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探究与实践
——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

2020-12-05 07:26肖国飞
未来传播 2020年6期
关键词:浙江学院结构

肖国飞 姚 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1]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方位的新判断。党的十九大将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提升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高度。为此,国家召开了新时代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并先后作出了“双一流”建设和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战略部署。而“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所有教育目标的达成都要以专业为基本组织架构得以实现。因此,可以说,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对传媒类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作一些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专业结构优化的理性思考:从必然到应然

专业结构优化通过专业与系统中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来触发,对象就是这些关系的本质,“事物具有其固有属性,这取决于事物本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存在方式”[2]。因此,专业结构优化至关重要的是,既要强调专业自身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也要考虑其他对象的性质。换言之,专业结构优化不仅要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来决定,而且还要考虑其所处环境和行业发展需求。必须将专业结构优化深深地植根于外部环境的土壤中,在专业与外部环境,如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专业结构布局、考生家长期待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境域下,形成特定跨越时空互动的路径,以降低专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既存张力。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任何事物都是由大小系统构成或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并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的结构越合理,其整体功能的显现或发挥就越大。作为学术研究的组织,高校是由各个学科门类以及一、二级学科组成的。作为承担人才培养主要职能的机构,高校是由各类不同的专业构成的体系。所以,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内部要素结构是否合理,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能否具有特色和优势,直接决定或彰显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内部的专业结构优化就成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课题。比如,浙江大学将原有的130个专业调整优化到90多个专业,中山大学从120多个专业压缩到70多个专业,可见调整力度之大。专业结构优化是外驱力和内驱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是高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基本原则或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导向:

(一)专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导向

目标是一个国家、社会或组织、团体及个人的理想追求和发展愿景,对群体或个体发展具有指引、导向和激励作用。高校的使命和宗旨仍是当今教育系统的基本问题,但确定高校的使命与宗旨要敏捷地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专业建设是沟通师生、链接微观与宏观内涵建设的重要桥梁,通过开展专业评估认证,调整优化结构,能够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对学生发展提出明确目标,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找到差距、看到方向,促进学校内部各方面思路有机统一,制度有序衔接,运行有效进行,氛围有度营造,人才目标有力达成。

从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看,高校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历史关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4]。为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时代潮流,培养一流人才,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家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中国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从跟跑、并跑直至到某些方面的领跑,当然首先要与国际接轨,适应并融入国际化发展趋势。2013年,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及专业认证模式,已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标准,对于引导和促进世界各个国家高校的专业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通行规则。建设高教强国的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向我们提出了如何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问题。近几年来,教育部围绕一流大学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目标,陆续出台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卓越工程师、医生、教师,卓越农林、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教育培养计划)、“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等一系列“组合拳”,其核心和落脚点是专业建设。这些战略举措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性内容,同时对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出了更为迫切更加具体的任务。

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看,高校需要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定位的学科专业布局。高校专业设置与优化不仅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战略,还要契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浙江传媒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由国家广电部举办和直接管理的三所传媒院校之一,前身为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后又经历了划归地方政府管辖,再到省部共建的发展过程,学校具有鲜明的“广电传媒基因”。在4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浙江传媒学院始终秉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培养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并不断完善了传媒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广播影视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了“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百舸争流”的新时期,学校步入了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的新阶段。2019年初,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新目标,提出了“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学科优势强,专业特色强”的“两高两强”首位战略,它将引领学校进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因此,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是落实浙江传媒学院党代会制定的新目标、新战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办学实践中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

(二)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导向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直接反映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考生需求。当社会和考生需求发生变化时,专业结构也应随之调整。教育部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时明确了“五度”标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笔者的理解是:在“五度”标准中,其中的“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应该是更为核心更为关键的指标,是实现其他“四度”要求的基本前提。

