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志银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学科,但是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将对微课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
引言:
如何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微课具有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特点,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微课应用在语文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微课概述
微课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主要是由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课件、练习测试等部分共同构成的,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反馈及时等特点【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可将微课分为讲授类、启发类、演示类、问答类、自主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多种类型,按照课堂教学环节可将微课划分为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复习类、练习巩固类以及小结拓展类等类型。
二、微课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之前需要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需要坚持以课本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等原则。首先,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需要根据课本以及教学内容明确微课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对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兴趣进行设计。此外,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微课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但是微课视频的时长有限,大约在8-1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要科学选择并精簡微课内容,利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2】。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主要讲了圆明园被破坏的事情,所以教师可以在录制微课视频时重点讲解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篇文章的历史背景。
三、微课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一)将微课应用在课堂导入中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若课堂导入较为成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烈,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给小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将学生引入到新课当中。例如,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在视频当中大概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并插入一小段曹冲称象的动画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问学生知不知道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之后再播放微课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复习导入。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复习,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二)将微课应用在情境创设中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微课视频或课件,之后利用微课创建情境化的语文教学。例如,在讲解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若只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学生想象不出西沙群岛的样子,也感受不到西沙群岛的富饶,所以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增加一些图片和短视频,并利用微课冲击学生的视觉,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样子。
(三)将微课应用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
微课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自主学习类与合作学习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先播放微课视频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微课布置成作业,让学生通过在课下观看微课视频预习下一节课,明确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与不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其次,教师也可以将微课应用在合作学习当中,通过微课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时,教师应该先了解微课,掌握微课的内涵与特点,合理设计语文微课,之后再将微课应用在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自主与合作学习等环节当中,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汪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教学设计方式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03):110.
[2]崔映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读与写(教师),2019,000(007):1-2.
[3]赵福尚.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整合应用与设计[J]. 中国校外教育,2019,No.687(3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