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持续性、技术性、研究性策略

2020-12-05 01:01甘肃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2期
关键词:校本新课程研究

徐 花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

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从持续性、技术性、研究性三个方面,思考和探索发展策略,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持续性策略:实践中的反思与改进

之所以说教师的自我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是因为教师的自我发展非一日之功。除在大学学习中扎实教育教学的理论课基础之外,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改进对教师的自我发展作用极大。尤其是小学教师,课程本身的难度对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来说并不难;而教学中的智慧生成和经验总结往往决定着教师的优秀与否。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时时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智慧、总结经验。教学反思大家都知道,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课堂教学活动的思考、反刍,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得失总结,审视教学效果,分析深层原因,促成智慧生成。其形式或形成的成果惯常体现为教育随笔、日记、课堂记录、典型案例以及教学论文等。即使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学反思也被认为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方法都需要变革,教师更应该主动参与到变革中来,践行新课程理念,体验新课改精神,把握新课程体系,增强新课程实施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做反思性实践者。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坚持一课一反思,把自己作为施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自身的自我素质就会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就会得到跨越式发展。

二、技术性策略:应用中的充实与提高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实践与大面积推广,我国中小学校普遍使用了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得到普及,以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为内容的教育行动不断得到推进,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小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事实证明,教育信息化能够推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如此。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技术的优化,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增强。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把握教育技术手段,着力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利用高效教育教学软件,推动教师自我发展。

1.着力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的从教能力,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必需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融为一体,将技术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教学场景,观察、分析具体而复杂的实际问题,发现、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愉悦、高效地解决问题。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就是在发现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愉悦高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感悟、反思和研究而获得的。现如今,对一名具有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而言,仅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利用这些先进、高效的手段,把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可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技术能力不仅在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且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教学平台及软件的使用

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用“学科整合”“深度融合”观念进行教学,说到底就是在中小学进行一次技术性变革,目的就是一改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渐进式修修补补”的状态,有效探索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能够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途径方法,以深化新课程改革。换句话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从“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到“人与人对话”的开始,教育教学技术已经从过去个人操作软件,比如让机器完成文档处理或者获取信息的办公软件、ERP 软件和浏览器的使用等,过渡到社会性软件的使用。社会性软件能够实现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积累、共享、交流与协作。事实上,社会性软件已经发展为三代。第一代为E-mail、QQ 等一些通信工具;第二代为Blog,Wiki 等一些知识管理工具;第三代社会为协作工作空间、专家管理软件、社会网络工具、近场工具等协作性工具。教师的技术性发展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和教育教学技术要求,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为自我反思和彼此切磋提供优质的载体。像Wiki、Blog 等社会性软件,利用其强大的功能可以随时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生发的灵感,尤其在记录过程中,能够通过它把不成熟、不稳定的想法处理成具有条理性、系统性陈述特点的发现或经验。这样,通过技术性跟进把未知发展为能够彼此交流的显性经验,或者在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或者整理成文字,积累成论文写作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性手段对于访问、跟帖,设置专题交流空间,都至为重要。

三、研究性策略:碰撞中的探究与完善

新课程对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界定,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但是,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反思者、开发者、建构者和研究者。在执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做研究型的教师,切实落实好这些定位,才能起到适应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作用。所以,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等研究性工作,是目前教师自我发展的一种关键性策略。

1.立足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施教育教学行动研究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是指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自己设计、实践的过程进行反观性研究。说到底,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就是探索和总结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新课程改革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法或策略。它与高校或教育教学科研机构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不同,其更侧重于行动,而且着眼于教育一线。由于这一研究基于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与效果评价,研究的目的性强,对工作的帮助大,不仅有利于实现小学教师定位,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深层次地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而且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战略,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所以,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不在于建构教育理论体系,而在于消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于具体的实践之中,强调教师个体或群体对专家或专业团体教育教学研究的融会贯通。可以说,教师在研究性方面的自我发展与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相关。如果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照本宣科,如果被动执行教育教学专家提供的教学方案,就很难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对于渴望快速成长的教师而言,在实践中融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尝试和思考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案,能够与专家或专业研究人士一道,从教育教学实践场景的反刍中体悟、修改、评价大家之论,深化、提升自身认识,在思想的碰撞和方法的精益求精中做研究型的教师,最终就会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获得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育教学新成果。

2.着眼学校特色,开展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目的,有专业理论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研究贵在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相结合,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相结合。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单位是学校,指定单位是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立足点在于充分挖掘学校特色与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此,学校要积极为全体教师创设宽松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介和宣传教师的研究成果,鼓励和奖励教师开拓创新,引导教师写出对课堂教学具有启发价值的教研论文,扩大教师理论知识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升校本研究的自我品位,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让教师走出自我发展的宽阔之路,成为小有名气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拓宽教、学、研一体化的发展空间。

总之,这些策略对促进小学教师的成长、探索富有特色的自我发展之路具有显著作用。

猜你喜欢
校本新课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