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昕 (江苏警官学院)
“亲和力”这一概念最早在化学领域中被使用,后来广泛运用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特指一种使人愿意亲近、接触的力量。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亲和力”概念开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同化力,表现为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感和接受度。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渠道,是否具有亲和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传播效果。
以儒、道、释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渗透进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与它们富于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密不可分。本文拟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进行多视角阐述。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学传播中身教示范、环境陶冶、寓教于乐的隐性教育观念,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身教重于言教”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育者本人的榜样作用巨大,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他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意即一个人如果言行一致,他人自会仿效于你;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致,他人自然不会服从于你。孔子还曾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论语·颜渊》)这句话表明了教育者端正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是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对于身教的重要性孟子也曾说过:“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孟子·万章上》)自身品行不端是没有资格去教育他人的,统治者的德行对被统治者的言有示范作用,所以“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身教重于言教”不仅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更是儒家文化在教育实践中所提倡的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
广大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素质关系到学生对所传播理论内容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本身口是心非,或者当面冠冕堂皇,背后道德堕落、行为失范,那必然会如孟子所言:“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於众也。”长期的宣传积累会因为一个反面典型而化为乌有;长期的理论教育会因为一个负面评价而功亏一篑。在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进程中,广大思政课教师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培育高尚人格的过程中树立起自身的教育权威,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价值观和期望值相符合,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思政课所传播的价值观念和理论。
儒家文化向来重视个体品行塑造中的环境陶冶作用。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观点,提出在后天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形成中外在环境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孔子还提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意即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只有与仁爱的人为邻居才能成就自身的美德。对于择友的问题,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提出“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交朋友,交的是品德,不能够倚仗年龄大、地位高或是兄弟的势力去交朋友,这也体现出孟子注重外在环境对人品性的熏陶作用。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进行思政课理论教学同样也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教化作用,“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社会环境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的大气候,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的传播效果。良好的理论传播环境有助于推进思政课的教学发展,开展思政课教学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社会环境,努力创造和完善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值目标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儒家文化一贯主张通过音乐和适当的娱乐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进行道德教化,于潜移默化中达到道德涵养的目的。寓教于乐这种教育方式的价值目标就在于通过艺术的感染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诉求。
孔子不仅是一位音乐爱好者,而且对音乐有很高的鉴赏力和感受力。他认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人于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化。“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相传,孔子到齐国游历,听闻有人演奏《韶》乐,美妙的乐曲使他陶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音乐之美可以直达人的心灵,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把握音乐的思想内容,贴近“仁德”之善。除了用音乐来进行道德教化之外,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要成为一个君子,就要学习《诗经》里面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因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经》三百篇,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不虚假。孔子把《诗经》作为其教学的重要教材,从培育人的情感出发,重视诗乐对人心灵的塑造启迪作用,以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教育境界。
从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重于情感体验,轻逻辑推理。因此,在进行思政课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并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从而实现理论掌握学生的目的。各种文体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可以使人产生陶醉、愉悦、兴奋等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论的熏陶。当然,通过文娱活动开展思政教育,必须确立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围绕理论教育开展的社会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引导性。
自两汉开始,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作为外来文化最终被中国人认可、接受,其影响力之所以能遍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与它的文化渗透方式密切相关。当前思政课教学可以从佛教等外来文化中借鉴它们在中国的传播经验,满足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传播需求。
魏晋以来,中国文学渐渐受到佛教价值观、生命观以及佛教传播方式的冲击和渗透,为中国文学开辟出了新的文体、意境和内容,同时佛教借助中国文学进一步宣扬了因果轮回、彰善抑恶的佛教主旨。特别在中国诗坛上,自魏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玄言诗”。“玄言诗”融合了玄学、佛教义理,或结合山水描绘,自成一派,凸显出一种悠然自得、寂静恬适的诗歌意境,形成了佛学渗入诗歌领域的新局面。转至唐代,禅宗的兴起为唐代诗歌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这一时期,一些著名诗人谈禅、参禅,作诗表达禅趣、禅理,禅师也和诗人吟唱、对诗,表达人生的理想、境界,从而表现出禅宗对诗歌的强烈渗透和影响。
佛教在给中国文学从形式到内容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在依托变化了的中国文学潜移默化地传达着佛教的义理学说,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的这一传播方式告诉我们,文化生活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在满足广大学生文化需要、尊重学生文化权利、反映学生文化理想和提升学生文化人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大众文学的交融,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在文化融合和引领中实现思政课的理论传播诉求。
自汉魏以来,中国艺术也开始受到佛教的影响,各领域异彩纷呈,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佛教也借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着有效而隐蔽的传播。首先,通过佛、菩萨等艺术形象,调动起人们的形象思维,引起人民群众对佛教的崇敬和信仰。佛教往往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法表现佛、菩萨等形象,将其神秘化和理想化,塑造出佛、菩萨庄严伟大的美感。其次,建设寺院佛塔也力求庄严雄伟,与周围山水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极具艺术美感的建筑环境。再次,佛教宣传还借助音乐艺术感化人们的心灵,进而达到宗教传播的效果。
