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心灵之桥,成就师生精彩
——小学班级管理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2020-12-04 13:45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班级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于 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德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德育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小抓起。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它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小学生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领导者,也是德育教学的主要实践者。因此,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和班主任的我们,应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充分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发挥班主任的正确导向作用。

一、坚持以身垂范,做终身学习的榜样

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班主任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的处事方法、个人魅力和知识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威严来要求小学生,要以身作则,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对学生一视同仁,从德育和智育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终身学习的好榜样,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他们。

以五年级“学会沟通交流”的教学为例,有些班主任为了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动向,纵容学生“打小报告”,这种做法虽然方便了自己的管理,但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加深学生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以身作则,遏制这种现象,通过正确的方式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群体的情况,对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犯错误的同学进行善意的提醒,不断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面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其朝着更高目标迈进,面对考试失利的学生要适时激励,教师要善于以此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这才是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的正确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会沟通交流的教学拓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中,并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榜样教育持续有效地开展奠定动力基础,实现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

二、走进学生心灵,构建积极和谐集体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认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环境等,走进学生的心灵,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受到关注,构建积极和谐的班集体。

例如: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吸烟、喝酒、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并参照如下案例:王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同学的榜样,他的写作水平很高,老师经常把他的作文当成范文供其他学生传阅。可就在王磊即将小学毕业的时候,他由于好奇,吸了第一口烟……教师由此提出问题:“王磊当时可能是因为什么吸上第一口烟的,那么抽第一口烟、喝第一口酒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他可能是觉得好玩。”还有的学生说:“他可能认为这是显示自己成熟的标志。”这时,一位学生说道:“他可能觉得学习有压力,我听大人说吸烟能缓解压力,使人心情放松。”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而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让学生明白香烟对身体和心灵的摧残,要学会拒绝第一口烟,也学习了课堂和日常行为规范,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印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三、创设良好情境,设计多彩课堂活动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和思维,促使其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把爱和鼓励带进班级和课堂,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体验、感悟和理解,使他们感受到行为习惯及思想品德等的教育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感染。

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与习俗,教师可以在课堂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月下情歌》等音乐,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猜出这些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经典歌曲。教师还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如经典诗文朗诵会、“我与民族”读书教育活动等,力求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让每位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使学生自觉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历史和自然风光,让学生关注和了解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增进班集体感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延续下去,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让每位同学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打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四、加强文化渗透,推进管理和教育的融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加强教育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能有效地教育、引导和启发学生。小学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从生活化的角度,主动地将生活实例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多分析、多实践,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在自主体验和感悟中收获知识和提高技能。

以“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应用在课堂学习的有关传统美德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同讨论和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主任和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践行班级管理条例,逐渐养成师生平等、关心集体、自我约束、言而有信等品质。还可以通过各种班级兴趣小组、文体社团、图书角和板报等形式的活动,把班级所需要的行为方式真正树立起来,营造班级良好精神文化氛围,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材的适度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实践和体会,使道德与法治学习成为充满乐趣、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这种模式较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会更高,而且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与思想的成熟,经历和感悟也就越来越多,他们的道德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和道德与法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班主任可以从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中获得更为鲜活的实例,丰富教育理念;而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可以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而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具实践意义。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不能将这些内容当作教条灌输给学生,而应合理地引导,凝聚班主任管理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强大合力,用真心促进学生成长。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班级
班级“无课日”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班级“四小怪”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班级英雄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