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素养

2020-12-03 05:56陈轶鸽
科教新报 2020年42期
关键词:孟浩然语感赏析

陈轶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列入课程总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标指出,应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注重个性化阅读,积极思考和感悟,从而获得思想启迪、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素养呢?

一、朗读吟诵,找准语感

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训练方式是朗读,朗读同时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通过有声语言,化静为动,将文字塑造的艺术形象、思想情感等用声音表达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以读为本,让琅琅书声充满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语感在琅琅书声中得以培养和展示。

指导小学生恰当运用角色转换,可以激发朗读训练的兴趣,引领孩子体验朗读的无穷魅力。转换角色朗读的主要方式有模仿人物语气、扮演故事角色等。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激情引导:“同学,此时此刻,你就是站在长江边的大诗人李白,目送着你的好朋友孟浩然远去的身影,想想你们曾经在—起的日子,—起饮酒赏月、吟诗赋词,这一切都随着孟浩然的离去而成为过往。望着渐渐远去的好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把学生带人诗中人物角色,从而读出好朋友难舍难分的依恋和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二、品读赏析,体悟语感

品读赏析就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欣赏,叶圣陶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比较阅读是品读赏析最常用的方法,重点在于体会文中语句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

例如,学习古诗《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出”字,用得很是精妙。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到位呢?可以进行换字比较,问:“同学们想一想,‘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出字是什么意思?试一试,把‘出字换成其它意思相近的字,再放进去读一读,比较一下,看有没有‘出字的表达效果好?”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到“出”字写出了春天的生命力无处不在,化静为动,引发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人用词确实非常精确。

三、联系生活,丰富语感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相结合,进行个性化阅读,多些自我感受,不断强化语感。

比如,《月光曲》这篇课文表现了兄妹俩互相理解、互相体贴的兄妹情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第三自然段这个片段时,紧紧扣住盲姑娘“随便说说罢了”这个细节,问学生:“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形,因为自己不小心说漏了嘴心里难过,然后就用‘随便说说罢了这样的话来安慰别人的?”学生回忆起类似的生活体验,找到了沟通的契合点,对于“随便说说罢了”这一细节所表达的深刻内涵,自然就体味更深。

四、拓展阅读,积累语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廣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小学生记忆力强,喜欢探索未知世界。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黄金读书期”,引导他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同类文章、同作者文章的拓展性阅读,多读名篇名著。要鼓励孩子们勤作摘记,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从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遣词造句的精准表达方法的精巧。学生通过广泛浏览,扩大了阅读视野,有利于丰富语汇,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语感素养就能随之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孟浩然语感赏析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春晓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春晓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步辇图赏析
语言与言语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春晓