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淼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把现代信息技术当作一种有的教学工具,完善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样性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可以促使教师在课堂与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反馈,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导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方案。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3-0203-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充分结合已经成为如今最受教师青睐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改善我们的传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课堂,还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它具有深厚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样化方式刺激着学生的感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并且还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行为方式,由静态到动态,从繁琐到简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各学科中,数学相比较而言可能有点古板生硬,“黑板加粉笔,直尺加圆规”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没有优美的词句,没有曲折的故事,在学习背诵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时,使得学生学起来感觉索然无味。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通过文本、图像、声频、视频等元素可使传统抽象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感官上的刺激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被迫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起课本的内容,下载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或动画给学生讲解,提高课堂上的趣味性,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实际应用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并根据生活中实际运用数学的短视频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过程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一边书写一边讲解,导致书写讲解过快不详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学生作为教师授课的主体,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理解,为了跟上进度只能囫囵吞枣地抄下内容,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把教材内容数字化,解放教师的双手,同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拥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动态的演变方式,配合声音特效等,让学生主动地观察学习,分析理解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空间的想象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创造出以学生为主体良好的教学环境。数字化的教材能够轻松快速地反馈出教学的主要内容,节省了课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时,利用数字化的课件能够高效地进行练习,能够巩固新学习的知识点,达到随堂检测、当堂达标的教学效果。现代数字化的教学技术是可快可慢的,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来反映几何图形的变化。
3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如今我们对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客观物质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为了能够学好数学,我们需要运用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代数中的函数及其几何中的图形等相关知识点都是很抽象的,导致教师不能直观地讲解出来。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把这些概念性的抽象知识点转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加以展示。以轴对称相关知识为例,关于轴对称的第二条性质,教师很难讲解透彻。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的课件,通过幻灯片来展现,然后用突出的颜色显现对称轴,再运用动画的形式把一個图形对折,让学生可以立体形象地观察出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从而掌握关于对称轴的第二性征的概念。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动画,能够有效掌握学习的知识点。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如今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也让学生学习方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互联网上拥有大量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与同学之间进行相应的互动,并且通过互联网的共享性质收集有用的知识相互发展探讨。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课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收集生活中运用几何图形的图片,然后根据一些学生提供的图片制作出关于几何的教学课件,上传到班级群空间,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结语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数学教学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与总结,寻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于艳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小学电教,2020(3).
[2]郭丽文.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实效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1).
[3]刘志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