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存勇
潘勇
1984年生于贵州,先后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文学学士、美术学硕士。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盟省委老年青年妇女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艺术产业协会理事,四川省西部中国书画院画家,成都龙泉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写生中国龙泉分部主席,丹青艺象美术馆馆长,北京宋庄画家村签约画家。
“不人师门,无经传之教;师门传承有序,教学相长有方;优秀传统有典,尊师重教有范。”
中国山水画从古到今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技法千奇百怪,变化多端,我们应从实践中去理解、去学习。通过写生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再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形象、真实而具体地深入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和提高形象思维,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艺术不是某一种事物的图解和说明,也要求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想化、从而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创造出革命时代新的意境。恩师李兵在学习继承前人“留白法”画雪技巧的基础,上,将传统技法的长斧劈和短斧劈(大、小斧劈)相结合而成“块斧劈”,成功探索创造出了“雪皴法”“挤白法”。“先大笔大墨地把大局布置好,再小心收拾用笔不周之处,然后用灵动的淡墨或淡彩皴擦点染,使画面近看有质,远看有形,粗看有势,细看有味,画中有意,画外有情。”“用墨、用色超凡脱俗、恣情挥洒,把传统笔墨与自然物象以及自身感悟都鲜明地展现在了宣纸上,既随意写景,又以景造意,法自然而不刻意雕饰,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力量雄健、气势恢宏,而且清爽淳朴、境界高远。”
美术是创造性的工作,真正搞好是不容易的,要有一定的正路,还要下很大的苦功夫。对学画的人来说,天份是有高低区别,学习有快慢之分的。绘画本身应该说是很难的,因为它不仅是门学问,同时还要有很高的技能。因此我认为要了解很多学术知识,首先要了解绘画基本功,‘了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学习的重要性及其灵魂。这些都在我的导师李兵老师的“西域雪山”画系列学习中得到非常好的教导。
我被老师的“雪域雪山”画作中雪山的那种空旷、雄奇、博大、圣洁、磅礴气势的丽景深深吸引。老师在课堂处理画面的时候,常对我们说:“处理画面就是在处理关系,怎么区分主次,怎么突显你要表达的东西。”他通过艺术,让人们关注、了解、喜爱西域雪山。在学习“西域高原雪山”系列的时候,老师处理雪山的那种纵谷绵延不绝,磅礴气势不仅让我们学习到处理技巧、构图布局,雪山的磅礴也拓展着我们的胸怀,雪山的“白”“纯净”净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爱上了雪山的一切。
老师把古已有的千笔皴擦手法与特殊技巧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皴发一“块斧劈皴”和“挤白”“衬白”雪染法。这种画法开拓了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同时老师教导我们在构成、笔墨、设色、意境上把雪山与天空、雪光与山形,用墨与用色,近浓远淡,近实远虚,“形与意”“形与情”“形与笔墨”的关系处理的恰如其分,这是老师的独到之处。通过画“雪山”既展示了立意精神,又营造了直观效果,充分体現画由心生,境由心造的艺术之魂。这些老师总结多年的技巧,在我们学习时毫无保留地传教与我们。课堂上我们学习西域雪山的清爽、古雅、质朴、浑厚、大气、豪放,近看有质,远看有形,粗看有势,细看有味,动中有静,巨中有微,画中有意,画外有情,形神兼备,这些学习形成了我们创作中国水墨“西域雪山”画的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