会媒体协同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力研究(2)

万丽萍 5G时代传媒业的生存挑战与变革走向(2)

陈维龙 5G赋能智能媒体技术在弹幕视频中的体系创新与价值引领(2)

张针铭 双语播音专业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以浙江某艺术类高校学生为例(2)

赵 莉 超越缺失模型:新媒体语境下环境传播模型的嬗变与反思(3)

陈虹虹 杨秀英 地方记忆的微信生产与传播:以“广州湾”历史为例(3)

陶贤都 水蓝薇 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栏目城市形象传播的特色及启示研究(3)

刘良模 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传播的逻辑进路与实证研究(3)

陈凌广 陈子坤 祠堂载体设计之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活化更新设计的案例透析(4)

王文渊 丽江木府空间再造的传播学分析(4)

邱 蔚 “温度”与“距离”:播音主持人格化传播探究(4)

曾 真 媒介技术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研究(4)

赵雪芹 许丽霞 信息流视频广告社交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微信朋友圈广告为例(6)

吴 玥 韩雨辰 孙源南 探寻促进网络直播用户向主播打赏的影响因素——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的实证研究(6)

周 颖 全球传播秩序的演进逻辑与重构进路(6)

袁 蕾 高校思政课15年的研究特征、学术话语及未来传播图景——基于CNKI(2005-2019)CSSCI论文的综合分析(6)

·社会治理传播·

李文冰 新媒体与城市群空间的共生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3)

张爱军 孙玉寻 微信社区屏蔽治理与舆论失衡(3)

王国勤 社会治理传播研究: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展望(3)

·新媒介美学·

李诗语 时间的辩证法——影游融合视野下电影与游戏的连续性问题及其比较(4)

赵立诺 张明浩 “数字经验”的影像表达与文化症候——论新力量导演的“新媒介美学”潮流(4)

耿游子民 陈旭光 从符号的自生成到去同步观看——CGI技术下的影游融合新美学(4)

·智能传播·

钱小龙 仇江燕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人工智能慕课优化路径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5)

陈 琳 5G背景下的中国音乐剧多元化变革(5)

潘红霞 智媒时代智能信息推荐算法的缺陷及正向重构(5)

·电视剧研究·

严 勤 中国电视剧创作转型与发展态势(5)

周江伟 时代的讴歌和历史的反思——评《奔腾年代》(5)

徐 怡 范志忠 《陈情令》:圈层文化的破壁与创新(5)

·出版研究·

张连义 共和国家理想与《新青年》的启蒙(5)

高辛凡 蒋辰雨 瞿秋白主编刊物特色及其社会影响力(5)

吴心怡 中国现代出版业时期的绍兴出版人群体及其形成原因(5)

猜你喜欢
研究文化
文化与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