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海波,马 悦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滋养我们民族性格、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礼乐文化,作为构筑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和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取向,尽管在历史长河中受到诸多诟病,但不可否认,礼乐文化的优秀基因与合理内核是超越时代的,那种深刻的辩证智慧和理论构建,始终对国人发挥着巨大的涵育作用,始终是根植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养分。文化的发展有与时俱进的需求,努力实现礼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它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使其因时而新,延展生发,发挥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对促进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是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受教育部委托,会同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专家,历时3年集中攻关完成的研究成果,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具体细化的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三大领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种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十八个要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而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更是需要广泛探索研究和深入推进谋划的重要任务。本文着眼于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和创新发展视角,把礼乐文化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考察,探讨礼乐文化对核心素养的涵育基础、价值和能力,为礼乐文化的承继、发展与核心素养的落地、落实进行路径指向探寻。
礼乐文化是我国周朝的基本文化形态,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派别——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它以殷商以前的原始礼乐风俗为基础和原型,日益丰富和发展。“‘礼’起源于史前初民在祭祀祖先与天神地祇的活动中,以及其他一些巫祝活动中的一些行动程式和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程式仪节相配合的乐舞。”[1]至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成为治国理政、敦风化俗的“生活政治”范式,成为相当一段时期内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服务的治理原则。到春秋战国时期,“周室微而礼乐废”,服务于政治的礼乐制度“废”了,但重在阐发其义理的礼乐学说却大放异彩。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礼乐传统进行了重建,进一步揭示了礼乐文化的内在精神,礼通过对各阶层人的衣饰器物、言行举止等作出细化、差异化的规定使人们错落有序;乐通过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表演使人们心灵相通。至汉代,《礼记》对先秦礼制进行精细梳理,其后礼乐体系逐渐固化为构筑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论源本和实践标准。从个体生命,到社会关系,到家国天下,到天地宇宙,礼乐文化提供了一种文明秩序建构的独特路径,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中富有的辩证智慧。而即便这两个字包含诸多层面和无穷义理,推本而言,如宋代程颐所说,“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2],可谓是高度概括了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一是高扬人文精神。礼乐文化从殷商鬼神文化中革新而来,是中国“以人为本”观念的源头。如《礼记·冠义》中所说:“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3]817,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切人的生存、相处,强调人性可塑,认为人经过礼乐的教化和感化进而成为君子,礼虽然是“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但是“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3]260。礼乐文化关注人本身,对人性有深刻的剖析和洞见,在外部硬性规定以外,突出强调人性关怀,注重从人的内在、内心处去调和,把人性向利好的方向积极地引导。二是厚植仁爱思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4]44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行礼作乐,恪守礼仪也毫无意义。“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被孔子进一步阐发为礼乐的内在逻辑和秩序,以及复兴礼乐的主体精神和理性驱动。行礼作乐本身也是为了表达仁爱之心,正所谓“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3]663。仁为本,礼乐相须为用,内心仁善,外在以礼乐修饰,才是理想型的人格。三是重视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鲜明的“伦理型”“崇德型”倾向,强调“内圣外王”,君子、大丈夫、圣人气象,是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纵使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礼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其治国安民、移风易俗,更主要是通过以道德为主的教化而不是刑罚。礼乐文化内含着孝悌、忠诚、亲和、仁善等道德思想,在《礼记·儒行》[3]803-804中更是记载了孔子阐述儒者的几种美德和高尚品行,如温良、敬慎、宽裕、谦逊、礼节、言谈、歌乐、散财等。礼乐文化强调人格修养,在“礼”的约束下自我节制,讲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四是崇尚审美教化。礼乐教化,包括诗教、礼教、乐教,表现形式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色。崇尚诗歌,甚至“不学诗,无以言”[4]363,遂有“郁郁乎文哉”[4]56的盛貌,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和精神追求。《荀子·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5]439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更易被人接受,更善于承担“人文化成”的功能。乐是音乐,也是快乐,是人们在艺术化、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中感受到的快乐。五是追求秩序和谐。礼乐文化的目标即是为了实现“秩序”与“和谐”,这是礼乐文化最宝贵的辩证智慧。“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5]393礼的缘起即为了节制物欲、消除混乱、避免纷争。礼通过压抑人的自然属性、引导人的社会属性,通过规定、规范促成秩序,而“礼之用,和为贵”[4]16,建立秩序正是为了达到和谐。“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3]502,乐能使不同等级的人心灵彼此相通,产生一种和谐的情感。礼乐合在一起,带来内外兼顾的整体和谐。