专业结构优化必须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结构优化强调的是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与社会要素之间不可避免的交织和相互依存。社会结构“由若干要素组成,在不影响变化的情况下,任何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也随之变化”[5]。高校人才培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责任和使命,在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6]。培养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是地方性院校的根本职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区域性校园数量的增长使人们对高校在促进地区福祉中所扮演角色的兴趣日益浓厚,同时人们对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广泛的认知。浙江地处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在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八八战略”描绘的蓝图,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之后,浙江省又制定颁发了《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今后5年要重点建设的“文化浙江十大工程”,其中关于“文化人才和文化名家培育工程”提到,要“发挥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作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加强文化人才培养”[7]。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和文化创意人才为主的地方院校,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文化浙江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政、产、学、研、创一体化发展,探索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不俗的贡献。

专业结构优化必须以服务学生需求为导向。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经过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在满足人民群众普遍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人们对专业教育、就业发展的需求也日益显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期望与专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学生需求与社会需要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学生需求是社会需要的反映,但同时还有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就业创业发展的价值追求。高校之间的竞争除了综合办学实力、历史文化传统、所在地区差异等因素,其专业特色和优势,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考量。近几年的高校招生录取数据显示,有不少院校,包括部分“985”“211”高校的专业“遇冷”,未能在相应批次完成录取计划,甚至大幅度降分以求,除了地域、行业等因素,与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对考生就业的适用性直接相关。因此,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也是高校增强对考生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新高教40条)指出,要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

(三)专业结构优化的特色导向

客观世界的存在因其矛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数量目前已达到1200多所,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办学“同质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大量的专业重复设置,导致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是许多高校都提倡的办学理念,但如何在高校林立的新一轮竞争格局中“突围”,真正实现差异化发展,寻求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生存发展之路,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宏观层面,国家提出了高校分类建设,特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把高校分为三六九等,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求,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李克强总理同时强调:高校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坚持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着眼培养适应就业、能够创业、勇于创新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统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新高教40条要求: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发挥办学优势,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为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要求,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提出,要把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专业升级转型作为全省高教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本科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资源支持本科教育、服务本科教育、做强本科教育;另一方面也强调,要树立特色办学理念和有限专业理念,加强专业设置的科学论证和规划,下决心调减重复率高、就业率低、与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加强服务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民生急需相关的专业建设,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名专业”。以上论述中的关键词都聚焦于“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基本依据。

在学校层面,浙江传媒学院依然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集中体现在其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上。许多国际国内知名高校,不仅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和综合实力,且以其一流的特色优势专业著称于世,深受世界各地考生学子的青睐。经多年的办学,浙江传媒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媒本色”和“行业特色”,并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跻身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的行列。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莅临浙江传媒学院考察,对学校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期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继往开来,进一步凝聚和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既是势之必然,也是事之应然。

(四)专业结构优化的问题导向

现有专业如果不能与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不能与考生需求相呼应,本身就是问题所在。问题是改革的出发点,其目的是使专业结构切合社会实践的需求,并重新定义自己结构的“范式变化”,以引发回应和分析问题,捕获解决方案和行动策略。专业建设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结构对既存问题回应的满意程度。

