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案例,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2020-12-04 21:57方春梅江苏海门市能仁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方春梅 (江苏海门市能仁中学)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活动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以生活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少学生都认为学习较为枯燥,提不起兴趣。若能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则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

一、分享自身经历,深化理解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的教学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并结合这些经历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就能促使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对于初中生来说,“维护国家安全”中的相关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此时不妨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有一次我们出去旅游,在路过某军事设施管理处的时候,有人就想拍照留念。此时就有人阻止,提出不能在这里拍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就将深奥的“国家安全”问题和生活中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学生借助此事有所感悟:“在军事禁区是不能拍照的,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因为照片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了国家安全。”此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事情也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且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

分享生活经历的方式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和自己有着切身关系,学习积极性会得以显著提高。同时,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扰的时候也会主动回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点,帮助自己正确解决问题。

二、结合身边故事,引以为戒

为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要鼓励学生结合身边的故事展开探讨、反思,从故事中获得启迪,并引以为戒。

在学习“法不可违”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问:“有人闲着没事就拨打了110,谎称自己遇到了危险,大家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否违法呢?”学生进行讨论后认识到:“谎报险情就是制造混乱行为,这样很容易引起社会混乱。这种情况下,还会导致警员增加工作量,到真正需要出警的时候,就无法安排人手了。这样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是要受到治安处罚的。”同时,学生也认识到:“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现在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我要引以为戒,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结合身边的故事构筑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学生也认识到要懂得保护自己,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网络上,都要懂得自主屏蔽各种不良信息,避免受到侵害。

三、链接文化资源,拓展视界

初中生正处在文化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要引导其接触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避免其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教师要给学生推荐生活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促使学生拓展眼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

在学习“共圆中国梦”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中国自信,要适当地链接文化资源,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给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和文化遗产,如给学生展示地动仪、雕版印刷机、活字印刷等经典的中国发明。此后引导学生放眼生活,看看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中是否也有展现中国自信的东西。如有学生便提出:“从我们的城市建设就能看出来,这些年来随着拆迁改建的不断开展,周围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道路也越来越宽。这就是中国发展的最好体现。”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民族自信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推荐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入手,寻找家乡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组织课堂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编写具有乡土特点的校本教材,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拉近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在教学中若能合理地引入生活案例,则能让学生充分重视道德与法治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得到明显提高。此外,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进行教学也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