一是礼乐文化的规范教育作用。“规范”不只是针对外在行为,也包括对人的内在性情,不只是“他律”,也包括“自律”。在各种礼乐行为和活动中,通过各种礼节、仪式、动作的表现,体现出统一的规范和谐,也彰显出仪表、举止的文明。礼乐规范的实践标准要求在等级化的秩序以外,还要做到恰如其分、节制适宜。《荀子·礼论》:“故其立文饰也,不至于窕冶;其立粗衰也,不至于瘠弃;其立声乐、恬愉也,不至于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慑伤生。是礼之中流也。”[5]412这种规范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礼乐文化内涵对人们外在行为、内在性情表现的规范和约束,进而潜移默化成为人们都自觉遵从奉行的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直至成为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追求,让自律变成自觉的自律、自由的自律。从学生接受教育视角来看,规范行为的自觉、持续有效的自律、统一同一的价值追求,是现代育人内涵的重要关切,把这种行为规范教育功能加以借鉴和转化,对促进人的内外兼修、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二是礼乐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礼乐实践本身就是道德教育和教化的过程,并且体现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特点,影响的层面不仅是个人的人格修养,更进一步扩展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形成了个人德性和社会公德的统一。相比较礼,乐能够更加深入且由内而外地给人以思想情感、人格修养的教育教化。《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3]499即把乐作为修身的工具,通过乐的陶冶,实现对和易、正直、慈爱、诚心等个人德性的感召。三是礼乐文化的审美教育作用。礼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它最终形成了一整套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在宗教祭祀仪式中,人们体验着神圣和庄严,世俗礼节把日常生活以高雅化、艺术化的方式呈现。礼乐文化在审美的观照下,通过艺术熏陶施行教育、教化,让人们产生心灵的感动和共鸣。在礼节仪式和诗乐舞中,也并不仅限于简单的完成,而是有着更高的审美境界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如《论语·八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62,要讲求适度原则,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和崇高,要达到美善合一的境界,并在这样的境界中,净化心灵和升华灵魂,表现出美育的意义和价值。
礼乐文化的发展可谓饱经风霜,历史上对其性质、价值的争论与质疑从未停止过。进入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加剧了对礼乐文化的冲击,社会转型对礼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礼乐文化的传承、教育长期处于彷徨、缺失的境地。一是礼乐文化的内涵解读不够充分。在新时期,对礼乐文化传统的主动求索往往局限在学术、专业领域中,而即便在这一领域中,对古代礼乐文化与当下教育德育互动融合的理论研究、内涵解读,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引领学生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如何更好、更充分地落地落实,如何在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汲取传统礼乐文化的精华和养分,这方面的研究阐释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且做一尝试。在大众视野和普遍思维考量下,礼乐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久远的甚至略显神秘的文化存在,相当一部分人对礼乐文化的现代价值、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到位,在有限的学习过程中,对其内涵的解读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知之甚少的状态。二是礼乐文化的知识传承不够广泛。长期以来,礼乐文化的知识传承多停留在专业的学者和学生中间。对普通大众而言,多是以碎片化形式被传承,大众对礼乐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接受,缺少完整的学习教育过程,缺少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载体和创新的学习形式,使得礼乐文化知识多被束之高阁。在理论研究、内涵解读本已不充分的基础上,礼乐文化的知识传承更是缺乏深厚土壤和深耕空间。三是礼乐文化教育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均没有关于礼乐文化教育的宏观设计,在相关课程、教材、教学、考核、评价等具体实施方面更是无从谈起,实施礼乐文化教育尚存在大量盲区和空白。在各个学段都缺乏专门的、专业的礼乐文化教育师资,也成为制约礼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桎梏。而学校教育,作为育人的主阵地,通过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开展礼乐文化教育,把礼乐文化知识、合理内核、育人价值传承给学生,将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在这方面显然应该有所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四是礼乐文化融入学生核心素养不够。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对礼乐文化精华的继承缺失,对礼乐文化知识的借鉴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没有形成广泛、可行的实践标准。礼乐文化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育人价值对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审美趣味,甚至对于抑制在社会某些层面弥漫的文化“庸俗化”,能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一点显然在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礼乐文化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互动关系,在理论研究上少有交集,在实践方面更是缺乏融通共生的空间。