从总体上看,高校学科专业普遍存在盲目布点、重复设置、“多而散”的专业结构失衡现象。概括起来说,主要问题有:一是重复设置。在高等教育外延扩张阶段,许多高校为了做大规模,贪大求全,盲目增设一些师资、设备以及办学条件尚不具备,又缺乏学科基础支撑的专业,在后来的建设中由于投入不足,可持续发展乏力,在同类专业竞争中成为“鸡肋”。二是老旧过时。一些传统专业由于缺乏社会适应性和市场敏感度,与社会需求脱节,不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要求,学校尤其是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往往从本位主义出发,不愿舍弃停办,抱残守缺,又不能及时改造、转型升级。对此,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开出了“药方”: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解决脱节的问题,即专业设置跟社会脱节、跟经济脱节、跟创新脱节;二是要着力解决融合的问题,要着力解决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校地结合等方面的问题;三是要着力解决支撑的问题,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支撑着社会经济发展,支撑不了就解决不了“底座的问题”,就没法办好;四是要着力解决引领的问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要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8]这些分析判断是深刻中肯的,为我们调整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明晰了路径要求。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学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身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经过42年的办学实践,浙江传媒学院逐步形成了以艺术类专业为主干,以影视传媒和文化创意为两翼,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专业体系。在现有41个本科专业中,有原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4个、特色专业7个。在最新的国家“双万计划”项目遴选中,被列入省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同时,校方也清醒地看到学校专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2018年上半年,教育部对浙江传媒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审核评估,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学校办学特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指出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新设的一些专业和专业方向,有“同质化”的情况,不利于学院的特色优势凝聚;部分学院所设专业跨学科门类多,难以形成内在有机联系的专业群,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难以形成有效共享机制;工科类专业对“新工科”建设理念缺乏深入认识,各类专业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问题在校方开展校内自评自建和专业评估认证时也有发现,包括专业及专业方向过细,人才培养方案同质化,专业建设与管理学科边界不清,传统文科、工科专业缺乏竞争力等。这些正是浙江传媒学院在开展评估整改,优化专业结构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专业结构优化的实践探索:从认知到行动

既存问题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要求,专业必须阐明所处位置以及如何实际利用或回应这些问题,并将专业结构与特定的交互环境联系起来,是专业结构优化必须反思的“可变的多个系统”,构成了专业结构优化的依据和实践。解决了认识层面的问题,关键是实践和行动。近些年来,基于前述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对校内专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浙江传媒学院分期分批对专业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优化。

(一)厘清学科专业发展思路

理清思路,做好顶层设计是活动展开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基础。2016年,浙江传媒学院制定的《“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就提出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发展,先后两轮的校内专业评估认证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更加明晰: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围绕“两高两强”首位战略,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意识;强化学科支撑,理顺学科、学院、专业关系,以一流学科带动一流专业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办学特色优势,通过合并、停办、改造、增设等举措,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全链融合的学科专业生态群。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以新一轮校内机构改革为契机,首先理顺了学科、学院、专业关系,进一步调整学科发展布局,为后面的专业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浙江传媒学院将原先分布在8个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科调整归并至5个学院;将分布在3个学院的新闻传播学科调整归并至2个学院;调整合并工学门类的2个学院,组建跨学科的媒体工程学院,实现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3个工学学科的交叉;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和大学外语部合并重组,强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将所有学科分为3大类:优势学科、培育学科和储备学科,形成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两大优势学科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教育学(传媒高等教育方向)、数学、经济学7大储备学科为支撑,带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工商管理6大培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动态调整长效机制

动态调整是专业结构在交互环境中可观察到的结果,是关系模式的系统化显现,体现着一定专业结构的层次性变迁。早在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就开展了首轮校内专业评估认证。2017年,浙江传媒学院在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的自评自建中,组织开展了新一轮校内专业评估认证工作,并初步构建了“校内生源质量评价、就业质量评价、校外专家评价、校外第三方评价”四位一体的专业认证模式,为建立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积累了经验。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根据教育部审核评估的“五度”要求,对照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制定了《浙江传媒学院本科专业监测预警及动态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提出了学校专业监测预警和动态调整的适应性、特色性、兼顾性、动态性等5大原则,设立了相应的量化监测指标体系——专业招生、转专业、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对专业及教学工作满意度、第三方专业评价数据等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根据专业年度监测考评数据,按艺术类和文史理工类进行排名,排名位于后5%至10%的专业列入预警专业名单。第一次列入预警名单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两次列入预警名单的专业,暂停招生或予以撤销。动态调整机制重视专业建设的“产出导向”、人才培养的结果导向,为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竭动力,解决了单靠“底线”不能解决的专业建设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推进调整优化实践

