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2020-12-04 02:51胡美伦
现代食品·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对策

胡美伦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而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很多,自然条件、科技水平、经济政策、国际环境等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断变化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本文通过对“粮食安全”定义的探讨,引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而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并指出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原因;对策

Abstract:Food security is a strategic issu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security.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food security, such as natur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economic policie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We must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ime conditions,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influencing factors 。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food security”, this paper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and points out the causes of such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Chinas food security.

Key words:Food security;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26.11

1 粮食安全定义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安全定义為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做了修改,将其定义为:只有当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足够、安全而又富含营养的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食物,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该定义主要包含3方面的内容:保证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证粮食供应稳定;保障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粮食。

人们常常运用一些具体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比如:一国或一地区外贸依存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储备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系数;一国或地区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

2 我国粮食安全的演变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把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概括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7年。在此期间,全国人民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物资匮乏,国家实行全面计划经济,实施凭票购买食物的制度,粮食安全面临极度考验。

第二阶段:1978—2008年。1978年这一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于全中国人们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从1978年开始,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超过300 kg,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吃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市场粮食供应充足,我国绝大多数人不再为是否有粮食吃的问题而担忧,同时对市场粮食价格起伏的承受能力也不断提高。

第三阶段:2009至今。自200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t以上,同时中等收入家庭数量大幅度增加,如何吃得好成了这一阶段最根本的问题。粮食安全的最大任务就是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并吃得安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

3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数量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产粮大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4,我国粮食自主生产量占粮食供应量的90%以上。我国人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装满了自己的金饭碗,短短几十年就从一个“吃不饱”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吃得饱”“吃得好”的国度。这一变化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举,而且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贡献。

但近年来,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3.1 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资源受到严重约束

首先,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城市和道路挤占农田,村民家家户户修小洋楼,使得我国可耕地面积变得越来越少。其次,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由于气候条件的恶化,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因而造成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地域、时间上也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土壤因污染而退化,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显现。

3.2 粮食生产成本逐年提高

由于农业生产原料化肥、农药以及农具等成本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不明显,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3.3 农业生产条件有待改善

多年来一直是农村资源支援城市,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稀少,与发达国家农业相比,我国对于农业产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部分地区农民依然基本维持传统的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的落后造成粮食生产力水平不高,多数农民处于生产效益低的困境。

4 如何看待粮食安全问题

4.1 要从战略高度上看待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与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均非常重要,它们并称为三大经济安全,而粮食安全则是重中之重。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我国领导人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一个永恒的课题”等,强调了粮食安全对于我国安全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因此,立足于国内实际状况,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牢牢掌控粮食安全主动权,这也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4.2 要科学看待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实现谷物基本自给、保障人民口粮绝对安全”,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其中“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具体国情而提出来的粮食安全战略,也是我国保障人民粮食安全的一贯提法。要想保住粮食安全,发展科技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应依靠科技,生产出更多满足人们需要的粮食,因此科技支撑是提高农业产业效率和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要解决粮食数量安全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着眼于长远和全局,其实质核心是要科学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好有关粮食问题的制度安排和设计,进一步实施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同时找准政府在粮食生产和流通方面宏观调控的定位功能,有效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独特作用,从而构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库、藏粮于企、藏粮于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立体防线。

5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加快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方面各地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简单地讲,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各地发展粮食产业的经验。进军“一个目标”,服务于“两大战略”,稳定“三链协同”,共建“四大载体”,实现“五优联动”。粮食产业链一头连着生产,关系农民利益,一头连着消费,关系于城乡居民,其基础性之强、其涉及面之广,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会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很多,粮食生产用地的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加劇,农村老龄化和劳动力的减少,这些因素都将成为粮食安全隐患。如何配置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有效利用这些粮食生产资源,这些都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5.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经营方式

首先,保护耕地面积。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调控作用,严格把关,规范工业挤占良田,城市侵占农地的行为。其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兴修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促进农业合理规划、集约化经营。再次,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和改变经营方式。以科技为先导,培养优秀的农民科技带头人,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5.2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任重道远,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0.65万亿千克以上,小麦和稻谷的自给率达到100%,但是不能因为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麻痹大意,要牢牢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

我国将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坚持政府积极引导、发挥社会主义市场主导的作用,走出一条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粮食生产路子。以问题为导向、以底线来考量,以科技为支撑,切实推进粮食产业链升级、转型、发展、创新、升质、增效,加大市场规范力度,努力提高粮食产业链各实体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同时兼顾社会效益,针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全面加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基础。

5.3 调动和保护粮农的积极性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调动粮农积极性很重要的一点,扩大政府财政支农拨款数量;通过民间途径定点支援贫困地区。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引导粮食企业抓好粮食收购这个关键环节,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健全粮食生产与采购的保护性措施,执行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的价格政策,提倡优质优价。

5.4 建立完备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储备系统

我国是农业大国,历来比较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的供给以自给为主、外购为辅。纵观国际形势,国际粮食市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居民和工业发展对于粮食的需求,所以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我国粮食的缺口,必须建立完备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储备系统,维持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保证粮食供应,保障粮食安全。

6 结语

目前,我国粮食供应充足、连年有余,人们一般不会去思考粮食安全与否的问题,但是,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局势,未来的走势需要居安思危,在复杂的世界各国博弈中掌握主动权,相信我国有信心也有条件和能力、依靠中国人们勤劳的双手夯实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1]李宁,辛毅.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长期性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8,(27):243-244.

[2]于晓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8(8):56-57.

[3]汪文忠.全球背景下中国粮食贸易和安全问题探讨[J]. 粮食问题研究. 2018(2):28-39.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