核心素养的建构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建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回答,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基因和精神命脉、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核心素养建构必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把根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力求引导广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为每个学生烙上深深的中华文化底色”[6],课题组在研制过程中,开展了包括传统文化研究在内的四大研究内容。核心素养体系在“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界定上,也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的强调。礼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能凸显民族特质的文化形式,其中的优秀基因理所当然成为核心素养建构所吸纳取材的源头活水。
礼乐文化是涵育人文底蕴素养的重要源泉。礼乐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经验和成果,其中所蕴含的古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人文积淀的重要组成;礼乐文化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礼乐文化以诗、乐、舞为表现形式,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体验,把礼生活化、感性化、审美化,表现出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礼乐文化是涵育健康生活素养的重要源泉。礼乐文化通过外在约束、节制和内心的融通、快乐,修养身心,提供了一种健全人格构建的有效范式;在“乐”的熏陶下,人能够形成健康的神态和聪慧的心智,“乐”所蕴含的快乐、和谐对引导个体精神的愉悦、群体的和谐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健康、高雅、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礼”和“乐”各有尺度,体现着在规范约束下的自制力;礼乐文化重视自律和他律的统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礼乐文化是涵育责任担当素养的重要源泉。礼乐文化是“礼仪之邦”的文化之源,在礼乐“明份别异”“亲近合同”框架下,蕴涵了遵守礼制、规范的实践方式和谦恭礼让、仁爱友善的待人处事方式,砥砺了社会责任的担当自觉;礼乐文化是涵养民族自信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国民身份认同的历史标签,是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礼乐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回避的历史源流;礼乐文化提供的治理模式和生活范式,对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挑战,具有参鉴价值,礼乐文化是民族的、古老的,也是国际的、现代的,这其中也蕴涵着我们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一份国际理解。
礼乐文化涵育核心素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需要依据当下环境重新转化、创新和建构,还有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无论是从学校、家庭、社会视角,还是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范畴,都有待深耕细作。以下主要着眼于学校视角,进行路径指向探寻。
礼乐文化涵育学生人文底蕴素养,要发挥好学校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传承知识、传递要义、传播文化。一是增加礼乐文化课程设置比重。在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包含礼乐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与核心素养对传统文化的反响和彰显程度不匹配,因此,以课程建设作为主渠道,发挥礼乐文化育人功能,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实践还应进一步强化。要逐步建设完善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人文积淀和教育特色的亮点课程,开设“礼乐文化”专门课程,或在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中,强化对“礼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撰写编定相关教材和读本,加强课程与资源建设,大力培训相关教师,建立高水平、高素养、专业化、能够胜任礼乐文化教学研究需要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课程的开设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更加灵活、便捷地安排课程和提升实效。二是差异化明确各学段礼仪文化教育内容。礼仪文化教育要分层次展开,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礼仪文化的教育内容也要有所差别。笔者认为,低学段可以侧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和训练,使其掌握洒扫应对之礼,以及家庭、校园、社会的基本礼仪和行为要求,让学生知道在各种环境场景下,该“如何做”,如何依礼而行,文明守规,不至于茫然无措,失礼失节,这可谓是“立身之本”;中学段,学生的价值观加快形成,他们在内心深处对“为什么这么做”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因此要更加注重培养道德观念和增强人格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行为背后的文化意蕴,这可谓是“立人之本”;高学段侧重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学生更加成熟、理性,礼仪文化固化为自身的气质,要使教育更加有助于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通达四方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这可谓是“达人之本”。在这个基本框架下,还应进一步制定内容细化、螺旋上升的教育内容体系。三是实现美育类课程在各学段的融通和覆盖。在现行的教育背景和形势下,各学段对音乐、美术、舞蹈等美育类课程,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往往低幼学段对美育类课程较为重视,中、高学段受制于升学、就业等压力,对这类课程逐渐忽视,甚至摒弃。而艺术教化的熏陶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持续深化的过程,要探索建立各学科和学段相互贯通和整体覆盖的美育类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逐步形成广泛全面的辐射熏陶的人文氛围。