佛教传播依托于佛教艺术而进行,表现出传播途径多元化和传播方式形象化等特点。例如,佛教义理与绘画、雕塑的结合,展现了佛教世俗化的过程;佛教梵乐“悠扬高远”的韵味使人们对宗教产生出膜拜敬仰之情。“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除了学者的论著、经典的译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的通俗宣传作品也起到了理论传播作用。对于普通的社会民众而言,对佛教的信仰,主要是源于通俗宣传作品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传播领域也相当广泛。但是这种影响力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宏观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对文学、艺术、美学等思想领域的影响往往表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文艺思潮、美学现象,缺乏佛教这样直接表现和参与的影响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凭借造像艺术、建塔艺术等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从外在形式感到内在理论内容都是佛教本身的,佛教一直用具象的符号诠释佛法义理。因此,积极借鉴佛教传播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求思政课教育与当代艺术相融合的契合之处,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颖可行的传播途径。
佛教的理论体系自成一体,蕴含独特而深刻的义理,强烈关注现实问题,对世界、人生、现世来世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超越性。佛教擅长在日常生活中阐释佛法义理,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哉”。特别是唐代的“禅宗把世间法与佛法统一起来,实现了佛教的本土化和人间化,禅宗对于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古代思想的这一贡献被后来的人间佛教所继承和发展。”以慧能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宗师,使佛教从谈玄说妙的殿堂进入到对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关注,渐渐走出了上层社会的圈层,从而为佛教的发展注入了生活化的气息,这也就是佛教大众化的过程。
透视传统文化,我们发现儒、释、道三家都会通过世俗生活中的仪式感来传播其价值理念,比如百姓在安排丧葬活动时会请和尚来念经超度亡灵,儒家和道家也会举行一些祭天地、祭拜祖宗和鬼神等活动。马克思曾指出:“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从这句话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围绕“现实的人”展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永恒的主题。在理论传播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符合教育对象需求和兴趣的理论传播内容才易于被人接受。在信息资源越来越多样化、意识形态日益世俗化的今天,如果不能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相结合,思政课堂必然会遭受到学生的冷落。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佛教采用融于世俗生活中的理论传播方式,不进行理论论证、逻辑推演,于日常生活中无声无息地传扬佛教义理。推进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也需要这种教育方式,理论只有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在传播自身理论的过程中,老子的“行不言之教”思想既是其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借鉴“不言之教”思想的教育特色,对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规律,“道法自然”即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顺应它自身的规律,不要让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的发展。既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顺应自然,人们自然不要强求,而要追求无为的状态,所以老子主张自然无为,“无为”这个概念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12次,其意就是顺应自然而不强作妄为。老子“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就是“行不言之教”,按教育规律办事,在不显露教育意图的过程中进行自然而然的教育。从“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老子的“不言之教”更强调德育活动应该尊重受教者的自然本性,发挥受教者的主体作用,引导受教者从内心深处去悟“道”、崇“道”。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但是只要“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失去情感体验的理论说教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同样,“不言之教”思想也给予我们相同的教育启示,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要依靠学生的理论自觉,在自然感化中培育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理论传播的内生推动力就是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政课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增强学生的利益认同;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创设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理论自觉和认同感,思政课教学才能超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达到“不言之教”的教育境界。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不言之教”强调暗示在教学中的作用。何谓暗示?乃是指教育者创设一种无对抗的教育环境,然后以内隐的教育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使人们于无意识中接受一定的思想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的过程。“不言之教”之中的暗示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任何言语。古人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的道理。所以,教学的宗旨要落实到“笃行”,教育者好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第二种“不言之教”并非一语不发,而是要“言”之得当合乎自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语言往往并不能确切地表达“道”的内涵,有时甚至会过度解读,对于学问的领悟不单纯源于“有言之教”,更需要在“无声胜有声”意境中感悟出“言外之音”。第三种“不言之教”是指环境的教化作用。道家和儒家一样也重视环境的教化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者遵循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在无形的感化下使受教育者受到启发,让其自觉体悟道德要求。就“不言之教”的三种教育方式来看,“不言之教”强调教育过程的隐蔽性,其教育目标、教育信息以间接的、不易为人们察觉的方式呈现出来。
“自然无为”是“不言之教”思想的理论宗旨,此处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什么也不做,而是要效法自然规律而“为”。“我们的叙述方法自然要取决于对象本身的性质。”马克思一直重视根据接受群体的情况来决定理论传播的方式。思政课教学依据“自然无为”的教育理念,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渗透进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无压力、无意识的教育氛围中接受理论的影响。在非对抗和非逆反的状态下,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容易产生亲和、兴奋的情绪,而不至于引起反感与抵触。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浸润之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渐渐成为学生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精神指南。
道家所说的“不言”并非是指一言不发,而是“善言”“希言”。道家所谓的“不言”,其教育暗示的内容丰富多彩,在给教育对象传播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主动寻求“不言”的真谛或者“言外之意”。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不言之教”并非被动的、低水平的“不言”教学方式,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方式的展现。比如道家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谈,夸夸而谈之人多无智慧。再比如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大辩若讷”并非真的口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但其实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道家的“不言之教”蕴含深刻的教育哲理,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比,“不言之教”开拓了教学方式的新境界。
虽然“不言之教”可以激发教育对象的能动性,但“不言之教”也有其教育弱点,如果一味依赖于受教者的“自悟”,则容易导致教育工作的被动。有些教育对象受自身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与教育者的“不言之教”很难产生共鸣,达不到不言而自悟的教学效果。甚至单凭受教者的顺性自化可能产生某些与教育意图完全相悖的消极结果。所以,可否采取“不言之教”也要因人制宜,“不言之教”不是唯一有效的德育方式,“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并不相互排斥,而应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不言之教”的教育弱点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不能光靠教育环境的熏陶、宣教者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通过理论灌输直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也是推进思政课教学的关键。恩格斯曾就理论传播指出:“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下降,培养学生的理论感确实需要理论教育的推动。单方面凭借“灌输”“独白”式的传统教育模式,或者完全依靠学生的理论自觉性,都难以完成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任务。我们需要构建理论灌输、启发、对话合而为一的教育模式,既注重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理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