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琴琴竹的演奏技法

2020-12-05 04:51:28刘美成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扬琴大拇指琴弦

刘美成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0)

一、传统演奏技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演奏更多创新的扬琴音乐作品,扬琴的形制和演奏工具在不断发生变化,演奏技艺也在无数扬琴演奏家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掌握多样且正确的演奏技巧既是学好扬琴的基础,也是演奏出一首好的扬琴作品的关键。

弹:弹是扬琴最基本的演奏方法。在接触琴弦的一瞬间使琴竹头灵敏地离开,琴弦振动不受琴竹头的阻碍,手腕、手指和手肘一齐动作,将力量集中到琴竹头上,用力灵活轻松,动作自然,使琴竹保持在琴弦的平行状态,每个音弹出的的效果就会结实而干净。“弹”决定了演奏中音量的高低、音值的长短和音色的控制。不同音区也需要根据弦短、弦长控制弹弦的力量,才会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弹”分为:单竹单音、双竹单音、单竹和音、双竹和音四种。

轮:轮音也称轮竹,是扬琴演奏技法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是将交替竹的速度加快后形成的密集轮奏。弹奏轮音时需要手腕完全放松,灵活放松手指,不可以手肘为支点。如果手臂太过僵硬,击弦时直直地敲下去,音色效果会显得不柔和及十分嘈杂。轮音的独特美感就是在表现舒缓、细腻的情绪时又能呈现出激昂雄浑的气势。轮竹可分为单竹连续击弦和双竹交替击弦两种,而单竹连续击弦又分为单音轮竹、双音轮竹、三合音轮竹和连续轮打四种。

颤竹:是利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杠杆作用,使用大拇指向下用力使琴竹头颤动,在接触琴弦后快速产生一连串密集跳动的单音点,加强了旋律的动感,曲目变得丰富,充满活力。颤竹在乐曲中一般作“有头去尾“的处理,而在慢板乐曲中,产生渐弱消失的柔暗效果。在缓慢的抒情性乐曲中,具有柔和流畅的效果。在中板或稍快的乐曲中,则有跌宕起伏的活泼效果。颤竹是由辽宁盖县的赵殿学老师独创的技法,分为左、右手单颤竹、双手颤竹和连续颤竹这三种。

滑颤:在弹奏颤音时,顺着颤音的余音向上或者向下进行滑动,会呈现出一种按音阶顺序多个音依次颤动的音响效果,一般有三度、四度和六度滑颤。在演奏时,手腕的自如度决定了颤动的幅度。向上滑动的时候,为了保持琴竹头不插入琴弦内,要尽量使琴竹和琴面平行。

滑竹:是在颤竹的基础上,使琴竹在接触琴弦后顺着惯性向上或者向下滑动,产生出一种和滑音相似的效果的演奏技巧。颤竹的颤动时间越长,滑竹就会发挥出更佳的效果。滑竹也是东北扬琴音乐中的特有技法,不仅弥补了扬琴音乐音腔的缺陷,而且还提高了音乐韵味。滑竹主要分为单竹法、双竹法、连续滑竹、固定滑竹四种技法。

浪竹:又名“咕噜音”,演奏技法与颤竹相近,都是主要用中指和无名指向上使力,大拇指向下使力,使琴竹头发出连续颤动而形成的一连串均匀密集的音响。但浪竹的效果主要是琴竹杆,这一奏法产生的噪音会形成一种特殊而强烈的音效,与泼辣豪放的四川扬琴风格十分匹配,成为了四川扬琴独具特点的演奏方法。

闷竹:又名“收竹音”,与顿音的技法相似,都是在弹奏的刹那止住琴竹头压在琴弦上所产生的余音,旋律会有抑扬顿挫的变化,但这一种演奏技法在扬琴止音器发明后就不再常用了。

双叠弹:与颤竹的技法相似,在一只手演奏颤音的同时,另一只手重击单音,在两手的配合上要求更高。

衬音:一般运用在初级的扬琴曲目中,普遍运用于传统扬琴演奏中的技巧。衬音的音型为四连音和八分音符,多用于低音,可以放大曲调本来的旋律情感。右手的松弛度以及左右手的均匀度尤为重要,因为演奏时不能出现杂音。有一衬、二衬、三衬、四衬四种。

座音:一般是用左手演奏一个固定的音,穿插于右手演奏的主旋律中,使旋律更加活泼流畅,形成相似于复调的丰富感觉。演奏时,右手的力度要稍微重点,左手起突出主旋律的辅助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混乱的音效。

装饰音:在演奏中,根据乐曲的旋律弹得短促或者缓慢,手指需要极强的灵活度,用以保持相对较弱的力度,来润色旋律的小音符。一般有倚音、波音、花音和颤音等。装饰音基本不会占拍子的时值,需要在演奏前提前看谱,把握好节奏。

根据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洪泽湖水源调度:①洪泽湖水位在12.5 m以上时,水源由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调度。②当洪泽湖水位在12.5 m以下时,按省规定,除经蔷北地涵及沭新退水闸(含桑墟水电站)向连云港市送水50 m3/s、向废黄河送水15~20 m3/s外,其余部分由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调度给淮安、宿迁等市县使用。③当洪泽湖水位降至11.3 m时,由于二河闸出量不足, 向连云港市及废黄河送水的流量将相应减少,但为了确保连云港港口和城市用水,根据大旱年份1992年的实际情况,在任何形式下,通过蔷北地涵及沭新退水闸向连云港送水不得少于30~40 m3/s。

