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兵情

2020-12-05 07:26李兴斌
孙子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士卒将帅靶子

【原文】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1],主也。矢,金[2]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3]。前〔重而〕后轻,故正而听人。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阵之则办[4],趣之敌则不听人,治卒[5]不法矢也。弩者,将也。弩张,柄[6]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7],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8]不中〔招也〕……□□□将之用心不和[9]……得,犹不胜敌也。矢轻重得,前〔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犹不中招[10]也。卒轻重得,前后适,而将唯于……兵□□□□□□□犹不胜敌也。故曰,弩之中彀[11]合于四,兵有功……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12]也。此兵之道也。”

【注释】

[1]发者:指射弩之人。

[2]金:箭镞。

[3]犀:犀利。 走:疾行。此处指箭的飞行。

[4]办:原为“辨”,应为“办(辦)”,意即能、成也。

[5]治卒:指布阵时的分配兵力。

[6]柄:原作“棅”,指弩臂。

[7]两洋:指弓弩的两端。洋,疑借为“翔”,“两洋”即两翔、两翼。弩弓横置时,形似鸟舒两翼、人张两臂,所以这里将其两端叫作“两洋”。 送矢:弹射箭矢。

[8]犹:原作“猷”。

[9]不和:这里指将帅之间不协调。

[10]招:原作“昭”,箭靶。

[11]彀(ɡòu):原作“穀”。

[12]招:原作“召”。

【释义】

孙膑说:“如果想知道治军、用兵的道理,可以用弩箭作比喻。箭好比士卒,弩好比将领,射弩的人好比君主。箭,金属箭头装在前面,羽毛箭翎装在后面,所以它既犀利又能快速飞行。箭矢的结构前重后轻,所以它能按人的意志正确飞行。但是,现在治军后重前轻,这样布阵还可以,用来攻击敌人就会士卒不听命令,这就是治军不仿效弩箭的缘故。弩,好比将领。弩张开后而弩臂不正,张力或强或弱而不协调,它两端弹射箭的力量也就不会一致。这样,虽然箭的前后轻重都很合适,也仍然射不中靶子。……将领之间不能协调一致……也不能战胜敌人。箭轻重前后都很合适,弩拉得很正,弩弓两端弹射箭的力量也一致,但射者不得其人,也仍然不能射中靶子。兵力部署前后轻重得当,而将领……仍然不能战胜敌人。所以说,发射弩箭而能够射中靶子,必须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用兵而要获得成功……将领、士卒、君主必须协调一致。所以说,用兵而能战胜敌人,与射箭能射中靶子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治军、用兵的道理所在。”

【解析】

本篇以矢、弩、发者为比喻,来说明士卒、将帅和君主的条件、作用和关系,认为只有三方面都合乎要求,用兵才能克敌制胜。

作者认为,兵力配置要前重后轻,这样交战时才能有冲击力;否则,前轻后重,交战时容易前面一触即溃而后面随之瓦解。此外,将帅必须团结,作战时能心往一处想,互相配合。就像发射弩箭一样,弩臂平正,用力均衡而协调,就可以保证箭矢疾速而准确地射中目标。至于国君,则必须能正确地作出战略决策,正确地规定部队的行动方向。

总之,作者认为君主、将帅、士卒必须高度统一,必须做到三位一体,相互协调与配合,而绝不可偏废。应该说,这是一种科学而辩证的整体性思维和系统论思想,即使在当下也仍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本篇篇题为竹简整理小组所加。从出土竹简看,本篇字体与《势备》篇一致,笔法非常相近,文章思路也相似,再加《势备》篇未标字数,而本篇未标篇名,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其很有可能就是《势备》篇的后半部分。

猜你喜欢
士卒将帅靶子
靶子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吴起治军
朋友之间要讲信用
唯美食不可辜负
找准“靶向治疗”的靶子
一曲征歌写华章
孙子列传
独特的靶子
与众不同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