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旻
首先说明,星链(Starlink)并非属于5G的范畴,它是由美国SpaceX公司构建,用以提供卫星互联网络接入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在其建立之初即宣称,它是独立于5G之外的,但由于它提供的一些服务与5G交集或相似,或者说是互为补充的,故在此讲座中进行介绍。
星链计划实施始于2015年1月,旨在以充分的宽带资源,为高密集城市提供50%的回程通信业务和10%的局域互联网业务。此外,星链的出台还有着重要的军事应用背景,SpaceX已公开宣称,美军将是星链系统的重要客户。美军特别重视其所具有的应用潜力:可大大增加和补充具有快速响应的宽带能力;可作为低时延、高精度导航定位手段;可进行全天候无缝隙侦察监视;可实施对天基目标的探测和摧毁等。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末,就有了以全球星和“铱”星为代表的、实用的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其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令其在市场竞争中落败。后来,新一代的“铱”星和全球星东山再起,经营有所起色,但仍未能成“大气候”,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成本和频率资源不尽人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星链”独辟蹊径,计划以极低的成本造出由42,000颗位于340 km–1,300 km高度轨道上的巨型低轨星座。由于卫星数量越多制造成本越低,而且发射时通过一箭多星(60星)和第一级火箭回收再重复使用,使成本大为降低。
经过预研、设计、样机测试和试验等先期准备工作后,SpaceX于2019年5月24日,使用“猎鹰”-9号重型火箭以一箭60星方式首发成功,将卫星送到高度为440 km–50 km、倾角为53°的轨道上,这一波卫星是作为星座测试用的。此后,又于同年11月至2020年8月,先后10次以同样方式将数百颗卫星射入550 km的低轨轨道,使在轨卫星达595颗之多,而这只是刚刚揭开的序幕,预期在轨卫星达700多颗后,开始为北美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并继续增加星座卫星数上万,直至覆盖地球“无死角”,在任何地方对卫星的仰角在40°以上。据悉,星链星单星容量达20GB/s,首批4,425颗卫星升空后,系统吞吐量高达88Tb/s,卫星的寿命为5–年。星链的系统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星链的系统基本参数[1]
星链星座的构建是计划分阶段进行的,如表 2所示。
表2 星链星座的构建和状况
图1(a)是第一阶段中第一个轨道壳层上的轨道分布二维图形,壳层均匀配置 72条轨道,每一轨道配置22颗卫星,共有 1,584颗卫星,轨道高度为 550 km,倾角为 53°。图 2(b)是三维图像。相邻二卫星的覆盖边界有一定的重叠,以保证覆盖的连续性。
图1(a)星链第一个轨道壳层的轨道分布二维图形图1(b)卫星对地球的覆盖三维图像(图来源:网络)
当第一、二阶段计划实现后,将加上 340 km和 1,100 km(1,100 km–1,325 km)高这两层轨道壳层,各采用不同的工作频带,下面将进一步说明。
不同高度上的卫星对地面覆盖的面积是不同的,卫星所处高度越高覆盖区越大。还要注意到,为了保证通信质量,用户对卫星的仰角要足够高;而用户越靠近覆盖边缘仰角越低,仰角太低将造成来自太空和地面的噪声增加,降雨影响严重(噪声增加,信号功率衰减),使用户设备接收系统性能恶化,原则上,工作频率越高影响越大。Starlink指标要求在覆盖区边缘处用户终端仰角为 40°(见图 2),这时上述影响将降至最低。
图2 星链系统中用户终端的最低仰角要求
经计算,当卫星高度为1,150 km时,传播时延为3.8 ms,卫星对地面的覆盖半径为1,060 km,覆盖面积350万平方千米;而当卫星高度为550 km时,传播时延为1.8 ms,卫星对地面的覆盖半径为506 km,覆盖面积64万平方千米。
由表1可知,星链卫星发射质量为227 kg–260 kg,按分类属小卫星,图3给出了卫星的外观图,太阳电池帆板为单板结构,面积12 m2,星体则为矩形盒式,面上一侧安有多部天线。