亦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各学段美育类课程的考核,将其纳入学生发展素养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在技术层面的掌握和运用,夯实审美教育的基础,逐步促进美育的普及,助力学生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礼乐文化涵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要发挥好活动的主阵地作用,探索形成礼乐文化活动多样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一是以高雅文化活动引领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传承弘扬并积极开展诗、乐、舞等综合性艺术活动,注重吸收社会资源参与,如邀请高水平、高层次的艺术团体进校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拓宽活动的参与面和适应性,艺术活动不仅是艺术类学生的看家本领和兴趣所至,更应该成为全体学生修养身心的有益方式,通过艺术渗透,传播高雅文化和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情趣和享受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注重把中国传统节日作为重要时间节点,发挥节日的涵育作用。在“泛娱乐化”的思想倾向影响下,节日似乎只剩下吃喝玩乐了,我们要传承转化、创新发展优良的传统典礼和仪式风俗,如上巳节踏春郊游、曲水流觞,重阳节登高爬山、赏菊对诗等,不仅能够发挥节日文化育人功能,更有助于引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礼乐文化活动完全可以成为古今文化结合、多元文化互动的良好媒介和载体,在实践的过程中引领风尚,对学生进行心灵感化,涵育其健康生活的能力和素养。二是在文化建设中完善自我调节和管理能力。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礼仪剧社团进行古代礼乐演习,让学生在古礼中感受庄重氛围、领悟文化精髓;开展现代礼仪情境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强对礼仪行为和情绪的理解,深化对自制力的管理,缓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现代礼仪的淡漠和困惑;在大学阶段,可以通过开展现代社交礼仪活动,让学生在仪式性的人际交往中,学会调节、管理自身行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和实现社会化;注重凝练形成完整、系统的礼节、仪式活动体系,培养带动学生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在今天的背景下,礼仪的现代转化路径,自然不同于周代的法律强制性的约束方式,而更为人所接受的方式,应该是转向个体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行之有效的实现,莫过于通过习俗、仪式和礼节。
礼乐文化涵育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具体体现在实践上、体现在行动中。以礼修身,明份别异,依规行事,履职尽责,这本身就是一份责任担当。而这份“责任担当”的前提是要构建具体细化、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制度规范体系。一是构建现代学生礼仪制度和规范。“礼制”中体现着明确的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传承礼乐文化核心意蕴,要着重体现在建章立制和遵规守纪上。将“古礼”转化创新为现代学生礼仪制度和规范,针对不同学段的认知、行为能力,细化为校园礼仪规范,把学生行为纳入制度框架内,避免因“无知”带来的言行失范和手足无措。学校要强化学生对制度规范的执行,通过制度约束和躬身践行促进行为养成。在校园中,要发挥好广大教师“为人师表、行为典范”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礼仪的教育实效。二是构建新时代社会各领域礼仪制度和规范细则。行为养成体现在实践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学校范围内有礼仪制度和规范,家庭、社会都要有必要的约束。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出发点,对学生礼仪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中国古代的家训传统可以为现代家庭提供重要借鉴,家有家风,家行家规,对学生礼仪行为养成影响巨大。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各群体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各自的礼仪规范,并由相应的责任人和监督者对违背新时代礼仪标准的行为进行提醒和监管,必要时通过政策、法律或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礼仪礼典,如何选择性地继承和升华,更有待在官方、政府的主导下,重新确立、实践和发扬。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感化,才能促进礼乐文化精神真正地从知到行,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三是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重挖掘、传承、践行新时代礼乐文化精神的榜样形象,如践行守礼守规、仁爱敬让等美德的先进典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和宣扬,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社会各层面广泛开展礼仪文明评比,强化正向引导,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礼仪修养,促进全社会形成遵礼守礼的良好氛围,真正带动移风易俗。礼乐文化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学生也只有在持续的实践中才能固化为习惯,从而真正反哺心灵,培育尽力尽责、砥砺担当的品质和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继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自现代以来,可以说是命途多舛,经历了多次巨大冲击,从“五四”运动、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而进入21世纪后,“国学”又开始热起来,这是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坚定自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彰显当代价值的重要使命。礼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和基本表征,显现着极富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和育人方式,新时代传承发展礼乐文化的关键在于传承其“内核”,而非其“形式”。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与礼乐文化的内涵、实践与目标有诸多一致性。以“因时而变”的礼乐文化涵育核心素养,是从礼乐文化的合理内核与传统智慧中获取精神启迪的有益举措,对促进核心素养在新时期的落地、落实、落细,必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