二、创新演奏技法

勾弦:是手指在琴弦上或上或下拨弦的统称。主要依靠大拇指和中指,不使用食指。勾弦是大拇指向上勾,食指向下勾,如果无名指加入也是向下勾。勾弦时,为了充分接触琴弦,用指甲平行扫弦。勾弦分为双手齐勾和三指齐勾两种。

点弦:奏法主要分为木音、顿音、古音和泛音四种。木音奏法,持竹方式与鼓音类似,中指和无名指轻放在琴品五厘米处,另一只琴竹弹奏时,就会产生敲木鱼的类似音效;顿音奏法,使琴弦的振动停止,分为单手和双手两种。当其中两个音被弹奏后,双手迅速放在两音的琴弦上,使其同时停止,即双手顿音,姿势与方法和单手顿音相同。在民间,姿势与方法也是各不一样,可用手、手掌、手指等;古音奏法,大拇指和食指持竹,中指轻放在琴品上,无名指和小指伸开,微偏向某个音。然后另一只琴竹弹奏时,就会产生和鼓音相似的音效;泛音奏法,大拇指和食指持竹,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微曲,中指在弦上的泛音点浮按着,同时,弹奏另一只琴竹就会发出一串清越的泛音。

反竹:演奏时,用琴竹头进行反面的击弦,发出具有强烈穿透力的音效,色彩明亮,极具金属感。反竹可以更加明确地表达出音乐的内涵,需要手指、手腕和手臂甚至是全身的协调配合才能使反竹的音色产生细致的变化。

滑抹:琴竹击打琴弦之后,套在左手中手指上的金属指套在琴弦上进行滑动,模仿出鸟鸣和风声等特殊音效,首创者是扬琴教育家郑宝恒。滑动之时,为了不产生其他的噪音,将滑音指套贴紧在琴弦上,且不能触碰到其他琴弦。滑抹主要分为四种技法: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和柔滑音。

拨弦:大拇指在近琴竹尾处稍微用力,将竹头翻转约120度,食指弯曲,与大拇指捏住琴竹身,中指自然托住琴竹尾,小指伸开放松,用琴竹尾尖内侧斜着拨动琴弦,奏出清脆明亮的音效。如果用力不准确,会发出噪音,倾斜度过小会使声音发飘。拨弦时,手指和手腕相互结合。拨弦分为单拨、双拨和滑拨三种技巧。

摘音:在离琴码三厘米处用大拇指和左手的食指捏住琴弦,右手持琴竹尾进行拨动,使琴弦发出“嘚”的音。演奏时,左手要捏紧琴弦,右手要集中力度,才能准确快速地拨弦。

手指滑拨:和琴竹的滑拨技法不同,演奏手法类似于古筝或古琴。手指滑拨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手指的指腹拨弦,音色完美柔和,属于扬琴演奏技法中最轻柔的,常在营造意境中使用,一般是舒缓的音乐曲目;另一种是用手指的指甲拨弦,和琴竹拨弦类似,声音明亮清脆,但音量比较弱。

三、琴竹的演奏技法对音色的影响

扬琴是用琴竹敲击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击弦乐器,因此扬琴的音色会随着击弦工具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演奏的时候用手指指腹抓弦,音色就变得柔和,音量也会渐弱;而使用手指指甲抓弦,发声就会明亮清脆;在演奏时使用琴竹头的反面来击弦,会发出具有强烈穿透力的音效,色彩明亮,极具金属感,能够明确地表达出音乐的内涵;演奏时,在琴弦上用滑音指套滑抹后,发声就会从以前的颗粒性音质变成线性的音质。扬琴琴竹的演奏技法影响着扬琴的音色,而音色的变化对表现音乐曲目的内容有着更好的帮助。

模仿自然界的演奏技法:大自然中潜藏着许多美妙的声音,有鸟儿欢快的鸣叫声,有山谷中的流水声,有风雪的呼啸声,等等,总能给人愉悦的听觉享受。在扬琴演奏中,琴竹的特殊演奏技法就具有模仿大自然声音的功能,滑抹和拨弦能演奏出鸟儿的鸣叫声,抓弦模仿流水声,摇拨琴弦模仿风雪的呼啸声,等等。在扬琴曲目《流水欢歌》中有流水的音响效果就是运用了指甲抓弦技巧和拨弦。既有舒心而柔和的小溪流水声,也有瀑布般的激流声,所以,需要根据音乐曲目的内容调节拨弦和抓弦的速度与力度。

模仿打击乐的演奏技法:在四川扬琴代表曲目《将军令》中则是运用鼓音,表现出将士们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在扬琴独奏曲目《龙船》中,乐曲第一段为了表现龙船起航的时候人们喜悦的心情,运用了才音技巧,紧接着,运用了拨弦和摘音技巧模拟了敲锣打鼓的热闹场面,旋律有力紧凑;在乐曲《落花流水》中,有山间的流水击打石头的音效,就是运用了木音技巧。

扬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传入中国,如今已成为了中国民族击弦器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当今社会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发展,既需要充分利用琴竹的各种功能和特性,更应当继续发掘琴竹的更多未知可能性,尝试其他材料和创新的演奏技法所呈现出的不同音效。要想使扬琴作品更富有新意,我们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创作思维,这是丰富和提高扬琴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本文章旨在通过对扬琴琴竹的演奏技法的研究,希望引起专家同行们对琴竹在扬琴音乐演奏中的重视,并能够使其发扬光大,推动扬琴这一中国代表性民族器乐能在国际大舞台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猜你喜欢
扬琴大拇指琴弦
一起“赶小猪”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乐器(2022年9期)2022-09-26 08:20:44
阿爸的琴弦
当代音乐(2020年4期)2020-08-14 09:44:29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
奥秘(2016年4期)2016-04-21 17:31:28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雨花(2015年12期)2016-01-18 22: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