图3 在轨道上运行的星链卫星(图来源:[2])
图4 安装在Starlink星体上的相控阵列天线(图来源:网络)
图4是网络披露的 Starlink星体的架构,特别醒目的是用作主天线的平板阵列天线,共有 4个方块,均为相控阵列天线。据悉,星上采用的星间链路是利用激光建立的,而馈电链路则采用微波或毫米波。
从发表的公开资料看,Starlink系统地面段是采用典型的架构,即包含了测控和众多的用户终端设备,后者不是直接互连,而是通过网关站接入交换网络。网关站的作用相当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基站,该基站包括了收发信台和控制器,负责移动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无线连接。
关于用户终端设备,有报导称,其尺寸与比萨饼盒相当(市面上这种盒子的典型尺寸是25 cm×25 cm),可安装在能“看到”天空的任何地方,移动的或固定的载体上。图 5是用户设备采用的相控阵天线的照片。
图5 星链用户设备使用的相控阵天线(来源:网络)
星链系统实施的第一阶段,在高度为 550 km和 1,100 km的轨道上星座,将采用 Ku和Ka频段,具体如表 3所示。而到第二阶段,将在 340 km的轨道上使用 V频段(46 GHz–56 GHz)。因此,频段资源更为丰富,且地面和空间应用还不太广泛,较易保证本系统和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
表3 星链系统第一阶段使用的频谱资源
所谓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或系统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如图7所示,以卫星网络间的电磁兼容性为例,设二卫星网络使用相同的射频,在图 6(a)中,干扰网络的地球站上行信号对受干扰网络的卫星产生干扰,并转发成下行干扰信号;另外,干扰网络的地球站通过自己的卫星转发信号时,转为下行信号中一部分对受干扰网络的地球站产生干扰。
图6 卫星网络之间的电磁兼容性模型
图6(b)是邻星同频干扰的情形,通常是通过卫星天线旁瓣发生的,受干扰卫星接收到干扰信号后,转发给地面受干扰网络的地球站。
由于GSO与NGSO固定业务系统的并存,为保证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ITU-R对上、下行链路的功率通量密度(pfd)给出了明确的规定。pfd过高,会对其他系统产生不可承受的干扰;pfd过低,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如天线)难以做到小型化,通信质量也难以保证。所谓功率通量密度是指发射功率(并计入发射天线增益)在接收点处单位面积上的功率。
就星链系统而言,其使用的频谱已列于表3中,在美国,它是与其他业务是共享的,且多处于从属(第二)用户,如图7所示。
图7 星链星的频率计划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频谱配置
表4是轨高1,110 km的星链星用户链路Ku频段在地球表面上产生的功率通量密度(pfd);图8(a)、图8(b)给出了服务纬度为-55°–55°下行链路pfd与用户仰角关系曲线和ITU要求的比较,表明是符合要求的。
表4 1,110km轨高的星链星用户链路Ku频段在地球表面上产生的fpd
图8 星链星服务纬度为-55°–+55°下行链路pfd与用户仰角关系曲线和ITU要求的比较(图来源:[3])
再看网关链路,表5是轨高1,110 km的星链星网关链路Ka频段在地球表面上产生的功率通量密度(pfd),图8(c)是服务纬度为-55°–55°下行链路pfd与网关站仰角关系曲线和ITU要求的比较,可见,当仰角低于10°时,将超过ITU给出的限制。好在星链系统中,用户和网关站的仰角都在40°以上,是符合ITU的要求的,其备余量约10 dB左右。
表5 1,110 km轨高的星链星用户链路Ku频段在地球表面上产生的fpd
图8(c)星链星服务纬度为-550-+550网关站下行链路pfd与网关站仰角关系曲线和ITU要求的比较(图来源:[3])
为获得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覆盖的灵活性,除满足pfd的要求外,天线技术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据报导,星链系统中,星上有效载荷、用户终端和网关站天线都采用了相控阵天线,并采用一些特有的新技术来改进其性能,成为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独到之处。
