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目前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依托于哲学思想,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完全不同[1]。循证医学教育在我国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对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如何开展循证医学教育进行综述。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通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到患者的价值和愿望,进行完美的结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均要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此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医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2]。
外科学是医院学校临床课程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是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在长期以来医院学校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医生、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较多的弊端。传统教学开展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更新周期较长,教学内容会滞后于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教学的方法单一,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临床教育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循证医学教育的开展,可以将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循证医学能够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使机械学习转变为优化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评价、应用所获得的证据,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够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教育,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4]。
(1)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外科学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应根据外科学的教学目标,寻找与临床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向学生讲解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教学环节需要带教老师在课前准备完善,此环节需要注重以下三点:①选择的问题要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有资料可查;②选择的问题应与医药卫生、临床实际紧密相连;③选择的问题必须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他们对外科学知识在临床医学方面的认知。
(2)在开展教学时,学生可以针对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相关的临床症状,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若提出的初步计划具有可行性,则学生可以将收集和整理的证据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进而提出疾病治疗的初步方案;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向学生讲解调查和获取证据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学生对证据进行分析和选择。
(3)总结和提高:在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时,带教老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交流、讨论,对学生收集的文献资料使用临床外科学和循证医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讨论,对收集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临床价值和实用性进行分析,进而获得准确的结论,然后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法,这个过程增加了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研究性的学习氛围。
(4)评价问题:多元性的评价,此种评价可以由学生个人以及教师、部分学生组成的评价小组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有序的跟踪和评价,避免课程过程的失控;注重过程性评价,此种评价可以对学生在整个循证教学过程中收集了那些证据、拟定了怎样的治疗方案、受到了什么启发、综合能力是否提高等进行评价,并且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努力和价值,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5]。
外科学是一门能力、智能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因此需要对外科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患者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收集证据、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将学生培养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具备精湛医术和良好医德的医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