专业结构优化重在实践,特别是在内涵建设时期,必须重视专业调整实践,以帮助专业获得自身正确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上,专业建设是自在地从专业面临环境的角度来形成专业建设理念、专业建设举措与路径,专业结构优化的实践则改变了这种短期、线性的专业建设思路,使专业重新定位自己的序列,建构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提升专业建设的自为性。在2017年的浙江传媒学院校内专业评估中,根据评估结果,学校果断暂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环境设计、数字出版等4个专业招生,合并专业方向8个,实行专业大类招生3个。2019年,依照《浙江传媒学院本科专业监测预警及动态调整实施办法》,经过校院两级充分论证协商,决定再暂停通信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等2个专业招生,增设招生专业方向2个。两轮调整下来,共计暂停招生专业6个,合并(取消)专业方向8个,增设专业方向2个,调整比例占专业及专业方向总数的28.57%。浙江传媒学院专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特色优势更加鲜明。

与此同时,浙江传媒学院强化了“新工科”建设理念并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技术发展要求,依托传媒院校学科专业群优势,按照“工科+传媒”“工科+艺术”的思路,学校将逐步改造工科专业。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将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按软件工程(传媒大数据)、电子科学与技术(演艺工程与舞蹈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招生。为补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短板,浙江传媒学院制定了《浙江传媒学院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以及全体教师的培训辅导活动,达成共识,熟悉标准,明确要求。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3个专业首批参加专业认证,按照国家专业认证标准,扎实开展认证准备工作,于2019年10月递交了认证申请材料。

三、结语:专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启示

每一个通过反复实验的行为往往会构成特定的经验,既存的经验往往以实践及成效为前提。经验是具有广泛的时空延伸的社会实践,换言之,经验存在于实践时空之中,因为社会中大多数成员都遵循并认可“经验”。经验往往成为专业结构优化在多数情况下理解和使用的“通用程序”。[9]在专业动态调整优化实践中,浙江传媒学院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启示。

(一)决策层的统筹谋划和决心意志是前提

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结构调整不是“拍脑袋”的行为,其涉及学科专业的总体布局、办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分配优化,以及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等。因此,需要决策层对学校发展现状、基础的清醒认识,对学校发展形势、环境的科学研判,对学校发展目标、战略的前瞻把握。既要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逻辑,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分析长板、短板,优势、劣势,做好统筹谋划,稳步推进。由于学科专业调整必然是有减有增,有分有合,关系到相关学院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人员机构的变动,自然会遇到抵触和排斥。所以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还需要决策层有敢于担当,破旧立新,“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事实证明,这些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也遭遇了,并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解决。

(二)科学规范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实施是保障

科学的决策要落实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科学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在先后两轮的校内专业评估认证时,浙江传媒学院均制定了专业评估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作为评估工作的基本依据。特别是在2017年,浙江传媒学院以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契机,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为基准,在制定评估方案时,结合该校实际,将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第三方专业评价作为核心指标列入评估指标体系,用数据说话,强化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其次,是发挥校外专家的权威作用,在两轮的专业评估中,浙江传媒学院都邀请了三分之二的学界业界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学校所有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体现了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总结前期专业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浙江传媒学院于2019年制定了《浙江传媒学院本科专业监测预警及动态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形成了专业调整优化的长效机制。

(三)基层教学组织和专业教师的同心协力是基础

如前所述,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工作主体是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不仅需要学校决策层的统筹谋划、制度设计和规范组织,还需要相关学院和教师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他们的认可度和参与度直接关系到实践的执行力和有效性。由于会触动他们的“奶酪”和“饭碗”,他们往往会消极对待或讨价还价。因此,需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要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明确专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二级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教师的事业发展和长远利益。这样,全校上下才能统一共识,形成合力,实现预期的调整优化目标。

猜你喜欢
浙江学院结构
Mother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论结构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海盗学院(12)
论《日出》的结构
海盗学院(7)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