用户链路、网关站链路的测控链路,都需要采用窄波束、方向性强的天线,并对网关站仔细选址,这样可保持对本系统卫星与GSO卫星具有足够的隔离度(如22°左右);另外,波束指向应该是可控的,以适应星座星位置移动的变化。这样,相控阵天线便是最佳选择。推测星链系统采用了一种模拟与数字混合的波束成形天线技术,如图9所示,其基本工作原理在以前的5G讲座中已有阐述(见《数字通信世界》2019年第1期)。将相控阵天线加上自适应处理器便可构成自适应天线,相控阵天线和自适应天线在星链系统中的一些可能应用如图10所示。
图9 模拟与数字混合的波束形成示意图
图10 相控阵和自适应天线在星链系统中的一些可能应用
(1)卫星Ku天线波束宽度的调控:在图10(a)的应用中,每一蜂窝小区用一3 dB的单波束覆盖,即小区边缘处于波束功率从峰值下降一半围线处。在星链系统中,用户下行链路采用右旋圆极化(电波传播中电场矢量末端轨迹沿传播方向成右手螺旋法则)。从图9可见,多波束中从中心到边缘,每个波束的宽度是逐渐展宽的,投射到地面上的“脚印”面积比中心波束的扩大了,也即增加了下行信号功率的散布面,这可能增加对其他系统和其他波束的干扰;而在上行链路中,卫星会接收到更多的射频信号,包括来自其他系统的和本系统其他用户的干扰。为了解决此波束展宽问题,星链系统所用相控阵增加了若干可控接通或断开的阵元。如图11所示,当卫星在离中心视轴23°、32°时,接通附加的阵元,使沿此方向的波束收窄,而在其他指向上断开这些附加的阵元,结果,卫星在0°(视轴方向)至40.46°俯仰范围内,3 dB波束宽度控制在2.2°–.44°之间。
图11 调控后天线波束宽度随指向角度的变化(图来源:[3])
(2)卫星天线增益的调控:由图12可见,从星下点(视轴轴向)到覆盖区边缘,卫星信号到达地面的路径不同,卫星沿视轴到达地面的距离最短,而到达边缘的距离最长,因此,需要调节不同天线指向上的增益,来补偿传播路径损耗的变化,使地面覆盖区内的功率通量密度保持恒定。也即在视轴轴向上的EIRP最小,而指向40.46°的方向上,传播损耗最大,EIRP也最大。如图12所示,对天线增益调控的结果,卫星发射的功率通量密度(EIRP[dBW/4 kHz]),从覆盖区中心(星下点)到边缘是逐渐增大的。
对于接收波束,表征卫星接收系统灵敏度的天线增益与噪声温度比([G/T]),在视轴方向上为9.8dB/K,在覆盖边缘方向上为8.7 dB/K。
(3)网关站天线技术:网关站工作于Ka频段,在某一段时间内,卫星上每一Ka波束与单个网关站相联系,网关站无需调控其波束宽度,但要求二者波束中心(最强方向)互相对准,因为卫星是运动的,因此,网关站天线必须具有跟踪卫星的功能(见图10(b)),而利用自适应天线技术可实现对卫星的自动跟踪。以图13所示的自适应天线说明其原理。网关站自适应天线各阵元接收到卫星发出的信标,送到自适应处理器,按一定算法产生控制信号,调整每路的加权系数(含相位和幅度),使天线合成的波束最大方向指向卫星,这时输出的信标功率就为最大,卫星运动时,网关站的自适应天线也动态地调整各路的加权系数,使天线对准卫星,并保证两者波束最大方向对准。
(4)调零天线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星链星与GSO和NGSO卫星的相互干扰,卫星和地球站采用窄波束、强方向性的天线,这样,接收时外来干扰将只从旁瓣进入;发射时从旁瓣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以接收为例,通过自适应处理技术使旁瓣在干扰来向产生零点(参见图10(c));发射时在对其他系统的卫星或地面设备的方向上产生旁瓣的零点,避免对其产生干扰。
星链系统是一个旨在为全球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的巨型低轨星座,其卫星运载发射方式、星座卫星数目、大带宽和所提供的无缝隙、三维空间覆盖,都是前所没有的。因为如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其系统设计已作了许多分析论证,最终结果如何,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此外,本文未涉及的围绕全球的巨量卫星产生的光学污染(据称已通过涂覆成为“暗星”),会带来何种影响?至于星链与地面5G关系如何,有无融合的可能?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