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医院肛肠科一部主任医师 范学顺
一些久病卧床的老年人,因肛门经常有液体流出而异常痛苦。患者无手术史,虽肛门括约肌异常松弛,但大便仍不能正常解出,久之直肠内粪便堆积嵌塞,只有部分液体流出。中医学将其称为“热结旁流”,现代医学称为“溢出性便失禁”。
临床上常用的肛门失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完全失禁:不能控制干便、稀便和气体。
●不完全性失禁:能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
●感觉性失禁:轻度不能控制,有少量粪便、黏液和气体排出。
●轻度:液体粪便偶有污染内裤。
●中度:不能控制稀便及气体,稀便经常污染内裤。
●重度:完全失禁。
●运动性失禁:指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损伤引起的失禁。
●感觉性失禁:肛门括约肌存在,由于肛管和直肠下段黏膜损伤造成感觉障碍而引发失禁。
●真性失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粪便通过直肠时患者无感觉,无足够的随意收缩,粪便不自主地流出。
●部分失禁:气体或稀便通过肛门时患者没有明显感觉。
●溢出性失禁:由于直肠过度扩张,肛门内外括约肌松弛或疲劳无力收缩,致使粪便嵌塞,粪便刺激直肠黏膜发生炎症反应,部分液体或稀便流出。
实际上,年老体衰或神经损伤造成的便失禁比肌肉损伤造成的便失禁更难恢复,应该引起患者及医者的高度重视。
术前一般主张排空大便,经常便秘者应在术前1小时灌肠(温盐水500 毫升),以保证手术时局部不被污染。
由于肛肠手术基本为开放创口,术后难免少量渗血,所以术后应该由家属为患者在手术局部(已包扎完创口)加压30 分钟,以防止局部出血。
肛门周围神经丰富,术后疼痛在所难免,尤其是麻药过后会出现疼痛。由于有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度也不一样。从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经常饮酒、过度紧张、焦虑、经常失眠、敏感体质的患者,术后疼痛可能较重,凡有以上情况的患者均应提前与医生沟通,以便在术前和术后及时使用止痛药物;体质超敏、不耐疼痛的患者,有可能需要每日早晚使用长效镇痛药。从临床观察,肛瘘、肛周脓肿由于切断了部分肛门括约肌,术后不易痉挛,所以术后疼痛反而较轻;痔疮或肛裂患者没有损伤肛门括约肌,术后由于创面的刺激造成括约肌痉挛,所以疼痛相对较重。但无论哪种疼痛,随着创面的生长,新鲜肉芽覆盖了神经末梢,只要创面没有再感染,疼痛很快就会缓解。对于疼痛敏感的人止痛药的使用时间会相对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