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慧 (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中心小学)
赏析古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古人有较大的距离,学生很难深入感悟古诗词的独有意境,更难以体会其中的主题思想。在这种时候就要尝试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透过图片感受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其自主表达。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8 课《古诗二首》的《望庐山瀑布》时,若能将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则能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感受作品。首先给学生展示体现瀑布的图篇,并鼓励学生一边诵读课文,一边在脑海中将各种意象组合起来,呈现古诗词的意境。鼓励学生展开自主表达,说说自己的感受。有学生提出:“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气势庞大,尤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气势,似乎眼前真的有一条瀑布从天而降、倾泻下来一般。”此后鼓励学生思考:“你觉得当时作者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内心世界会是怎样的?”学生认为:“作者肯定也为这样的奇观感到震惊,也为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慨。”在这样的思考中,学生借助图画感受到了作品的意境,体会到作品的主题思想。
在欣赏和古诗词有关的图文时,要鼓励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变化,思考和画面所展示的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能透过景物构筑的意境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在不少经典的古诗词作品中都展现了作者的形象,然而,学生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没有注意到作者的形象。在这种时候要给学生展示和作品相关的图画,尝试让学生直观地体会作者的形象,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中的人物是否相互符合。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4 课《古诗三首》的《夜书所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的情感,给学生展示符合诗歌意境的图片。在图片中,周围秋叶飘落,一叶孤舟飘在水上,船上有一人远望,近处则是两个孩子正在玩耍。在观看这幅图片后,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结合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展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有学生认为:“我觉得看这幅图让我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之情。你看他的周围那么安静,只能感受到秋天的寒冷,而远处虽然有儿童嬉戏,但是距离他那么遥远,他只能望望,却不能靠近。这样不正展现出他内心痛苦的情感吗?”借助图片,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品味暗含在作品中的情感波动,对诗人的理解也更进了一层。
通过观察,学生能和作者进行近距离接触,这样更能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图文转换,学生透过作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也能更好地被作品所感染。
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有留白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围绕留白处展开想象,尝试自主展开绘画活动,将留白处的场景补充出来。此后,还要鼓励学生尝试用语言描绘自己看到的场景。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中暗含的情感。
阅读二年级下册第15 课《古诗二首》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鼓励学生围绕诗歌的留白处进行思考:“大家看,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歌,但是整首诗歌只是展现了对景色的描写,却丝毫没有展现送别的场景,你觉得这其中的留白处隐藏了怎样的情感呢?”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创作,展开想象,用画笔画出两人送别的场景,并设想一下两人在送别的时候分别会说什么。有学生便画了两人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并且尝试揣摩两人的内心感受:“作者此时一定说:‘你看,这里的风景多美啊,不如你就不要去远方了吧,留下来吧。’对方说:‘我也不想和你分开,也不舍得这荷塘美景,但是实在是没有办法啊。’于是两人只能依依惜别。”学生借助图画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并且尝试用语言填补诗歌中的留白处,更清晰地展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不少作品都留有言外之意,但是由于学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所以学生无法体会其中的意味。若能借助图画辅助学生想象,则学生能进一步调动情感,更好地进入情境中,从而展现自己个性阅读的收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图画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味,这样学生能突破时空的阻隔,和作者进行近距离接触,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