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621004)
胆瘘是肝胆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约为1%-3%左右,主要指的是因为术中操作使胆道损伤导致胆汁持续性外漏的一种病症,肝胆手术后出现胆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容易出现腹膜炎症,不利于术后恢复,并且严重的情况下,还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1]。因此,本文对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胆瘘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15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为(44.5±5.1)岁,其中10例为肝胆管结石、8例为肝胆肿瘤、7例为肝胆外伤破裂,胆瘘流量为60-900ml,平均流量为(460±140)ml,其中合并胰瘘2例、合并感染3例。
确诊为胆瘘后,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主要为右侧卧位,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禁食以及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由于一些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应该重视引流管护理,使引流管保持通畅,每天对引流量进行详细记录;对于没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连接负压引流,对患者的引流量和胆瘘特点进行充分评估;对于引流量较大的患者,应该给予引流管持续冲洗,待引流管流出清澈液体后停止;对于胰瘘者,应该给予患者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病情进行控制。对于10例已经拔出引流管的胆瘘患者,应该在B超的引导下,再次对患者进行穿刺,常规留置引流管,早期行负压引流,在引流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再进行常规引流;对于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应该对患者的腹膜炎症和引流情况进行密切关注,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4例拔出T管后出现胆瘘的患者,在B超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再次穿刺后,发现存在黄疸,且腹膜炎症有所恶化,再次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的过程中,对形成胆瘘的原因进行寻找,其中副肝管瘘1例、胆囊管残端瘘2例,分别结扎瘘管处,其余1例为T管移位瘘,手术的过程中,重新放置引流管,术后运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本组的25例肝胆手术胆瘘患者中,20例行保守治疗,占80%,5例再次行手术治疗,占20%,所有患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同时,再次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的引流时间分别为(22.2±7.3)、(16.5±4.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胆瘘是肝胆外科手术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其形成原因包括:①患者自身体质和疾病因素;②胆管副肝管出现解剖变异或者发生损伤;③出现吻合口瘘或者胆管壁供血不良;④选择过粗的T管压迫胆总管[2]。临床上在对肝胆术后胆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是对病情进行控制的一个基本前提,并且尽早预防是使胆瘘发生率降低的一个关键环节,通常坚持充分引流的原则,术后处理以保守治疗如预防感染为主,将胆汁流量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对于胆汁流量较少或者症状较轻的患者,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维持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对于术后没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该在B超的引导下再次对患者进行穿刺引流,加强引流管护理,对引流量进行记录,直到引流量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减少为止;对于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应该及时冲洗导管,直到流出清澈液体后再进行引流,冲洗能够稀释胆汁,有助于顺利排出坏死物质,避免腐蚀腹腔组织[3]。同时,对于合并肠瘘或者胰瘘的患者,应该运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其中生长激素能够对组织修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机体免疫力提高,使愈合时间缩短,而生长抑素则可以对胆汁引流量进行控制,并且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对于引流量大、病情严重且合并腹膜炎的患者,应该及时行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对出现胆瘘的原因进行探查,并及时修补,对胆汁分泌进行抑制[4]。此外,在肝胆外科手术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胆瘘尤为重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对于高龄、营养不良或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行肝胆手术前,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并将拔除T管的时间适当延长;②手术的过程中,如果胆囊三角炎症严重粘连,不能清楚解剖时,不能强行游离,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胆囊部分切除术或者胆囊造瘘术;②选择粗细合适的T管,在摆放时坚持短直的基本原则,在患者的腹腔引流管上方放置T管,避免拔除引流管时发生滑脱现象[5]。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肝胆术后胆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认真观察患者的腹膜炎症程度、胆瘘漏出量以及发生原因,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