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涵
11月1日,中国恒大(3333.HK)发布公告,称将其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股权转让予上海申能集团,总价148.5亿。如今恒大汽车正处在冲击科创板的关键时期,中国恒大却转让了广汇集团股份,此举颇为微妙。在公告中,恒大表示,此举有助于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做过首富的许家印,曾几何时也不知钱为何物,在他眼中只要钱能办到的事都不叫事。
“恒大在造车上一无所有,要实施换道超车,走出一个不寻常的路,和全世界所有的车企都不是一条路,怎么办,买买买,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给它买了。”这是去年11月,许家印在谈及恒大造车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霸道总裁决定要做的事,钱可不是第一考虑因素。
其实,早在2019年入股NEVS和科尼塞克之前,恒大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重金。
在2018年6月向贾跃亭砸下67亿多之后,9月恒大再次出手,斥资145亿拿下了汽车销售巨头广汇集团二股东之位。彼時,恒大在造车业务上与广汇的合作,被认为是打通销售环节的重要一步。恒大可以借助广汇在销售渠道上的经验和模式,实现快速发展。
进入2019年,许家印的动作更加频繁,其先是收购国能51%的股份获得了资质,而后在上海成立恒大研究总院,统筹车型研发工作。其后与瑞典顶级车企科尼塞克成立合资公司,获得专利技术和品牌;到了3月份,恒大再收购泰特电机70%股份,从而对泰特旗下荷兰e-Traction公司实现控股,掌握商用车轮毂电机技术;5月份,全资收购英国Protean公司,掌握乘用车轮毂电机技术;6月初,恒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落户广州和沈阳。在汽车事业上投入的资金,已达到数千亿的规模,光是广州和沈阳基地的投资,就计划投资超过了2800亿,远超目前任何一家新晋造车企业。
不仅贯彻“买买买”策略,恒大还计划三年投资450亿元,19年计划投资200亿元,20年150亿元,21年投资100亿元。这并不是一笔小的投资,尤其是在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恒大集团资产压力较大。根据恒大集团发布的半年财报显示,集团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86%。为了获得资金支撑造车业务,在今年9月18日,恒大表示拟发行人民币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而此时恒大清仓所持有的广汇集团股票,外界认为有三原因:其一,恒大此次回笼148.5亿现金,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也有助于降低负债率。加上恒大今年有望实现8000亿销售并带来充裕的现金流,为实现未来三年有息负债平均每年减少1500亿的目标提供更有力保障。
其二,这与汽车业务进展有关。尽管恒大在今年一口气发布了多款产品,但这些产品距离量产都还尚需时间。恒大汽车将在2021年上半年才启动试生产,直至下半年开始陆续实现量产。
第三,巨额投资广汇却未能给予恒大太丰厚的回报。2018年广汽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1661.7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16.3%。2019年,广汇汽车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同比增长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滑20.16%。
就在很多人质疑恒大与广汇“分手”后销售渠道该何去何从时,不难发现在销售渠道上,恒大可能已经想走另外的道路。
在汽车的销售渠道上,恒大前期的宣传口径是:“公司入股全球最大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同时,凭借自有超万人的销售团队,超6000万业主渠道,1000多个社区,建立了庞大的线下销售网络。”
而根据今年8月份的最新披露,在“最大、最强”的梦想下,恒大汽车已开始计划筹建庞大的汽车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点,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包括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这意味着,恒大汽车将构建起庞大的汽车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点,而广汇汽车在恒大计划中的位置早已经被削弱。
“新造车企业自建销售端的做法可能改变了恒大最初的设想,特别是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新造车企业在中国逐步打开市场。”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直营店模式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不仅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采用,国内主流车企也开始纷纷效仿。
营销渠道的快速布局,与恒大汽车量产车上市时间日渐临近紧密相关。根据规划,恒大首款量产车恒驰1将于2021年上半年实现试生产,下半年实现量产。据悉,恒大汽车首款量产车开启预售时间初步定于2021年上半年,上市时间则安排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
今年8月3日,恒大汽车曾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步发布恒驰首期6款车型,覆盖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等档次。据了解,包括这6款恒驰系列车型在内,恒大汽车同步研发的车型共有 14款,涵盖低端、中端、高端、豪华车型,以及覆盖SUV、MPV、轿车等全系列产品。14款车型的同步研发将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和研发时间,从而提高通用化率,并大幅降低管理成本、销售费用以及零部件价格。
工厂建设方面,恒大汽車上海和广州两大生产基地于8月7日已全线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全面投产后每分钟能生产1辆车。
按照规划,恒大汽车将在中国、瑞典及“一带一路”相关沿线国家,建设十大整车生产基地,并建设相关核心技术零部件生产基地。每个整车基地的首期产能规划为10万辆/年,2-3年的规划总产能为100万辆/年,10-15年的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
从恒大宣布造车开始,这项事业的动静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一路收购众多小企业,一口气发布6款新车,但截至目前却尚未拿出一款恒大研发的产品。伴随着恒大造车的,除了一波波质疑的声音,就是一个个收购与开发项目惊人的金额,但这并不影响恒大汽车前行的脚步。而这次回笼148.5亿现金,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有助于降低负债率。但无数失败的案例都在证明车不是靠有钱就能造出来的,在技术、品牌力、起步时间等问题下,恒大能否造车成功仍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